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篇 |
农学 | 16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4篇 | |
综合类 | 89篇 |
农作物 | 6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15篇 |
园艺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观察了扦插于珍珠岩中的马铃薯品种"东农303"顶芽苗不定根生成的形态解剖学特征。结果显示:扦插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马铃薯不定根属于诱导型生根;大部分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细胞和临近薄壁细胞区域,极少数起源于皮层薄壁细胞区域。马铃薯扦插苗不定根的发生,整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细胞和临近薄壁细胞分裂出细胞质浓、具有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新形成的薄壁细胞团不断分裂并脱分化,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根原基;(3)根原基分别向轴心、远离轴心方向分裂,轴心方向分裂的细胞最终与茎内的维管束相连,远离轴心的方向分裂的细胞穿过皮层,向外继续朝表皮方向发展,最终穿破表皮伸出不定根。 相似文献
3.
4.
5.
以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出菇菌袋为材料,研究低温刺激对杏鲍菇出菇的影响,以建立一套出菇快速集中的高产出菇模式。结果表明,4~8℃下处理剥离塑料袋的菌袋2~3 d,可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原基形成集中度与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4~8℃下,菌丝4~6 d的后熟作用可使菇原基形成集中度提高至72.7%~76.3%,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提高至115.4%~121.4%;菌丝后熟作用4 d后,在低温处理前给予50~70 mg/L赤霉素(GA)处理对产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血芝,又称皱盖假芝(Amauroderma rudis),为灵芝科假芝属真菌,出芝温度为20~30℃,为中高温恒温结实性大型药用菌,其幼嫩子实体损伤伤口处会分泌象血一样的液体,故称血芝。血芝在我国台湾被视为珍贵药材,在防癌、抗癌、抗衰老和提高免疫机能等方面有奇特效果,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由于野生血芝生长速度十分缓慢,产量极低,仅靠自然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笔者从湖北引进血芝进行适栽试验,主要研究血芝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不同类型品种的大、小麦各生育阶段和穗原基分化的特点,及光温等因子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大麦早熟发育特点、生长锥分化及营养、生殖生长的转折点提出了不同看法。1.同类型大麦与小麦相比,出苗~抽穗各阶段差异极小。大麦早熟主要是抽穗~成熟时间短。2.不同类型、播期间以出苗~拔节天数变化最大。大麦早熟优势主要是穗分化开始早、进程快。大麦最小营养生长期明显比小麦短,且各类型间差异极小。3.伸长期的出现与日均温呈显著负相关,是积温效应,而与春化无关。认为小麦对春化反应敏感期及营养、生殖生长转折点是单棱~二棱;而大麦是二棱~三联期。4.拔节~成熟期温度对各生育阶段持续期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且为负值。出苗~拔节春化反应极弱的春性大麦品种与日均温呈显著负相关。而有春化反应的大、小麦品种,低温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茶树空中压条不定根原基发育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促使茶树茎段空中压条后发根的最佳技术方案,研究了成熟度、外施激素浓度、枝梢茎粗以及环割方式对根原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生长健壮、茎粗为0.252 ~0.280 cm的当年生枝条,在黄绿色或青绿色茎段处进行传统环割,外用100 mg/L的ABT 1号生根粉处理,能有效缩短根原基发育周期.经过40~50 d... 相似文献
9.
论述长段在0.5mm以内,带2-3层叶原基的桉树芽尖培养成苗的过程,认为是桉树无性系脱毒苗培养的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插穗长度、插穗粗度、插穗处理方法以及不同施肥配方4种因素对红叶杨扦插育苗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总结和分析了红叶杨硬枝扦插繁育的关键技术和措施,提出了培育红叶杨优质绿化大苗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