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明确阿维·吡虫啉和氯氟·吡虫啉两种复配制剂对麦长管蚜Sitobion miscanthi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采用生命表技术分别研究了两种药剂亚致死浓度LC10、LC30对麦长管蚜F0代和F1代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 表明,阿维·吡虫啉和氯氟·吡虫啉LC10、LC30处理后,与对照相比,麦长管蚜F0代成蚜寿命和...  相似文献   
162.
氟虫腈对二化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解毒酶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氟虫腈对不同虫态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作用特点、持续毒性及对解毒酶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氟虫腈对二化螟幼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且毒杀作用随幼虫龄期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对二化螟蛹的羽化具有较低的抑制作用;对卵孵化无抑制作用。亚致死剂量氟虫腈能引起幼虫持续死亡,降低存活试虫体重增长率和蛹重。用亚致死剂量氟虫腈处理4龄幼虫后,对其体内羧酸酯酶活性具有明显的诱导效应和时间效应,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诱导效应仅在药剂处理后3h内较为显著,对多功能氧化酶活性表现出较强的诱导效应,比活力约为对照的1.37倍。  相似文献   
163.
在室内条件下,以2个亚致死浓度(0.15和0.30mg/L)喷雾处理烟粉虱1、5日龄卵,明确了印楝素亚致死浓度对烟粉虱实验种群发育、存活、繁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印楝素处理1日和5日龄卵分别使幼期(卵至成虫羽化)发育历期延长0.92至2.84d,幼期存活率降低了56.3%至89.6%,若虫虫体长宽减小,雌成虫寿命降低29.8%至48.6%,平均单雌产卵量降低49.8%至72.5%。清水对照、0.15mg/L和0.30mg/L印楝素溶液处理1日龄卵,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227、0.0742和0.060,净增殖率依次为36.40、7.29和5.33;处理5日龄卵时两者分别为0.126、0.114和0.059与39.192、3.59和4.93。  相似文献   
164.
以甲维盐亚致死剂量LC25连续筛选棉铃虫10代获得一个亚致死种群(Sub10),用Sub10和同源对照种群(CP)研究甲维盐对棉铃虫的亚致死效应。亚致死剂量(LC25)处理CP和Sub10 3龄初幼虫,CP幼虫的生长抑制率为61.24%,显著大于Sub10的36.23%。亚致死剂量处理种群与空白对照相比,以及Sub10与CP相比,前者均表现为生长发育延缓,蛹期延长,但蛹重、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亚致死剂量处理后,CP的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分别由385.60、0.21、1.23降低至91.86、0.15、1.16,平均世代时间(T)和种群倍增时间(Dt)分别由28.24天和3.29天延长至29.93天和4.64天;而Sub10仅rm显著降低、T显著延长。说明甲维盐亚致死剂量对棉铃虫生长、繁殖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5.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药膜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龄和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LC40),以试虫死亡率、取食量、化蛹时间、蛹重、羽化率为指标研究其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与对照相比,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小菜蛾除死亡率显著增高外,幼虫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幼虫至化蛹平均历期显著延长,取食量、蛹重和化蛹率明显降低。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6.
为了明确螺虫乙酯大量使用后残留剂量对丽蚜小蜂寄生能力的亚致死效应,本研究在测定螺虫乙酯对丽蚜小蜂室内毒力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浓度螺虫乙酯对丽蚜小蜂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C10、LC30和LC50的螺虫乙酯均可降低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瞬时攻击率。经LC50的螺虫乙酯处理后的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处理时间延长,达0.13 d,寄生上限降低,寄生效能被抑制。经LC10的螺虫乙酯处理后的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处理时间缩短,仅0.04 d,寄生上限提高,寄生效能被促进,但其平均寿命仅13.07 d;当烟粉虱若虫密度较高时,LC10的螺虫乙酯处理后的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搜寻效应提高。LC50的螺虫乙酯可抑制丽蚜小蜂的寄生能力,而LC10的螺虫乙酯可刺激丽蚜小蜂,提升寄生效能,但缩短了成虫寿命。田间使用螺虫乙酯防治烟粉虱时,应注意其残留量对丽蚜小蜂寄生能力的亚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167.
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测定了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处理桃蚜后AChE的活力明显降低,表现为抑制作用,且不同剂量间AChE的活力差异显著;酶动力学分析表明,AChE的Km值显著降低,而Vmax显著升高,表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处理桃蚜后AChE与底物的亲和力明显增强,且最大反应速度显著加快。用LC10的吡虫啉处理桃蚜后AChE的活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且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AChE的Km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Vmax均升高。此外研究了LC10的吡虫啉处理桃蚜后AChE在不同亚细胞层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ChE比活力的高低次序依次为:微粒体>细胞核与细胞碎片>线粒体>细胞质液;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虽然没有影响AChE在亚细胞中的分布,但是却改变了对底物的亲和力和最大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68.
氰戊菊酯残留对菜蛾绒茧蜂成虫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测定了氰戊菊酯残留对菜蛾绒茧蜂成虫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结果发现,氰戊菊酯对菜蛾绒茧蜂成虫的毒力比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高10倍以上,因此可以肯定田间施用氰戊菊酯后,可以直接(喷雾)或间接(残留)杀死部分菜蛾绒茧蜂成虫。小菜蛾2龄幼虫LC_(50)剂量的氰戊菊酯残留显著降低了雌蜂的产卵量和供试小菜蛾幼虫的被寄生率,在氰戊菊酯残留存在的情况下,雌蜂的死亡率高于雄蜂,蜂子代存活率及性比显著低于对照。氰戊菊酯残留对菜蛾绒茧蜂的搜索行为也有显著的影响,雌蜂在叶片上停留的时间及用于搜索的时间均高于对照,表明残留对菜蛾绒茧蜂雌蜂的搜寻有刺激作用,但产卵寄生的发生次数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文中对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9.
为明确唑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以及甜菜夜蛾对唑虫酰胺的生化抗性机制, 本研究在测定10种药剂对甜菜夜蛾室内毒力的基础上, 研究了唑虫酰胺LC10、LC30和LC50浓度对甜菜夜蛾生长繁殖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及甜菜夜蛾的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 高浓度处理组(LC50)的甜菜夜蛾成虫寿命、羽化率和卵孵化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低浓度唑虫酰胺(LC10)诱导了甜菜夜蛾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上升, 显著抑制了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增效试验表明, 增效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对唑虫酰胺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抗性种群的CarE、MFO和GST酶活都显著高于敏感种群。综上, 低浓度的唑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MFO、CarE和GST在甜菜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