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3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7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三里乡位于遵化市北部山区,是遵化市万亩板栗之乡。为加快"两高一优"农业发展,2007年,从迁西县引进板栗、栗蘑高效立体栽培新模式,利用板栗行间种植栗蘑并取得成功。栗树下栽培的栗蘑,比普通栽培的蘑菇菇体健壮、肥厚,抗逆性强,同时还可做到树下保墒,有利于栗树生长,使栗树增产在30%左右。山区农户可充分利用5~9月份适温的光热资源,  相似文献   
2.
三色堇 《草原》2013,(1):102-103
  相似文献   
3.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正常发酵的产物,但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而且还造成2%~15%的饲料能量损失。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添加化学合成的甲烷抑制剂和抗生素来讲,添加植物代谢产物和植物油等是一种更为安全、健康的营养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4.
宋祥玲 《现代农业》2010,(11):28-29
<正>长期以来,栗实象鼻虫、栗实蛾、栗疫病等病虫害一直威胁着栗树生产。因此,摸清和掌握病虫的生活习性、危害情况,是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栗树蘑,学名灰树花,又名舞茸。在我国只有北方燕山山脉长城内外的板栗主产区才能见到它的踪影。栗树蘑脆如玉兰,味如鸡丝,口感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必需氨基酸完全的珍惜食用菌,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多糖等众多活性物质,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经常使用能增强肌体免疫力、抗艾滋病病毒、降压降糖降脂及美容。素有“食用菌王子”之称。但就是价格有点贵:鲜货20元1千克,干货要200元l千克,平民百姓要拿它当“家常菜”恐怕还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基质对黑木耳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桑枝条得到充分利用,2008年以来我们探索利用桑枝木屑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并走出了一条桑枝条一黑木耳一冬闲田的高效生产途径,减少了桑枝条的浪费及因桑枝条腐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大提高了冬闲田的利用率。黑木耳菌渣又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白灵菇的生物学特性及优质高产袋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灵菇属白阿魏蘑(Pleurotus nebrodensis)的系列 种,又名刺芹侧耳白色变种。其菇体肥大洁白,口感细腻, 昧如鲍鱼,有“素鲍鱼”、“草原上的牛肝菌”、“天山神菇” 的美称。外国人称其为蚝菇王。我国中医认为,它还有消 积、杀虫、镇咳、消炎及防治妇科肿瘤等功效。总之白灵菇  相似文献   
9.
张玉嵩 《新农业》2014,(3):18-19
丹东地区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全市现有栗树150万亩,6000万株,产量3.43吨。板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0.
元蘑(亚侧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杰 《福建农业》2004,(1):13-13
元蘑(亚侧耳)别名黄蘑、冬蘑、冻蘑、晚生北风菌,隶属于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亚侧耳属,是我国东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西、四川等地。元蘑的子实体的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及艾氏腹水癌抑制率为70%。中医学认为,元蘑性甘、温,能祛风活络、清热澡湿。适用于癫痫、肝硬化腹水、风湿痛、肌肉痛和目赤肿痛等症。元蘑现已栽培成功,南方地区只要条件适宜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