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48篇
农学   169篇
基础科学   41篇
  107篇
综合类   633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99篇
植物保护   27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into the interaction of Colletotrichum acutatum on white and red strawberry (Fragaria ×ananassa) fruit surfa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ilst the early interaction events were similar in both white and red fruits, after 24 h fungal colonization dramatically varied: in white fruits C. acutatum became quiescent as melanized appressoria, but on red fruits it displayed subcuticular necrotrophic invasion. A microarray analysis of white and red strawberries after 24 h of interaction with C. acutatum was performed, in order to reveal differences in gene expression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susceptibility of unripe and ripe fruits. Epi/catechin‐related genes and fatty acid metabolism gene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quiescence‐related molecules such as flavan‐3‐ols, proanthocyanidins and antifungal dienes, were found to be regulated during strawberry ripening, supporting a role for these molecules as preformed defence mechanisms. Besides several genes commonly regulated upon pathogen interaction, different genes were specifically transcribed only in white or red challenged fruits; a number of these, such as those coding for lectin and polyphenol oxidase, possibly account for specific pathogen‐induced responses. The putative biological role of these genes in the different susceptibility of fruits to C. acutatum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2.
    开展以20~100 Gy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丰香、章姬两品种试管苗辐射诱变育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草莓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均有影响,但不同品种对60Co-γ辐射敏感性不同,半致死剂量也不同,丰香半致死剂量约为55 Gy,章姬的半致死剂量约为64.4 Gy;60Co-γ辐射对丰香品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植株变矮,开花延迟,花朵数减少,且随着剂量增大,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不同60Co-γ辐射处理对章姬开花影响较对生长影响更为明显,单从较高变异率和优变情况来看,20 Gy处理变异率最高,达到36.53%,且优变多,是章姬品种60Co-γ辐射育种的较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993.
溴菌腈·多菌灵混剂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分别以孢子萌发法与菌丝生长法测定了5种配比的溴菌腈与多菌灵混配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混配剂都有增效作用,其中以溴菌腈∶多菌灵为3∶4的混配制剂增效作用最显著,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法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68.7、293.4.田间防治试验,按溴菌腈∶多菌灵为3∶4制成的35%溴菌腈·多菌灵混剂WP药后7-21d防治效果达81.6%-91.4%,比25%溴菌腈WP和50%多菌灵WP的防治效果分别提高10%和20%-30%.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草莓AP1同源基因FaAP1的功能,构建了其植物表达载体pBI121-FaAP1,并导入到农杆菌菌株GV3101中。利用花序浸染法将该基因导入拟南芥,经抗性筛选、PCR检测表明获得了3个转化株系。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明显早花,成花时间可提早10d以上;同时其营养生长受到抑制,植株个体矮小,莲座叶数目减少;在早花的同时,转化株系花器官异常,不能形成种子。表明草莓FaAP1基因参与了成花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995.
为给草莓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分别以生长旺盛期的草莓愈伤组织、嫩叶和嫩茎为材料,采用酶解细胞壁提取原生质体和聚乙二醇(PEG)促细胞融合的方法,对草莓原生质体提取和融合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在培养基MS+2mg/L 6-BA+0.2mg/L NAA上长势良好;2种草莓的嫩叶都是提取草莓原生质体的最佳材料;在30℃、2.5mg纤维素酶+5mg果胶酶+1.25mg半纤维素酶条件下,用45%的PEG 5000促融酶解5h的效果最好,提取的原生质体数最高,丰香嫩叶为7.5×106个/mL,红颜嫩茎为6.7×106个/mL,且原生质体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96.
草莓果实中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FaSAMS1参与草莓果实的成熟调控,但其蛋白的生物化学特性目前还不清楚。为了探讨草莓果实中FaSAMS1蛋白性质,本研究首先通过RT-PCR克隆了FaSAMS1基因的编码区cDNA序列,并成功构建了酵母表达重组载体pPICZA,进而转化酵母表达菌株X-33,最后成功诱导并纯化了FaSAMS1融合蛋白。对融合FaSAMS1蛋白的酶活性分析表明,反应体系中FaSAMS1蛋白含量为0.09mg,FaSAMS1蛋白浓度为0.454mg/mL,酶活力为0.32U,比活力为3.56U/mg,本研究为乙烯参与草莓果实成熟调控提供了生物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对十一个引进草莓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农业生物学特性进行多年观察研究,并与我所目前的主栽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进品种优于我所目前的主栽品种,是鲜食或加工较理想的品种。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磷酸盐(K2HPO4)诱导黄瓜对黄瓜炭疽病(Colletotrichumlagenarium)的抗病性表现。结果表明,50mmol/L的K2HPO4有较好的诱导效果,诱导效果可达57.81%,并于诱导处理后第3天表现出最佳诱导抗性;K2HPO4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性具有系统性;1~100mmol/L的K2HPO4对炭疽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但50mmol/L以上浓度可抑制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999.
对脱毒草莓的叶绿素含量、生长温度、光强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草莓叶绿素含量为2.885mg/g·fw,较病叶提高了21.58%;在光强为0~2000μmol·m-2·s-1范围内,净光合速率(Pn)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光饱和点,最大值为10.5μmo1CO2·m-2·s-1;在温度为0℃~17℃时,Pn随温度增加而升高,17℃~40℃时,Pn随温度增加而下降,最适生长温度为17℃左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灌溉模式下草莓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灌溉模式下草莓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确定草莓节水灌溉适宜模式。【方法】采用3种灌溉模式:充分灌溉(FI,CK)、分根灌溉(PRI)和亏缺灌溉(DI),PRI和DI模式下设置3个水分胁迫水平:轻度(LS)、中度(MS)和重度(SS),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下水分胁迫对草莓叶片叶绿素量、光合与蒸腾速率、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MDA)量的影响。【结果】DI与PRI灌溉模式下,草莓叶片叶绿素a(Chl a)和叶绿素b(Chl b)量都显著低于CK,且随着基质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呈下降趋势;与DI模式相比,PRI模式下草莓叶片叶绿素量相对较高;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强,DI和PRI草莓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明显,分别为35.2%~44.7%和21.0%~47.0%,而净光合速率变化不明显;MS和SS水平下DI和PRI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较CK高101.8%~117.9%和68.8%~149.8%;不同水分胁迫水平下,PRI草莓叶片脯氨酸(PRO)累积量显著高于CK(19.0%~26.0%),且在LS和MS水平下显著高于DI;PRI草莓叶片MDA累积量仅在SS水平下显著高于CK(30.2%),而DI草莓叶片MDA累积量在MS和SS水平下显著高于CK,分别为34.4%和56.4%。【结论】PRI模式草莓比DI模式具有更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和耐旱性,PRI-MS组合为草莓节水灌溉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