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6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407篇
林业   280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321篇
  655篇
综合类   2127篇
农作物   174篇
水产渔业   325篇
畜牧兽医   581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31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了长足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资金投入不足、体制落后、队伍不稳、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文章在综合分析发展机遇和面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政府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最低等多细胞动物海绵过滤功能影响。在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态系统中,考察了CO2浓度为387、500、750、1000mg/L的环境下,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is阻留灭菌海水中总有机碳(TOC)的能力。结果表明:在模拟CO2浓度为387、500、750、1000mg/L的条件下,繁茂膜海绵在16 h内清除海水中TOC的效率分别为55.8%、67.6%、50.0%和15.4%,在24h对TOC的平均阻留率分别为(1.90±0.20)、(2.13±0.06)、(1.69±0.08)、(0.43±0.11)mg/(h·g海绵),平均清除率分别为(0.025±0.002)、(0.033±0.001)、(0.019±0.001)、(0.004±0.001)mL/(h·g海绵),由此可见,大气CO2浓度从约387mg/L升高至500mg/L时,促进了繁茂膜海绵阻留海水中TOC的能力,当浓度升高至750 mg/L时,抑制了繁茂膜海绵阻留TOC的能力,当浓度进一步升高至1000mg/L时,导致繁茂膜海绵几乎丧失了阻留海水中TOC的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潮间带海绵过滤功能影响及其由此可能导致的近岸海域生态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3.
在地处广东省沿海的汕头市市区设置固定风口调查小区,分别在2003年第13号台风"杜鹃"、2005年第10号强热带风暴"珊瑚"、2006年第1号强台风"珍珠"过后进行绿化树种风害调查;以灾后风害木恢复原景观的修复投入比例综合专家咨询确定权重,采用改良加权评分法分析城市绿化树种的抗风性,结果表明:汕头市区66个常见绿化树种,可以划分为4个抗风级别,其中Ⅰ级树种36个,抗风性较强;Ⅱ级树种19个,抗风性一般;Ⅲ级树种7个,抗风性较差;Ⅳ级树种4个,不抗风.  相似文献   
144.
对北京市大兴区北程庄村的土地征占、整建制转居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调研发现,乡村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是维护和发展农民的财产权利。建议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征地思维和征地制度,保障两种土地公有制的平等地位;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农转居政策;实行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样可以开发建设城市的政策制度;及时撤销"三无村"或"空壳村"的村委会建制,完善撤制乡村集体资产处置办法。  相似文献   
145.
长江中上游圆口铜鱼的种群死亡特征及其物种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葛洲坝(1998~2007年)、重庆(2006~2007年)和合江江段(1998~2005年)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圆口铜鱼的种群死亡特征进行了评估,并利用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方程,分析和探讨了长江中上游圆口铜鱼资源的合理利用.结果表明:1)3个江段各年间的圆口铜鱼开发率和捕捞死亡系数均远远大于相应年份最大允许的开发率和捕捞标准的基准尺度F0.1,3个江段的圆口铜鱼资源均处于严重过度捕捞状况;2)葛洲坝江段圆口铜鱼的最适开捕年龄为4龄(体长330mm),重庆和合江江段圆口铜鱼的开捕年龄应至少为5龄(体长375 mm).为保护圆口铜鱼的资源,建议葛洲坝江段三层流刺网的网日(2a)应大于75 mm为宜,重庆和合江江段的网目(2a)应不小于90 mm且同时需要控制各种渔具的日均作业次数.  相似文献   
146.
菜薹(菜心)土壤氮营养诊断指标及合理施氮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不同地点,不同肥力水平的菜园土上进行菜薹(菜心)氮肥田间试验,经过对17个试验点菜心相对产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的相关统计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菜心产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抛物线相关,在质地为中壤土的菜园上种植菜心,土壤碱解氮含量为146~277mg·kg-1时无需施氮,低于此范围应补充氮肥,超过此范围应控制施氮;菜心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相关,在低、中、高肥力水平的菜园土上种植菜心,要求菜心达到6433~6455、6633~6877、6733~7311kg·hm-2的产量水平,推荐氮肥用量分别为67~104、67~89、67~78kg·hm-2。  相似文献   
147.
城镇化是我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红利与增长引擎。金融则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本文先厘清金融发展对推动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再基于VAR模型,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中国1978—2013年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推动了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发展,但金融发展效率的作用却相反。误差修正模型表明误差修正项参数显著且均为负值,符合反向修正机制,最后基于模型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8.
农村城镇化生态风险法律规制的规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如何在转型期的城镇化进程中,有效应对以生态风险为代表的各类风险,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着人口的聚集和工业的进驻,农村城镇化既会带来环境污染的不断累积,也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同时也会占用大量的生态空间。基于对这些生态风险现状的分析,阐明我国在应对农村城镇化产生的污染累积性生态风险、资源耗竭性生态风险、生态空间占用性生态风险及复合型生态风险时,固然会受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因为出现了法律规制失灵的困境,存在着应对生态风险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司法救济效能有待提升、行政监管能力有待加强等滞碍因素。为有效规制城镇化生态风险,应以规范分析为进路,以法制生态化为方向,从完善生态立法,增强生态司法效能,提高生态执法能力等几个方面提出消解城镇化生态风险法律规制滞碍因素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9.
以滇中地区41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GIS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人口城镇化的空间结构,以因子分析法探索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采用OLS和GWR探究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滇中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整体偏低且空间差异大,人口城镇化水平随距离衰变明显。2)全局自相关分析表明滇中县域人口城镇化存在显著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局部自相关分析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局部相关性不明显,各县域人口城镇化进程呈孤立态势。3)因子分析法确定滇中县域人口城镇化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OLS模型发现三种因素对人口城镇化均具有正向拉动力,经济发展作用力最大,产业结构其次,农业生产的作用力最小。4)GWR模型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影响强度从北到南增强,农业生产影响强度从西到东增大,产业结构影响强度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增大。滇中县域需要提升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以此促进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0.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建立由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17个指标组成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多指标综合模型法对中国1991-2013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步上升,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政府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资源减量化投入水平、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贯彻4R原则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效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