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5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1篇 |
农学 | 89篇 |
基础科学 | 31篇 |
31篇 | |
综合类 | 1808篇 |
农作物 | 21篇 |
水产渔业 | 8篇 |
畜牧兽医 | 69篇 |
园艺 | 1707篇 |
植物保护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118篇 |
2012年 | 164篇 |
2011年 | 192篇 |
2010年 | 168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49篇 |
2007年 | 181篇 |
2006年 | 183篇 |
2005年 | 185篇 |
2004年 | 144篇 |
2003年 | 151篇 |
2002年 | 129篇 |
2001年 | 163篇 |
2000年 | 110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113篇 |
1997年 | 153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111篇 |
1993年 | 91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9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烷醇在平菇生料栽培中抗污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料栽培平菇、杂菌污染培养料是菇农最棘手的问题,轻则减产,重则无收.在栽培中,为了防止和减少杂菌的污染,多在培养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灭菌药剂.这些药剂对菇体或多或少留有残毒.长期食用,易造成慢性中毒.寻求无毒或少毒灭菌剂是从事食用菌研究和生产者十分关注的问题.1996年~1997年,我们先后二次开展三十烷醇在平菇生料栽培中抗污染作用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高温季节平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不少菇农都尽量避免在夏季高温季节栽培平菇,主要是因为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大.管理技术不当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危害,造成成本高,产量低,效益差。其实。正因为高温季节产菇少.才能在市场上卖出高价,获得理想的种菇效益。那么,如何解决高温季节容易出现的这些问题。从而获得高温季节种菇的高效益呢?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5.
6.
笔者撰写的“青岛地区平菇高产栽培模式”在《食用菌》杂志发表后,有些读者要求了解“青岛黑”平菇菌株的生产特性.现就该菌株的选育及近几年生产表现总结如下:1 杂交育种经过 我们自1992年开始注意采集深色野生平菇茵株,1993年8月18日,在崂山旅游区采回几丛野生灰色平菇,菇盖国,色黑有光泽,柄短粗壮,丛重1.5kg左右,暂定名为H·PL.随即与本中心所属试验场栽培的CCEF—89分别用钟罩法收集孢子.用稀释法在PDA平板获得野生H·PL38株.CCEF—89单核29株.通过插片显微镜鉴别,确定均属单孢.随机取H·PL单孢、CCEF—89各21株,将两亲本接种于PDA 相似文献
7.
武汉是全国四大“火炉”之首,夏季酷热,持续时间长,7~8月,37~39℃高温天气经常出现,在此条件下平菇若能栽培成功,经济效益很高,但难度也大.培养料采取先高温发酵,后常压灭菌,开放接种,通气发菌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闯过发菌关,但进入出菇期能否闯过细菌性病害的毁灭性为害,则是一个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9.
10.
光照是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将平菇菌袋分别置于0 lx、250 lx、500 lx和1 000 lx 4组不同光照强度下,设置环境温度为18℃、CO2浓度0.06%、湿度99%,比较不同光照强度处理的菇蕾数量、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平菇子实体农艺性状表现不同,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菇蕾数量减少,菌盖长/菌柄长比值增大;0 lx组菇蕾数最多,菌盖长/菌柄长比值显著小于其他处理,而其余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菌柄长度,500 lx组最小,与1 000 lx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小于0 lx、250 lx组。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平菇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0 lx组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多数氨基酸和磷、铁的含量也较高;500 lx和1 000 lx组的多糖含量较高;氨基酸Pro和脂肪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