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科普研学兼具生态功能和教育功能,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为探索科普研学发展的驱动机制,找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增长点,以广西自然保护地为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方法,建立科普研学“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感知价值-科普研学公众参与行为”的SOR模型。结果表明,保护地自身特性是自然保护地建设除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课程设计和安全保障外的另一重要因素。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主要通过影响参与者的感知价值进一步影响科普研学公众参与行为。其中,生态价值和体验价值的中介效应较强,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中介效应尚未充分发挥。科普研学应充分满足参与者的生态价值和体验价值感知,并以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感知上的不足为突破点,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