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5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林业   288篇
农学   423篇
基础科学   166篇
  299篇
综合类   1300篇
农作物   333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30篇
园艺   101篇
植物保护   11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近年来, 我国万寿菊单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有害生物的发生越发严重, 影响万寿菊产量与品质,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关于万寿菊有害生物调查, 前人报道多集中于吉林、海南、黑龙江、贵州、甘肃、山西等地, 对云南万寿菊主产区的有害生物缺乏系统调查。因此, 本次研究在全国最大的万寿菊种植区和近两年来万寿菊叶黄素含量最高的种植区, 即曲靖市沾益区和蒙自市冷泉镇进行有害生物系统调查, 发现曲靖地区万寿菊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和枯萎病; 主要害虫包括美洲斑潜蝇、斜纹夜蛾、棉铃虫等10种; 主要杂草有粗毛牛膝菊、鬼针草、马唐、千针苋等19种。蒙自地区万寿菊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和炭疽病; 主要害虫包括美洲斑潜蝇、四斑长跗萤叶甲、棉铃虫等9种; 主要杂草有粗毛牛膝菊、马唐、尼泊尔蓼、细柄野荞麦等13种。  相似文献   
112.
加工专用型花生品种适宜栽培因子及加工属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品种(A)、穴粒数(B)及种植密度(C)三因素正交试验,同时进行品种加工属性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和穴粒数的极差R′较大,其次是种植密度。泉花538的加工成品率和一级品率分别比对照高4.4和9.7个百分点,泉花627的加工成品率和一级品率分别比对照高5.3和9.3个百分点,这两个品种的产量分居第一、二位,而且加工属性较佳,适宜加工咸酥花生。另外还就各因素对产量影响以及最优处理组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精喹.嗪酸乳油作茎叶处理对马唐、牛筋草、稗草、反枝苋、藜等杂草均有较好的除草效果。推荐应用剂量为有效量45~54 g/hm2(商品量750~900 mL/hm2),药后20 d对杂草的鲜重防效在95%以上。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对花生安全,一次施药即能有效防除花生田全生育期的杂草,除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4.
秃瓣杜英开花与结实物候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秃瓣杜英是我国南方特产的优良绿化树种,湖南是该树种绿化苗木及种子的主产区。本文首次报道秃瓣杜英开花与结实的物候期,野生种与栽培类型的花、果及种子的形态变异,提出每年最佳采种时间山区为9月28日~10月5日,丘陵区为9月30日~10月7日。  相似文献   
115.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重要观赏和药用植物木芙蓉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但迄今对其被优势天敌亚利桑那跳小蜂Aenasius arizonensis (Girault)(班氏跳小蜂A. bambawalei Hayat)的寄生情况了解甚少。为此,自2017年开始,在浙江兰溪西部的一个木芙蓉种植区开展了为期四年的调查,每年6—9月,分批从木芙蓉植株上采集3龄若虫及未产卵雌成虫,于室内观察寄生情况;并于其中两年观察了不同生境中的寄生情况,探讨了寄生季节变化的动态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杂草促进寄生的途径以及增强该粉蚧自然控制的措施。结果表明,在前期(6—7月)寄生率总体上较低,其中两年最高分别仅有38%和32%,另外两年也很少发现被寄生个体,而且该时期寄生率年份间存在明显波动。而在后期(8—9月),寄生率相对较高,且具有从8月上旬开始逐步上升这一显著特点。观察期间,最高寄生率均出现于各年份9月下旬,四年中分别为89%、62%、55%和13%,年份间差异十分明显。生境类型可对寄生水平产生较大影响,与木芙蓉地块内和杂草稀疏的田埂相比,杂草丛生的田埂上和路...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种子纯度是种子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冬瓜、节瓜杂种优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探索出一种快速、准确的冬瓜、节瓜品种纯度鉴定方法是确保种子质量的技术保证,也是品种纯度检测实现商业化的前提。本研究以‘绿优’冬瓜和‘梅花8号’节瓜及其各自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亲本及杂种之间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2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多态性引物scaffold4775和scaffold5674,用于‘绿优’冬瓜和‘梅花8号’节瓜杂种种子纯度的鉴定。其扩增片段电泳条带清晰可辨,杂交种中呈现双亲的互补带型,SSR标记表现出稳定的显性和共显性,能将‘绿优’冬瓜和‘梅花8号’节瓜与其父母本区分开来。分子检测平均纯度均为98%,田间纯度鉴定分别为98%和99%,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引物scaffold4775和scaffold5674可用于‘绿优’冬瓜和‘梅花8号’节瓜的纯度鉴定。SSR分子标记呈现出经济快速、准确等特点,在冬瓜、节瓜品种纯度鉴定上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19.
在安徽省沿江棉区开展了油菜秸秆覆盖对棉田杂草发生、棉花生长及土壤杂草种子库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对棉田杂草的抑制效果增强。与未覆盖秸秆且不除草处理相比较,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棉花单株铃数和子棉产量显著提高。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在覆盖后30d、60d和120d逐步减少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与全程除草剂处理较一致;随着覆盖量减少,对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降低幅度减小。全程除草剂处理降低0-5cm土层杂草种子库多样性,而油菜秸秆覆盖则可能增加0-5cm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多样性。3500Kg/hm2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处理的抑草效果和增产效果与全程除草剂处理一致。因此,在安徽省沿江棉区油-棉连作棉田推荐使用3500Kg/hm2油菜秸秆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  相似文献   
120.
Eigh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Denmark to determine the yield loss of spring barley due to Cirsium arvense in farmers' fields and to suggest and evaluate a novel approach for quantifying C. arvense infestation in large plots. Literature about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C. arvense is old, scattered and inconclusive, and existing models for estimating crop yield loss are based on data from North America. This study showed that C. arvense coverage could be quantified from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magery using a manual image analysis procedure. This gave similar results as scoring the coverage. Yield loss of spring barley due to C. arvense infestation assessed at harvest was given by Y = 100·(1−exp(−0.00170·X)) where Y is the percentage of crop yield loss and X is the percentage of C. arvense coverage. The yield loss was much lower than estimates from model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in North America.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is the later emergence of C. arvense than the crop due to lower soil temperatures in spring. Grain moisture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C. arvense coverage: M = 0.0310·X where M is the proportional (%) increase in grain moisture and X is the proportion (%) of C. arvense coverage. Automated image analysis procedures are needed to estimate C. arvense coverage on field scales, and further experiments are needed to reveal whether the low competitive ability of C. arvense found in this study is representative for Northern Euro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