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4篇 |
免费 | 23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22篇 |
农学 | 27篇 |
47篇 | |
综合类 | 519篇 |
农作物 | 8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9篇 |
园艺 | 4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粤北3个林场杉木林的立地指数与立地园子的相关,筛选出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坡位、(?)殖层厚度、土层厚度与海拔调试。根据主导因子,定性定量相结合,划分为2种立地类型小区、6种立地类型组、14种立地类型。同时,导出评估杉木林生产力的预测方程,评价不同立地单元的杉木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XU Ming REN Haiqing LI Xiazhen 《中国林业科技(英文版)》2007,6(3):40-44
The vari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parallel to grain in Chinese fir and 1-214 poplar wood from plantations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A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s The Testing Methods for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GB 1927 to 1943 -- 1991), the small clear wood samples were cut and tested, which represent the south and north of trees with heights of 1.3, 3.3, 5.3 and 7.3 m. The results showed: the tensile strength parallel to grain of the north woo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outh wood. ANOVA shows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parallel to the grain with height i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 相似文献
4.
南带产区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的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木材解剖上的差异,采用宏观、微观的方法,以广西国营高峰林场12~13年生的杉木木材为试验材料,于2001~2003年研究了南带产区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木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正常木与被压木的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为随着树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纵向变异规律相似,均随着树高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正常木的年轮宽度大于被压木.正常木与被压木的晚材率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纵向变异规律相似,均为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正常木与被压木管胞长度 相似文献
5.
杉木间伐材ACQ防腐与综合强化复合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将ACQ与UF树脂调制成相容的复合改性剂对杉木间伐材进行复合改性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复合改性的机理与综合效果。对浸渍材与表面密实化处理相结合的优化工艺,当弦向压缩率为20%时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比素材增加51%以上;进行浸渍处理与ACQ或UF单独处理材经煮沸和抗水、酸、碱抽提的抗流失性对比试验及防腐试验,表明前者比后者有所提高;并采用铜离子跟踪法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仪定量分析,测定了浸渍材复合改性剂的含量和分布情况,确认了一次性浸渍优化工艺参数的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杉木促进开花结实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 1、2、3年生杉木苗施用赤霉素 100 ppm、细胞分裂素、北林激素 10倍水稀释、北林激素20倍水稀释等不同药品的处理,以及与对照的比较,发现以上药品对1年生杉木处理无效果,没有开花现象;对2、3年生杉木苗,北林激素20倍水稀释后对提前雄花开花结实时间效果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8.
Guomo Zhou Yufeng Zhou Shuquan Yu Shangbin Bai Fengzhu Lu 《Frontiers of Forestry in China》2009,4(2):178-184
To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of 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 as a fuelbreak, w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flamm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ree litter from three trees
commonly grown in south China, i.e., Pinus massoniana Lamb.,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and S. superba, using a cone calorimeter at five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levels. Water content levels of 10%, 15%, 20%, 25% and 30% for
the litter were manually produced with a new technique of adding water to dry litter. The cone calorimeter utilized a radiant
heat intensity for leaf litter of 20 kW/m2 (510°C) and for twig litter of 30 kW/m2 (608°C). Results show that fixing the water content level by adding water with a pipette was an acceptable technique. For
S. superba, compared to P. massoniana and C. lanceolata, 1) the heat release rate (HRR) was slower and lower; 2) the total heat released (THR) from the material was lower and started
later in the burning process; and 3) except for the 10% water content, pkHRR/TTI was les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overall,
S. superba was the best of the three species to be used as a fuelbreak in south China.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8, 44(5): 96–101 [译自: 林 业科学] 相似文献
9.
杉木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杉木木材为原料,经过制取纤维素和稀酸水解,制备了微晶纤维素(MCC)。水解的最佳条件是:使用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m(杉木纤维素):m(盐酸)=1:20,水解温度为92℃,水解时间为25min,产率达到94.6%。对制得微晶纤维素作了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与确认。 相似文献
10.
杉木无性系早-晚龄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及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对10年生和7年生的两块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历年生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果;从第2年起无性系高,么董长量的F值、方差分量、重复力明显增大,并开始趋于稳定,无性系重复力较高,介于0.65-0.90之间居多。从3-4年生起,各年龄树高、胸径与近期对应性状的相关系数,以及与近期材积的相关系数增大,至趋于稳定。3-4年生后各年龄树高、胸径相关信息量亦表出与相关系数同样的趋势。遗传相关系数大于秩次,表型、环境相关系数,表明年龄间生和匠相关主要受遗传控制,无性系早期选择是有效的。早期选择最佳年龄、随主伐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介于3-4a之间,选择效率D早-V晚高于H早-V晚,前者出现最大选择效率的年龄早于或等于后者,所以选择指标倾向胸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