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7篇
  29篇
综合类   52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5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以杏鲍菇为主要原料,豆瓣酱、五香粉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五香味杏鲍菇酱罐头的最佳加工工艺.结果 发现,制作五香味杏鲍菇酱罐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食用盐3%、食用油1%、生抽1.5%、味精0.08%、苯甲酸钠0.03%、核苷酸二钠0.01%、杏鲍菇70%、豆瓣酱16%、五香粉5%、白砂糖3%,此配方下制...  相似文献   
2.
徐兵  汤艺  赖淑涵  王义 《北方园艺》2020,(16):115-119
杏鲍菇为试材,采用不同臭氧(O3)浓度相同处理时间结合低温(5℃)的方法,分析了贮藏期对子实体微生物数量、腐烂率和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的优势腐败菌主要是酵母菌,其次是霉菌,所以杏鲍菇受酵母菌和霉菌的入侵较为严重。在5℃冷藏条件下,经0、1.94、3.88、5.82、7.76、9.70 mg·L-1 6组臭氧浓度处理,7.76 mg·L-1臭氧处理比其它5组臭氧处理更能明显降低微生物引起的杏鲍菇腐烂。该研究可减少子实体微生物数量、降低子实体腐烂率、提高采后生理、品质和延长杏鲍菇保质期,为臭氧在杏鲍菇保鲜技术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杏鲍菇为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子实体质地脆嫩,营养丰富,风味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杏鲍菇经济效益高,在日本市场其价格是白色金针菇的2倍,每千克约合人民币100元,香港特区市价为60元,广州、深圳等市价也在40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鲁华仙 《乡村科技》2022,(23):80-83
杏鲍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试验以杏鲍菇为材料,研究不同氮源、碳源、pH值对杏鲍菇培养的影响及石榴林下出菇情况。结果表明,最佳氮源是酵母膏,菌丝对有机氮的利用率高于无机氮;最佳碳源是玉米粉;菌丝适宜生长的培养基pH值为4.5~7.5,最适生长的pH值为5.5;杏鲍菇能在石榴林下出菇,与菇房相比石榴林下出菇茬数多,且该栽培模式可以突破菇房的限制,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的麦角硫因含量,筛选杏鲍菇528培养的营养配方,以期为开发高含量的麦角硫因杏鲍菇深层液体发酵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固体培养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形态探讨杏鲍菇528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氮源;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发酵物干重、沉淀物情况和初始pH值为指标,研究杏鲍菇528液体深层发酵菌丝生长的营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杏鲍菇液体茵种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杏鲍菇母种“农杏”为供试菌种,将不同浓度寡聚糖添加到培养基中,观察杏鲍菇液体茵种萌发时间,测定茵丝生长速度。[结果]浓度为0.001mg/ml的壳寡糖能明显缩短杏鲍菇液体菌种的萌发时间并促进其茵丝生长。[结论]壳寡糖作为天然生物物质的降解产物,对食用茵具有生长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杏鲍菇又名雪茸。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肉肥厚,菌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长,口感极佳,堪称“平菇之王”。为尽快开发利用杏鲍菇这一优秀食用菌,我们对常用的几种培养料进行试验研究,以期得到最佳的培养料配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同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杏鲍菇一级种和二级种培养基配方 ,试验表明杏鲍菇一级种培养基以配方三最好 ,菌丝干重是配方七 (对照 )的 3 5倍 ,差异极显著 ;杏鲍菇二级种培养基以配方四最好 ,菌丝生长势最强 ,与供试各培养基配方相比较 ,差异均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经过不同杏鲍菇菌株的对比试验,确定适宜于磐安栽培的为编号为9905的菌株;其较佳培养料配方为木屑36%、棉籽壳36%、麸皮25%、石膏粉2%、石灰1%、pH值6.5~7、含水量60%~65%;宜采用12×50(厘米)袋栽和层架立体栽培方式;接种时间海拔500米及以上地区为9月5日至9月25日,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为9月20日至10月20日。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干袋覆土混合式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永红 《食用菌》2008,30(2):43-44
杏鲍菇又名雪茸,刺芹侧耳,它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栽培和食用的16种珍稀食用菌之一,具有独特的嗜好功能、营养成分、生理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市自2003年引进菌种试种以来,依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及环境条件,逐步摸索出适合本地区反季节栽培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即干袋(袋式培养)覆土混合式栽培技术。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