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97篇 |
免费 | 439篇 |
国内免费 | 97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19篇 |
农学 | 804篇 |
基础科学 | 427篇 |
612篇 | |
综合类 | 3984篇 |
农作物 | 550篇 |
水产渔业 | 440篇 |
畜牧兽医 | 1957篇 |
园艺 | 367篇 |
植物保护 | 13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298篇 |
2022年 | 504篇 |
2021年 | 471篇 |
2020年 | 430篇 |
2019年 | 524篇 |
2018年 | 322篇 |
2017年 | 478篇 |
2016年 | 558篇 |
2015年 | 483篇 |
2014年 | 571篇 |
2013年 | 486篇 |
2012年 | 749篇 |
2011年 | 739篇 |
2010年 | 582篇 |
2009年 | 531篇 |
2008年 | 409篇 |
2007年 | 489篇 |
2006年 | 359篇 |
2005年 | 302篇 |
2004年 | 254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166篇 |
2001年 | 116篇 |
2000年 | 125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8篇 |
1955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为了解鸡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致病力和遗传特征,本试验从凉山地区分离得到2株细菌(YLF1、WS),通过培养特征、镜检特征和16S rRNA序列测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致病性试验;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头孢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21种不同来源的变形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YLF1、WS菌株均具有迁徙性和β-溶血生长特征,镜检为革兰氏阴性长短不一的杆菌或球菌,经16S rRNA基因鉴定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均在99%以上,YLF1、WS菌株确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率分别为78.6%(11/14)和71.4%(10/14);雏鸡致死率均为80%;YLF1、WS菌株与日本人体分离株、中国新疆黄牛分离株和中国广东土壤分离株同源性最高,达99.9%;与来自中国河南、中国新疆及印度的鸡源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较高(98.9%~99.3%),遗传关系密切。表明凉山地区鸡群中存在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分离株有较高的致病力和较强的耐药性,也提示分离菌可能来源于环境、感染鸡或其他动物,同时存在人畜共患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03.
轮状病毒是引起幼龄动物和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采集北京某猪场腹泻发病仔猪肠内容物,将其接种MA104细胞,分离得到一株能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的病毒。对分离毒株进行胶体金、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并对分离毒株的VP4、VP6和VP7基因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为猪A群轮状病毒。按照A群轮状病毒的最新分类方法,确定该分离株VP4、VP6和VP7基因的基因型分别为P[13]型、I5型和G11型。因此,将该分离株命名为Rotavirus A pig/China/BJ/2015/G11P[13]。 相似文献
104.
从山东某鸡场的产蛋下降而无其他典型ND症状的高抗体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试验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且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亚型与H9亚型)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的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50.4,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WPI)为2.42,回归试验鸡出现了新城疫症状和病变,该病毒株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强毒型,并暂命名为ShD-dzh04。 相似文献
105.
鸭副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某鸭场的病死番鸭肝脏中分离一株病毒,该病毒对雏鸭、种鸭、蛋鸭均可引起发病。接种鸭胚传至第6代时病毒对鸡红细胞的血凝性稳定,通常在72h开始致死非免疫鸭胚,死亡率为80%。经磷钨酸负染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多呈现椭圆形,长轴为167~264nm,短轴为131~139nm,病毒外表有囊膜,囊膜外层有排列整齐的纤突。病毒与禽流感病毒无抗原相关性,能被禽副黏病毒I型阳性血清所中和。根据试验结果,初步将分离的病毒判定为鸭副黏病毒。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贡柑黑腐病是近年来在贡柑上发生的一种新型病害,该病害可导致嫩梢快速枯死,大量嫩叶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本研究从病区采集发病枝叶,对贡柑黑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贡柑黑腐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真菌,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芸薹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 Sacc.)和柑桔链格孢菌(Alternaria citri Ellis & Everhart)的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结合形态学特征,推断该病原菌为柑桔链格孢菌。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