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珠海市传统乡村生态景观及其乡愁文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愁生态景观是区别于城市景观、突显乡村特色、彰显乡愁文化的重要景观实体。文中研究了2004-2014年珠海2个传统乡村生态景观风貌特征及其乡愁文化的演变,结果表明:1)乡村水体空间占比呈缩减势态,其中接霞庄由30%下降至23%,排山村由5.1%下降至4.3%。与此同时,接霞庄出现了占比为11.7%的旅游设施用地,排山村出现了占比为2.7%的工厂用地,主要占用的是林地和水体空间。2)乡村植物种类逐渐丰富化,接霞庄由24种增至44种,排山村则由32种增至40种,新增植物功能更加注重经济性、观赏性和芳香性。3)乡村新增居住空间平均林木覆盖面积极低,接霞庄为0.12 m2,排山村仅为0.02 m2。4)乡村生态景观风貌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乡镇企业入侵严重、旅游开发定位模糊、注重林业经济价值、城市风吹入乡村、生活需求发生转变和缺少科学规划指导等6个方面。5)珠海传统乡村生态景观的特色表现为:村头宗祠,古树参天;村前水池,岸绿水清;村边小溪,浣衣车水;村后茂林修竹;村内绿树成荫,庭院花果飘香。最后,分析了导致珠海乡村生态空间减少、地域乡愁文化减弱的原因,并针对珠海乡村生态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