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0篇
  183篇
综合类   323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宁南山区不同种植体系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了解旱地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可为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该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宁南山区胡麻、冬小麦、马铃薯、草地和苜蓿等5类旱地在主要生长季节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旱作农田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出现失墒期和增墒期,其分界点多在7月中下旬;冬小麦、胡麻和马铃薯等1 a生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土壤含水率要高于草地和苜蓿等多年生作物(植物);胡麻地、冬小麦地和马铃薯地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为上层低、下层高,而草地和苜蓿地相反。研究结果显示,各类旱地表层土壤水分变化剧烈,中下层变化相对较小,且生长期内的降水量均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秋季继续蓄墒是保障来年旱地获得良好收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4-二乙酰基藤黄酚(2,4-DAPG)产生菌是荧光菌对土传病害进行生物防治的主要类群之一。室内筛选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2,4-DAPG产生菌菌株对番茄青枯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CPF、10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带宽为3.5mm;而2P24、5J10次之,抑菌带宽为3.0mm。CPF10和2P24培养原液对番茄胚根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PF10和2P24根部定殖结果表明,两菌株均可在番茄幼苗根部大量定殖,根表细菌数量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仍维持较高数量;而根内细菌数量有明显上升的趋势。CPF10和2P24对番茄青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P24的防治效果最好。而CPF10在所有的处理中变异系数(CV)最小,防治效果最稳定。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族小黄鱼昼夜渔获率差异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2004年度东海区重点渔场底曳拖网渔业资源监测资料,从中选用小黄鱼网次渔获率作为指标值,应用LSD方法对南黄海族小黄鱼昼夜渔获率差异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以揭示小黄鱼昼夜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小黄鱼在不同的洄游阶段昼夜网次间渔获率无显著性差异,昼夜无垂直移动现象,常年处于底层,为典型的底层鱼类;在利用底曳拖网船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时,无需修正昼夜网次间小黄鱼的渔获率,用获取的调查数据即可估算资源量。  相似文献   
14.
南方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热工与节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兼顾冬夏两季建筑供暖空调负荷和能耗,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确定最适宜的热工特性,是长期困扰中国南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与节能设计的难点。通过对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在采暖、空调与自然通风条件下动态热过程的分析,研究了这一地区围护结构热特性与能耗的制约关系,以及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热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在兼顾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的情况下,将建筑全年能耗作为控制目标,从室内热环境质量、节能效果、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角度评价目前所采用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宜南方气候的建筑围护结构热特性指标及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15.
陕南秦巴山地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玉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8):104-110
为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带来的效益,基于2001—2014年陕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参考国内外有关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选取指标,建立陕南退耕还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利用效益评价模型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对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陕南三市退耕还林效益指数曲线均呈上升趋势,说明退耕还林效益正逐渐、稳定地显现,尤其从2004年开始,退耕还林的效益显现尤为明显,增速加快。汉中、安康、商洛的综合效益较接近且呈现出同步上升的趋势,截至2014年,汉中市退耕效益最高,综合效益指数为0.6630,安康市居中为0.4985,商洛市最低为0.4260。陕南地区退耕还林综合效益逐步显现且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2014年-2017年度先后对331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系)在温室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条锈菌混合菌鉴定和甘谷试验站大田成株期分别接种CYR32、CYR33、CYR34、G22-14、中4-1和混合菌鉴定,同时在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发现: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苗期、成株期表现抗病的分别有‘XK201465’等36份和‘XK20132’等72份材料,分别占10.88%和21.75%;有‘XK62483’等11份材料全生育期表现抗病,占3.32%;两地三年自然诱发鉴定发现,仅有‘XK20132’等5份材料在两地均表现抗病,有‘川农17’等30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对供鉴材料在甘肃陇南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There is increased use of rubber-tracked tractors for ploughing on clay soil (Vertic Cambisol) in central, south and insular Italy instead of metal-tracked tractors, because they allow travel on public roads. Fiel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arable soil previously ploughed and harrowed to compare two types of tractors, one rubber-tracked (CAT Challenger Ch 45) and one wheeled (New Holland 8770)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ompacting effects resulting from 1 and 4 passes of the tractors in the same track.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soil penetration resistance, bulk density and its increment ratio, soil shear strength, soil macroporosity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Multiple passes made by the two tractors induced very similar effects on the soil in regards to soil penetration resistance. Mean values of penetration resistance (0–0.20 m depth) were 1.15 MPa for the rubber-tracked tractor and 1.11 MPa for the wheeled tractor; mean values of penetration resistance (0.21–0.40 m depth) were 1.07 MPa for the rubber-tracked tractor and 1.17 MPa for the wheeled tractor. The decrease in macroporosity, in particular that of elongated pores in the soil surface layer (0–0.10 m depth) was greater in treatments involving the rubber-tracked tractor (from 20.2 to 2.7%) than for the wheeled tractor (from 20.2 to 10.3%). Following traffic of the two tractors, hydraulic conductivity decreased and the following values were found for the five treatments: control, 18.48 mm h−1; wheeled tractor 1 and 4 passes, 11.15 and 7.45 mm h−1, respectively; rubber-tracked tractor 1 and 4 passes, 3.25 and 1.1 mm h−1, respectively. High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shear strength and dry bulk density, and between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elongated pores and total macroporosity were found.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croporosity and penetration resistance for 1 and 4 passes of both tractors were found in the soil layers (0–0.10 m).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ractors and for correlations of penetration resistance values above control values. However, in the soil layer (0–0.20 m depth), with respect to the higher degree of macroporosity and low values of penetration resistance, treatments involving wheeled tractor (1 pass) showed a lower degree of soil compaction than was observed after 1 pass of the rubber-tracked tractor.  相似文献   
19.
该试验主要研究了南方温室中一天内不同时段遮阳降温效果及对甜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遮阳降温效果显著,最大降温幅度可达7℃,但不同时段及不同时间长度遮阳降温效果差异不大,有效降温和有效降温时间段基本是一致的.不同时段遮阳降温对甜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在中午1200至下午1500时间段进行遮光降温,植株净光合速率最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生殖生长,提高坐果率,甜椒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显著提高.随着遮阳降温时间的段前移和延长,植株表现徒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坐果率降低,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闽西南及赣南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闽西南至赣南一线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历史最悠久、流失强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考察中所了解到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从区域水土治理的基本途径上,提出以下几点意见:①坚持植被的自然恢复与人工生态恢复相结合,重视针阔混交林及常绿阔叶林的建设;②坚持生态林与经济林相结合,重视生态经济林建设;③坚持“水、土、林、肥”的协调,重视水土资源合理配置与环境友好建设;④坚持管理与法制相结合,不断强化政策与体制建设;⑤坚持科技与开发建设相结合,重视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⑥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走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外还提出本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十二字”原则与标准以及对本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