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51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31篇
  163篇
综合类   55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了鉴别人类活动,特别是气象观测环境城市化对气温变化趋势和定量变化的影响特点,以达到客观分析气候变暖的目的,笔者利用1952-2009年西峰、平凉与1968-2009年环县气温资料,以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的西峰基准站1997年观测环境明显城市化为界限,通过计算分析气候趋势系数和线性回归方程倾向率等,判别城市热岛效应对西峰站气温序列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西峰基准站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暖趋势比平凉和环县更为明显;西峰年平均最高气温在南北方向上与平凉和环县比较,并无一致性显著影响。西峰站年平均气温线性倾向率分别比平凉站、环县增加0.051℃/10 a、0.111℃/10 a;西峰站年平均最低气温线性倾向率分别比平凉站、环县站增加0.279℃/10 a、0.478/10 a;就年平均最高气温的线性倾向率而言,与环县相比,城市化环境对西峰具有一定的影响,西峰与平凉站相比无明显差别。关键词:观测环境;城市化;气温;均一性;影响.  相似文献   
62.
为了科学认识城市化对极端气温的影响,利用南京地区3个城区气象站和3个周边乡村站1961—2005年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比分析城市站和乡村站17个极端气温指数的平均值和变化趋势,并定量估算极端气温变化趋势的城市化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近45年南京地区暖事件均为增加趋势,而冷事件多为减少趋势,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平均值和极值均为上升趋势。城市站与乡村站相比,暖事件更多,冷事件更少,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平均值和极值更大。城市化对极端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有两大特点:城市化加速了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速率,使得暖事件、平均值、极值的上升趋势和冷事件的下降趋势变得更大;基于最低气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比基于最高气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受城市化影响更显著。城市化贡献表现为:暖事件大于冷事件,最低气温极值和平均值大于相应的最高气温极值和平均值。  相似文献   
63.
The modernization has been the dream that Chinese nation has wished eagerly to realize all the time. In some sens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means urbanizatio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 up over the past 20 years , built and made the enormous achievement in urbanization of China, have changed the appearance of the city of China greatly. But to numerous traditional historical zones, what kind of urbanization way should on earth be taken, it has been the question long - term in dispute of the planning circles all the time. In this paper, Ciqikou community of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doing some discussions from sociology on this question, the author hopes, that for such difficult problem, by this settlement a piece of breach can be found as soon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64.
A Study o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from View Point of Regional Cul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lture is a basic element i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In this paper,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s of progress in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stages,the urban culture is studied in respect of the age and space,then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are discussed.Through comparing the growth of Chongqing and Hong Kong cities,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idea for the study on Chinese urban development of modern times from the view point of regional culture.  相似文献   
65.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耦合发展为视角,建立了宁夏清水河产业带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与耦合发展度模型,对该区10个县(区)单元的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整体协调度处于磨合阶段,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力显著,但并没有达到协调水平,协调度最高的是同心县,最低的是红寺堡区;②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整体发展度处于中等水平,且空间格局差异较大,耦合发展度最高的是沙坡头区,最低的是红寺堡区;③ 依据耦合协调度与发展度的组合可将研究区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耦合关系分为4大类型:高发展协调区、高发展磨合区、中发展拮抗区、低发展拮抗区。建议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因城因地的采取差别化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66.
城镇的新型化转变是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道路,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的新型转变提供基础和实施条件。中国在进行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存在人口城镇化步伐跟不上土地城镇化步伐、城镇化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及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转变不相适应等突出问题。从互动角度,分析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机理,构建两者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基于该体系,提出相应地对策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7.
赵秀芝 《湖南农机》2012,(9):178-179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乡村化向城镇化转型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而城镇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与城镇化息息相关的教育事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产城融合是针对城镇化推进的形势和问题提出的新理念,作为产城融合进程中产业繁荣的投入要素和城市建设的服务对象,人的发展是产城融合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因此在人本视角下以产-城-人系统协同发展为导向探究区域产城融合进程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人的发展三者的内在作用机制,利用熵权法将长三角城市群的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69.
黄廷安 《湖南农机》2009,36(1):50-52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近几年,铜仁地区城市化发展取得一定成绩,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接近60%,城镇化接近30%,但发展过程仍存在比较多制约因素。加快铜仁城市化进程,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重点要突出经济发展和产业聚集这个基础。  相似文献   
70.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以及城市劳动力相对短缺导致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农民工从外在就业表象来看已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为城镇补充了劳动力这一基本的要素,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分化,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存在理论上的就业竞争,城市中存在着双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从属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层次上的差别。对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沈阳市为例,得出两者就业关系的相关结论。分析表明: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个体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在就业途径、工作类型与工作条件上有较大不同;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处于劳动力就业的两个分层上,城镇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较高、接受培训可能性大,因此,尽管平均年龄较农民工稍高,但其下岗人员可以得到政府相关就业政策的扶持,在劳动力市场就业选择时处于较高层次;而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平均年龄较小、接受培训比例较低等个体特征,多依靠亲戚朋友及一技之长寻找工作,所从事的工作类型也多是较低的职业与行业。因此,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关系表现应以互补性为主。当地政府应从创造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加大政府培训力度、改善农民工就业条件等方面入手,促进沈阳市农民工及城镇劳动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