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离和鉴定梅花鹿鹿角盘活性肽,并研究其抑菌活性,为其制备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酸提醇沉法从梅花鹿鹿角盘粉末中提取总蛋白,过0.45 μm滤器后,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方法,从鹿角盘总蛋白中分离、纯化天然活性肽,利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通过二倍稀释法分析天然活性肽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在此基础上,以不添加活性肽的菌悬液为对照,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天然活性肽处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菌液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和电导率,分析天然活性肽对病原菌菌体生长曲线以及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影响。【结果】从梅花鹿鹿角盘总蛋白中成功分离出纯度为93.70%的天然活性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 543.14,序列与抗菌肽(UNIPORT:A8QJ91)相似,并将其命名为梅花鹿鹿角盘活性肽(sika antler plate bioactive peptide,SAPBP)。SAPB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5和1 mg/mL,对以上2种病原菌的生长曲线有明显影响。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SAPBP作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后,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菌液电导率均明显上升,可知SAPBP对病原菌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2 MIC SAPBP对病原菌的破坏作用最为明显。【结论】从梅花鹿鹿角盘总蛋白中分离纯化出了天然活性肽,该活性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电机控制系统主板的设计,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在该系统中的应用,先后从硬件结构、器件编程、软件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系统功能和特点.实验表明,两者的结合,可提高整个系统的实时性、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正> 在森林调查工作中,为了按森林结构规律经营森林,常在现有林中划分森林类型(或划林型),在每个森林类型中,再根据经营目的,经营条件划分若干经营类型。而为了按自然条件恢复适合的森林,又常在宜林地中划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染色机控制器开发的需要,介绍MSP-G320240DBCW液晶模块及其同单片机的接口,说明点阵式液晶的初始化、清屏、汉字图形显示的编程技巧,同时详细阐述了状态转移法在键盘一液晶面板构成的人机交互界面编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