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67篇 |
免费 | 218篇 |
国内免费 | 17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88篇 |
农学 | 164篇 |
基础科学 | 206篇 |
542篇 | |
综合类 | 1413篇 |
农作物 | 215篇 |
水产渔业 | 49篇 |
畜牧兽医 | 273篇 |
园艺 | 97篇 |
植物保护 | 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109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102篇 |
2016年 | 127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230篇 |
2013年 | 172篇 |
2012年 | 270篇 |
2011年 | 263篇 |
2010年 | 194篇 |
2009年 | 209篇 |
2008年 | 173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154篇 |
2005年 | 156篇 |
2004年 | 125篇 |
2003年 | 108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用植物菘蓝的特定染色体附加到甘蓝型油菜所产生的附加系表现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尚无营养成分、菜薹和菜籽产量、综合效益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抗病毒油菜菘油1号为父本,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川A-3为母本选育出菘油2号,并对其进行油蔬两用产量、农艺性状、菜薹营养、种子品质、综合效益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菘蓝染色体特异标记的植株占48.56%,其菜薹营养丰富,维生素C和锌含量明显高于西兰花1-1-5、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与西兰花1-1-5相当。从播种到始摘薹的天数平均为117 d,菜薹产量为16 908.8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75.1%。与单纯收籽栽培相比,摘薹后末花期延迟6~10 d,株高、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含油量都显著降低,其末花期理论生物量平均124.3 t/hm2,收获油菜籽1127.3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16.4%,较单纯收油菜籽栽培减产42... 相似文献
2.
3.
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商品林抚育间伐技术及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确定了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商品林抚育间伐的时间,抚育间隔期及抚育强度,预测了抚育间伐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短花针茅草原上放牧强度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85~1989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哈雅教学牧场选用杂种羯羊在短花针茅草原上进行放牧强度试验,分析各处理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探讨放牧强度与绵羊生产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宜的载畜率。研究结果表明,轻度放牧的绵羊体重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放牧(P<0.01);放牧期间轻度放牧绵羊的总增重量显著高于重度放牧(P<0.01),各处理间绵羊掉源量无明显差异(P>0.05);轻度放牧绵羊净毛量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放牧(P<0.01),而两者之间净毛量无显著差异(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载畜率为1.07ha/只·年的中度放牧是最为经济合理的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农业土地的大量征用,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在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后,成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和它所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家庭农场评价体系尚未成熟的状况,借鉴国外农业经济DEA方法的应用经验,分析国内家庭农场经营效益的评价现状,对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效益可采用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从家庭农场的规模化评价、经营效益的综合评价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3方面,总结了国外农业经济DEA应用中可借鉴的经验:家庭农场的评价应对农场生产经营中的各因素进行精细化划分;需将各因素等效为数值的形式输入DEA评价系统;研究系统需要不断地优化改进,以期最终实现家庭农场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7.
雷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6,自引:25,他引:46
为雷竹笋用林提早出笋和增加产量而进行的栽培试验结果说明:整个试验地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24.7%,最高试验小区产量比对照增加78.1%。整个试区的出笋期比对照提早20-35d,最早的试验小区比对照提高55d。由于产笋量增加,出笋期提早,使更大量的鲜笋高价供应春节节日市场,平均产值比对照增加267.3%,纯收入增加321.4%,最好试验小区的产值和纯收入分别增加495.3%和531.2%。从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8.
黄土坡地径流收集及膜下自流出滴灌溉技术可有效地收集丰雨期地表径流,就地储存,旱季利用自然高差灌入集水袋,经自流管进行膜下自流灌溉,可有效地提高该区降水利用率,有效地解决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渠系难以浇灌的难题.造林试验表明,该技术可明显地提高20~70 cm土层含水量,可使刺槐、油松、枣树造林成活率分达到97.7%、91.4%、90.5%,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7.0%、77.8%和69.4%;结合幼树根基覆膜技术,在栽植第2年即可使刺槐、油松、枣树之主径分别比对照提高26.9%、55.2%和49.6%,树冠投影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90.9%、74.2%和51.8%.同时可明显地降低坡地土壤侵蚀模数,在降雨387 mm的情况下,处理区径流发生量及土壤侵蚀模数分别较对照下降38.3%和102.7%.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立地条件差、地形破碎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简单易行的抗旱新技术,在我国西北同类型干旱地区有着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当前蔬菜生产中肥料投入量过大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设施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处理平均增产率为54.9%.在各施氮处理中,N 450 kg/hm2处理辣椒果实产量和施肥效益最高,分别为22 560 kg./hm2和24.41万元/hm2;增加或减少30%氮肥施用量(N 585和315 kg/hm2),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出现下降,但未达显著水平.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辣椒VC含量逐渐降低;各处理还原糖含量间无显著差别.综合考虑辣椒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和环境因素,315 kg/hm2是最佳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