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网格式生物埂护坡的时间效应,以无生物埂护坡的裸坡为对照,对建设时间为1~4年的黄花生物埂坡面土壤的入渗与贮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建设年限1~4年的黄花生物埂与裸坡的饱和贮水量、最大滞留贮水量、最大吸持贮水量、初始入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率和渗透总量均表现为:4年>3年>2年>1年>裸坡,且均与建设时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②坡位对土壤贮水及渗透性的影响明显,1~4年的黄花生物埂均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的规律,而裸坡表现出与之相反的规律;③土壤渗透性与土壤理化性质(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土壤密度及有机质)和植被因子(根长密度、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会昌县梓坑村为例,分析它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梓坑村有着众多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劣势,优势主要是红色文化丰富,旅游吸引物明确,宗教历史悠久,生态环境良好,劣势主要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配套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人才严重缺乏。在规划中,紧紧抓住对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对全村进行分区及节点建设,旅游项目策划。并提出红色乡村旅游规划中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建议。深入做好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充分发挥其历史教育意义,提高乡村旅游品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即将消失的杨家楼传统村落景观为研究对象,总结出7个方面的村落景观特点:受风水与耕读文化影响之村落选址,团状的总体布局形式;3竖1横的街巷走向;以"一字屋""凹字屋""四檐全""连井三透"4种为主的建筑格局;天元塔、天佑寺、东嶽庙3处宗教景观;以"九井十八塘"为特色的水体景观;以南屏公园为主要休闲场所;由板凳龙、旗锣伞铳所构成的民俗景观。根据现状,得出村落传统景观呈现部分保护、新旧更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八景"文化景观现象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文化现象。在今天山水城市的建设中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双重建设,这与"八景"文化景观所呈现给我们的景观现象是一致的。怎样建设有山水意境的城市,可以从"八景"文化景观现象中寻找线索。    相似文献   
5.
朱塞佩·威尔生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是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威尔第的一生都与音乐事业相伴,潜心于音乐创作,他音乐天赋独特,对于音乐技巧的应用娴熟,恰到好处,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当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及其细微,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威尔第当时的创作把现实生活搬上舞台,注重音乐对故事氛围的烘托,为当时意大利的歌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茶花女》是威尔第的现实歌剧作品之一,也是威尔第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茶花女》为现实世界作了一个悲伤的结尾,在歌剧中表达出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其歌剧的演唱和演奏也体现出了威尔第的音乐才能。本文将讲述《茶花女》的故事梗概,分析歌剧《茶花女》的歌剧特色,歌剧中曲调的应用、背景音乐和演唱对故事的烘托作用、以及贯穿故事的主题线索布置等,赏析《茶花女》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循环和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造成了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不利于我国所倡导的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原则。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建设。本文从水土保持对生态修复建设的作用入手,对进行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建设的措施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川北紫色土深丘区径流及土壤侵蚀规律可为土壤侵蚀模型提供参数和依据,对试验区长期定位观测获取的11 a的降雨、径流及泥沙数据,年内及年际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径流和泥沙进行曲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径流及土壤流失主要集中在6—8月;相关性分析显示径流与降雨达到了显著水平,土壤流失与径流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降雨量未达到显著水平。径流对降雨变化的响应程度更为剧烈,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土壤流失量对径流的变化响应则较为复杂,但其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回归分析表明径流月/年回归模型分别以指数/幂函数模型为最佳,且月回归模型优于年回归模型;泥沙月/年回归模型均以幂函数模型最佳,年回归模型估算较月回归模型准确。  相似文献   
8.
选取赣南客家乡土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客家乡土景观,提炼出构建客家乡土文化景观的物质文化元素、非物质文化元素以及文化景观寓意等元素,并论述了构建乡土景观元素的原则、途径与方法,为传承客家文化、展现乡愁文化载体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