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3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22篇
  28篇
综合类   76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7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化、袋料化栽培。但由于粗放的栽培方式、缺乏科学、配套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使得病虫害种类日趋增加,蔓延加快,危害增大,已成为黑木耳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所以,有效地控制黑木耳病、虫及杂菌的危害是实现黑木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代料栽培黑木耳易感染杂菌,对杂菌主要应予防为主,防重于治。1 绿色木霉的危害 木霉是代料栽培中常见的一种危害最严重的杂菌,常发生在代料栽培中的培养基内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受其污染后,培养基养分受到破坏,严重的使培养基全部变成墨绿色,发臭松软,子实体被木霉污染后停止生长,导致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污染严重的还会造成第二潮耳的绝收。2 绿色木霉的传播途径和发生条件 绿色木霉存在于土壤,或有机质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飘浮传播,拌料、接种、发菌、出耳管理等环节都能使其侵入、传播和蔓延。在低温低湿时水霉活动微弱,在温度超过25℃、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起源于我国,目前年产量达6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有“素中之荤,菜中之肉”的称号,是公认的“天然保健食品”。同时黑木耳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最新研究成果认为,黑木耳有改变人血小板的凝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奇效。特别是近几年来科学研究发现,黑木耳多糖对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增强人体活性的医疗保健功能。我国是黑木耳生产大国,加入WTO以后,黑木耳的生产量进一步提高,出口量也逐步扩大,黑木耳的综合利用加工,尤其是黑木耳加工的下脚料—耳基的加工利用也显得尤为重要。黑木耳露以黑木耳或耳基为主料,辅以“药…  相似文献   
5.
茶树菇与黑木耳.两年前到闽江之滨的福建农林大学,小住妙峰山腰的专家楼,那是一座楼高三层的老招待所,很干净也很安静。紧邻的是崭新的蜂疗养院,全省独一无二,于是住在旧楼望新宇,也平添了几分疗养的感觉。儿时捉蜜蜂,时常被小蜜蜂蛰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现在人老了,身临此方宝地才喜得新知:蜂毒是个宝,可治好多病!想来我从小就在皮下储备了不少蜂毒,兴许“少时淘气老来福”,抑或“后福无穷”,令我如今睡眠好胃口好!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春季仿野生栽培,是莒南县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栽培模式,既可大田种植,又可林地间作。它具有光线充足、昼夜温差大、易吸潮保湿、空气新鲜、杂菌污染少、管理方便、生物学效率高等优点。本人根据几年来指导和种植黑木耳春季仿野生栽培的生产实践,将其主要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介绍用刺槐树干,树杈等段木作菌材栽培黑木耳的培植方法,作为科学试验的填充,与国家介导的封山育林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并不矛盾,并且为综合利用刺槐段木与木屑栽培食有菌出了规律。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烘干控制系统,采用压缩式热泵,AT89C51单片机、SHT75型温湿度传感器、加热器等组成温湿度控制电路。控制干燥室内的温湿度,完成对干燥室内的黑木耳进行低温、高效率的去湿干燥。  相似文献   
9.
一、作床 选择水源方便、能灌能排的地方,最好林阴地,尽量避开沙滩地,南北向或顺坡作浅畦床。畦床长、宽因地制宜,一般宽1.1~1.5米,深20厘米,畦埂(作业道)60~70厘米。畦面先浇一遍透水,然后喷500倍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灭菌杀虫,最好在畦面铺编织袋,畦埂覆盖旧地膜,以免浇水、下雨、揭帘时耳片溅上泥沙。  相似文献   
10.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国内34个黑木耳主要栽培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其酶带数一般为2~6条不等,其中在Rf为0.484处,34个菌株都有谱带出现,34个菌株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143~1.000之间,应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遗传相似水平为80%时可分六大类,并且根据酯酶同工酶图谱能对部分菌株进行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