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9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45篇
基础科学   169篇
  258篇
综合类   2977篇
农作物   258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172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469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6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以发明专利“一种先梳脱籽粒后碎稿回田的收获方法及其联合收获机”为核心设计的4LTGl.45割前脱粒稻麦联合收获机作业时,梳脱装置梳脱下的脱出物被输送到复脱清选装置复脱、清选后装袋,脱净籽粒后的茎秆随后被碎稿回田装置粉碎并均匀铺放于田间,籽粒收获与茎秆粉碎一次完成,收获工艺流程先进可靠、效率高、损失低,特别对作物适应性方面在梳脱式联合收获机中居国内外领先。  相似文献   
2.
通过稻田工程技术处理,扩大稻田水体,实行鱼类的集约化混养与精养,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稻鱼生态系统的良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取得尽可能高的稻鱼产量,获得最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就我区推广的“田凼沟结合”和“垄栽稻鱼萍”两种模式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许太军 《内陆水产》2005,30(8):12-12
安徽省无为县风凰桥乡杨村村民吴本标.现年38岁,有十几年的养鳝历史。高中毕业后在家利用120m^2土池进行庭院式黄鳝养殖,通过实践,探索出黄鳝养殖一套经验.每年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上。2002年在专程到湖北考察网箱养鳝后。成立鳝业开发公司,承包了陡沟镇桐城利低洼田4hm^2,改成池塘发展网箱养鳝,成为当地有名的黄鳝养殖大户。  相似文献   
6.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 ,武威地区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2000年达4.2万hm2,其中小麦、玉米带田面积达3.38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1.4%。由于带田水肥条件较好 ,适于多种杂草滋生 ,草害渐趋严重。近年该区小麦、玉米带田的化学除草面积不足10% ,且以苗后2.4-D丁酯、百草敌等农药茎叶处理为主 ,虽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好 ,但出苗较迟的禾本科杂草密度居高 ,仍对玉米生长构成威胁。尽快筛选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很好防效的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 ,其应用前景广阔。为此 ,我们于2001年对38.4%带田灭草…  相似文献   
7.
王德旭 《植物医生》2002,15(4):25-25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山东省近几年发生尤为严重,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其产生较高的抗药性,用药量成倍增加,防治效果逐年下降,并严重污染环境及农产品、杀伤天敌,影响花生产品加工出口。为此,我们用Bt菌剂和1.8%爱福丁(抗生素)乳油生物杀虫剂在花生田进行防治棉铃虫试验等效果较好,并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县地处闽中山区,戴云山脉西侧,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水田在山找、半山城。由于杂草的危害,影响了水稻的高产稳产。为消除草患,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人工防除。人工防除劳动强度大。花工多、除草不及时、不彻底,且持效期短。近年来,我们采取人工防除与药剂防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坑田杂草的发生危害。每亩优田节省工时2~3天,减少工本投入30~4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一)优田杂草的危害拢田杂草与水稻争水、争肥。争光、争空间,影响了挑田水稻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