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7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528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3篇
综合类   667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775篇
畜牧兽医   329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华北落叶松和白杄幼苗对光照和竞争响应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3年生华北落叶松和白杆幼苗为试验材料,盆栽试验以自然光照为基础设置4个遮光率水平作为不同光照条件,设置5个密度水平,每个树种15个栽植组合方式(包括单独栽植和混合栽植),进行一个生长季节的试验和取样观测分析,以确定这2个树种在苗期对光照和栽植密度的生长和生理响应以及存活率等功能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幼苗的相对地径生长量在微光条件下显著提高,且其存活率在半光照和弱光照条件下也显著提高.白杆幼苗的高生长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出随光照减弱而升高的趋势,但其存活率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栽植密度下,华北落叶松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适中的栽植密度可显著提高其存活率;白杆幼苗高生长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与落叶松混栽时比单树种栽植时高,但其存活率没有任何变化.上述结果表明:适度遮荫和密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华北落叶松苗期生长并显著提高其存活率,从而有利于华北落叶松成功度过幼苗幼树期;同时,适度遮荫和混栽也有利于白杆幼苗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62.
论述了提高落叶松移植苗木质量的关键性技术;阐明移植用苗秋后留床,春季随用随起成活率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春起苗移植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63.
2012~2013年,在普洱市林科所开展了思茅松嫁接试验,对砧木采用容器育苗,穗条采自优树收集圃,嫁接方法为侧劈接法。分析认为,在嫁接削面长度试验中,成活率最高的是8 cm,成活率达94%;月份嫁接试验中,成活率最高的月份是5月份和10月份,成活率分别为93%和92%。  相似文献   
64.
为建立国家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对转双价双Bt基因(Cry1Ac+Cry2Ab)抗虫棉栽培地生存竞争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转双价双Bt基因棉花与对照赣棉11相比,各生育期株高生长具有显著竞争优势,优势值3.48~4.75 cm;吐絮期棉覆盖度竞争优势超对照46.77个百分点,达显著水平;产量竞争力优势籽棉超对照1 013.85 kg/hm2,皮棉超对照433.20 kg/hm2,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发芽率竞争优势极显著,超过对照2.75个百分点。与非转基因常规棉相比,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生存竞争能力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65.
针对甘肃省核桃种植中种苗质量差、产量低的现象,进行了核桃高接换优试验,对接穗采取装土保湿皮下舌接、蜡封接穗皮下舌接、恒温冷藏皮下舌接等措施。结果表明:接穗恒温冷藏皮下舌接接穗成活率和株成活率均高于装土保湿皮下舌接、蜡封接穗皮下舌接方式。  相似文献   
66.
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为平台,对样方中胸径1 cm的乔木幼苗进行监测,基于2006—2014年的调查数据对该群落中乔木幼苗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新生与死亡动态以及影响幼苗存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乔木幼苗近10年物种组成变化较小,每年都可以监测到9个常见种。2)幼苗个体的大量萌发和大量死亡导致群落乔木幼苗数量有较大的年际变化,其中最多年份幼苗密度可达38.9 株/m2,而最少年份仅有3.8 株/ m2。3)不同年份群落乔木幼苗年龄组成中1年生幼苗数量最多,部分年份略有差异。随着幼苗年龄的增加,幼苗数量不断减少。幼苗总体数量同幼苗新生数量动态变化是一致的,幼苗死亡的峰值较幼苗总体峰值有1年的时滞。4)群落水平上幼苗存活与同种大树胸高断面积和林冠开阔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异种幼苗邻体呈显著负相关。群落中幼苗个体大量萌发和大量死亡的现象证明该群落存在明显的更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群落的物种共存。近10年的幼苗监测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群落更新过程,因而长期的动态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不同时间和温度下干露对日本海神蛤Panopea japonica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以两种规格(S组壳长为1.70 mm±0.31 mm,L组壳长为5.04 mm±0.63 mm)的日本海神蛤稚贝为材料,在0、10、20℃条件下,分别干露4、8、12 h,测量并统计干露后恢复3、6、9 d时稚贝的存活率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干露条件下,L组稚贝的抗干露能力显著高于S组(P0.05);在相同干露时间内,稚贝在不同温度下干露的存活率依次为10℃20℃0℃;0℃下S组稚贝干露后恢复6、9 d时的存活率急剧下降,分别为30.22%±6.48%、19.78%±7.70%,与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经干露处理后,S组日本海神蛤稚贝瞬时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存在补偿生长现象。  相似文献   
68.
为更好地控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苗种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对采用室内控温、控光技术促熟产卵、孵化培育的升温刺参苗与常规温度刺参苗比较出苗成活率、发病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升温苗的成活率比常温苗提高15.8%,发病率降低10.2%,经济效益提高21.6%。该结果为刺参人工育苗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9.
在25℃的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豇豆、茄子、甘蓝、芹菜、黄瓜、茼蒿、菜豆、西葫芦等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各虫态发育历期和存活率有显著的影响.南美斑潜蝇在选择性强的西葫芦和菜豆上发育快、存活率高,而在选择性差的甘蓝上发育慢、存活率低.  相似文献   
70.
齐齐哈尔市春季大部分农区处于干旱、重干旱状况,出现播期干旱、底墒严重缺乏,153万hm2耕地受影响。针对春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提出积极预防、主动出击、科学谋划、合理耕作、高效栽培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