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示踪原子法研究毛竹伐桩内腔施肥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砍伐毛竹后留在林地的伐桩、鞭根错结,坚如块石,经久不腐。如不加处理会导致伐桩充塞林地,阻碍竹鞭生长,缩小林地有效生产面积,影响产量。用人工挖掘,虽有取得薪材之利,但费时费力。如何方便有效地清除和利用伐桩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兴趣。1978年裘福庚等利用示踪原子法发现毛竹腔壁对可溶性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溶液有很大的吸收能力,指出了利用竹腔施肥的前景。其后张雨生等在广西桂林,石全太等在浙江安吉开展了较大面积  相似文献   
2.
毛竹林大小年改“均年”的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竹林大小年现象分明,每二年约有六个月的竹叶发黄、脱落、换新小叶时间,这期间竹林光能利用效率不高,严重影响次年的产量。通过小年留笋养竹、大年疏笋、控制新竹数量,并采取切断部分立竹的支鞭,利用竹子生长顶端优势,多发叉鞭,造成大小年立竹的多鞭系统竹林结构,同时结合松土、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竹林光能利用率,使每年都有出笋成竹,其产量可比大小年分明的竹林增产20~3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