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41篇
农学   58篇
  27篇
综合类   374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6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目的】研究筛选对芹菜叶斑病(病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琼脂片法分别用14种杀菌剂对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菌丝和孢子萌发做室内毒力测定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4种杀菌剂中对病原菌菌丝抑制效果最好的分别为3%甲霜恶霉灵、5%香芹酚、10%苯醚甲环唑、其EC50分别为10.8、19.9、26.2 μg/mL;对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的分别为3%甲霜恶霉灵、25%嘧菌酯、43%戊唑醇,其EC50分别为15.7、29.5、38.7 μg/mL。只有3%甲霜恶霉灵具有最佳的防治效果。防效最好的药剂为3%甲霜恶霉灵和5%香芹酚,其防效分别为96.3%和83.9%。【结论】3%甲霜恶霉灵最适用于田间芹菜叶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2.
为探索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复配对枸杞根腐病主要病原菌——腐皮镰刀菌的毒力增效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17种不同比例的复配处理对腐皮镰刀菌的室内毒力作用,在最佳增效配比下,明确复配处理相较单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产孢量、芽管伸长和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单剂及其复配处理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均有明显作用,其单剂EC50值分别为0.365 8 mg·L-1和0.120 8 mg·L-1,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的配比在3∶2时增效作用最大,EC50值为0.044 3 mg·L-1,增效系数SR达4.560 0,可作为枸杞根腐病药剂防治的最佳复配处理;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单剂及其复配处理对腐皮镰刀菌的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单剂EC50值分别为0.116 7 mg·L-1和1 455.784 8 mg·L-1,最佳复配处理EC50值为0.060 2 mg·L-1,增效系数SR达3.231 1。在质量浓度为0.8 mg·L-1时,最佳复配处理对腐皮镰刀菌产孢量的抑制率达100%,对芽管伸长、菌丝干重的抑制效果均显著高于单剂处理。因此,氟唑菌酰羟胺与咪鲜胺复配比在3∶2时,可作为枸杞根腐病药剂防治的最佳复配处理,为预防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3.
河北省大豆主要病原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引起河北省大豆植株主要病害的病原真菌种类,筛选能有效抑制所鉴定病原菌的杀菌剂,为河北省大豆病害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采自河北省的大豆主要病原真菌根据病症采用组织分离法纯化培养,初步利用超景深和正置光学显微镜分别进行菌落、菌丝和孢子形态学的观察鉴定,然后利用通用引物ITS1-ITS4对5种不同病症的致病菌株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采用MEGA 7.0中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病原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对具有特异性引物序列的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病害和病原菌宏观形态、显微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从而明确引起河北省大豆植株主要真菌病害的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不同种类杀菌剂在离体叶片或幼茎上对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筛选防治药剂。【结果】通过病原菌的宏观形态、显微结构和分子序列综合分析,确定分离自河北省大豆主产区的病原菌分别为木贼镰孢(Fusarium equiseti)、大豆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hlorophyti)、茎点霉菌(Phoma herbar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嘴突凸脐蠕孢(Exserohilum rostratum),对应病害分别为大豆根腐病、炭疽病、茎点霉叶斑病、大豆黑斑病、凸脐蠕孢叶斑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5种病原菌对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氟菌唑、叶菌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均敏感,木贼镰孢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肟菌酯敏感,除木贼镰孢外的病原菌对酰胺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敏感,大豆炭疽菌和嘴突凸脐蠕孢对烷基多胺类杀菌剂辛菌胺敏感,大豆炭疽菌对有机硫类仿生杀菌剂乙蒜素敏感,EC50值均低于10 μg·mL-1;杀菌剂对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苯醚甲环唑、氟菌唑、叶菌唑、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对上述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效果均显著,氟吡菌酰胺对除大豆根腐病外的病害防治效果显著,辛菌胺、乙蒜素对大豆炭疽病和凸脐蠕孢叶斑病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以上。【结论】共鉴定出河北省大豆病原真菌及其对应病症病害5种;推荐三唑类甾醇抑制剂苯醚甲环唑、氟菌唑、叶菌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呼吸抑制剂吡唑醚菌酯作为河北省大豆主要真菌病害的优选兼治药剂。  相似文献   
64.
65.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桑膝节霉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6种杀菌剂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桑膝节霉的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50%多菌灵、75%百菌清、10%苯醚甲环唑、250 g/L丙环唑、450 g/L咪酰胺和70%甲基硫菌灵的EC50分别为2.45 mg/L、2.51 mg/L、1.68 mg/L、1.31 mg/L、0.46 mg/L和7.99 mg/L。测试药剂中,供试桑树轮纹病菌对450 g/L咪酰胺最为敏感,250 g/L丙环唑次之。450 g/L咪酰胺和250 g/L丙环唑皆可作为防治桑树轮纹病的最佳药剂,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6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茵陈蒿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枯萎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活体组织法测定了其对番茄灰霉病和番茄晚疫病的药效。结果显示,茵陈蒿乙醇提取物对以上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好,EC50为0.98g/L;在质量浓度为100g/L时,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效果为74.00%,对番茄晚疫病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6.21%和60.01%。  相似文献   
67.
于生 《中国甜菜》2014,(3):39-40
对3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72%锰锌·霜脲、50%烯酰·吗啉和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与常规药剂50%多菌灵及清水处理应用于甜菜霜霉病进行防效试验,3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防治效果达90%以上,可延长甜菜功能叶片生命力,增产15.1%~31.5%,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8.
为降低马铃薯晚疫病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损失,采用正交设计考察药剂品种、施用剂量、防治时期、施药次数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防治效果,其中50%烯酰吗啉(150 g/667m2)的防治效果最好,为87.64%;其次是75%代森锰锌(150 g/667m2),防效为84.85%。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新疆加工型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 的部分生物学特征,并采用室内平板抑菌和盆栽试验对6种杀菌剂的防病效果进行了测定和筛选.结果表明,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为BPA培养基.25~30℃为适宜生长温度,最适温度为28℃.适宜在 pH6.5~8.0环境中生长,最适 pH 值为7.病原菌在1% NaCl浓度下生长良好,大于4% NaCl 生长受抑制.供试药剂的室内平板抑菌效果为:可杀得2000>乙酸铜>链霉素>志信101>红星-2氢氧化铜>志信2000,可杀得2000和乙酸铜的EC50值分别为5.954 mg/L和7.439 mg/L.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发病前保护性喷施各药剂的防病效果(43.34%~80.84%)优于发病后治疗性施药(12.35%~49.54%),其中可杀得2000和红星-2氢氧化铜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0.
D. Globerson  R. Eliasi 《Euphytica》1979,28(1):115-118
Summary The response of Lactuca sativa, L. serriola and L. saligna to saprol was studied. Spraying the whole plant or part of a leaf caused wilting of susceptible plants. A similar effect was observed when leaves were soaked in a solution containing saprol.Inheritance studies with L. sativa and L. serriola showed that resistance to the wilting reaction caused by saprol i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Contribution no. 198-E, 1978 s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