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00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9篇 |
农学 | 91篇 |
基础科学 | 11篇 |
43篇 | |
综合类 | 1194篇 |
农作物 | 38篇 |
水产渔业 | 3篇 |
畜牧兽医 | 70篇 |
园艺 | 862篇 |
植物保护 | 1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110篇 |
2012年 | 156篇 |
2011年 | 173篇 |
2010年 | 141篇 |
2009年 | 123篇 |
2008年 | 162篇 |
2007年 | 129篇 |
2006年 | 137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香菇种植业是我国贫困山区扶贫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有效项目之一.菌丝培养和转色管理是香菇菌棒制作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是优质香菇丰产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以叶生小皮伞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以菌丝生物量为考察指标,优化叶生小皮伞ME-1菌株的液体发酵高产菌丝体的培养基配方和液体发酵条件。以期提高ME-1的菌丝体收率,为后续固体发酵及对发酵产物的质量评价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3%麦芽糖、2%酵母粉、0.15%KH2PO4、0.1%MgSO4·7H2O;发酵条件为在温度为(27±1)℃,转速为150 r·min-1时,适宜pH为5~6,最佳装量为140 mL·(500mL)-1。在该发酵工艺下,菌丝干质量可达1.472 g·(100mL)-1。 相似文献
3.
4.
杏鲍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试验以杏鲍菇为材料,研究不同氮源、碳源、pH值对杏鲍菇培养的影响及石榴林下出菇情况。结果表明,最佳氮源是酵母膏,菌丝对有机氮的利用率高于无机氮;最佳碳源是玉米粉;菌丝适宜生长的培养基pH值为4.5~7.5,最适生长的pH值为5.5;杏鲍菇能在石榴林下出菇,与菇房相比石榴林下出菇茬数多,且该栽培模式可以突破菇房的限制,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6.
一、菌丝徒长食用蔼接种后营养生长过旺,绒毛状菌丝生长致密,覆士后常“钻”出地面,荠形成菌被。出现这种情况与菌种特性和环境条件有关,土层含水量较少、培养料含氮量过高、通风不良、空气湿度过大等都易引起菌丝徒长,产生“冒菌丝”现象。
常见的防治方法:选用优质菌种:将板结的菌被撬松、破坏掉:覆盖细土,增大通风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用喷重水的方法促使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喷施生长调节剂,促使其有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相似文献
7.
竹醋液对七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竹醋液对7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醋液在供试浓度下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菌丝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可达100%;而对秀珍菇(P.geesteranu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香菇(Lentinula edodes)和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生长,则在较高供试浓度条件下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在低供试浓度条件下表现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阿魏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棉子壳为主料的栽培培养料中,适当增加杂木屑的含量,菌丝粗壮、洁白,生长速度会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生产中常出现霉菌污染,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减产,因此防治霉菌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普遍使用多菌灵作为防霉剂,但有残毒和积累的问题。农抗120是一种新型抗真菌农用抗霉素,是抗菌活性高、高效低毒,在环境中不积累残毒,属无公害农药,抑制某些杂菌的效果比多菌灵更明显,而对食用菌某些菌株的抑菌效果却小于多菌灵。为进一步研究它对食用菌的影响及其使用范围,我们开展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1.白粉病草莓白粉病在保护地栽培中极为常见,发病初期在叶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有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