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2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1篇 |
农学 | 30篇 |
基础科学 | 10篇 |
38篇 | |
综合类 | 215篇 |
农作物 | 17篇 |
水产渔业 | 11篇 |
畜牧兽医 | 203篇 |
园艺 | 4篇 |
植物保护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谢成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3)
本试验主要选取蒙古马的毛样作组织学观察及分光光度计测定。 用哈氏薄横断切片器制成各色毛切片,由此显示毛的皮质中分布色素颗粒的状况,在显微镜下可区别黑色和琥珀色两类色素颗粒。色素颗粒的分布状况及其光学强度决定不同的毛色,但其光润程度又和营养、日光、激素,尤其是甲状腺素的分泌有关。毛的髓质大小和其中的色素块并不影响毛色的形成,在皮质部并没有所谓扩散色素,而是色素颗粒反映在半透明皮质部的一个假象。 光谱测定是将脱脂毛样用1%氢氧化钠溶液煮沸处理,制成毛色素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在475—650毫微米的吸收光带内八个波长点测定,并换算成光密度对数,将其与波长列成曲线坐标图,能较好地显示不同毛色的光学特性。 实验结果说明,有色毛都由两种不同的色素颗粒形成,而且毛色的变化又受若干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观点显然与近二十年来国外在研究毛色与遗传的新发现是基本相符的。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旨在了解中国特有的白色羔皮羊品种—湖羊不同花纹及其毛囊形成的分子遗传学机理。【方法】利用安捷伦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初生湖羊大花和小花皮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差异表达分析显示,3对大花和小花组分别筛选出1 069、2 071和3 879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37个共同基因;差异基因经GO分类显示,主要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发育、免疫应答、离子转运等生物学过程;另外,所验证的4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筛选出了BMP7、MMP2、SNAI1、SFXN1、CDKNIC、MT3、POU1F1等对湖羊大花、小花性状形成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PDGFA)在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皮肤毛囊上的表达规律和褪黑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和产绒量相当的阿尔巴斯绒山羊成年母羊,分为4组,即从不埋植的对照组和3组不同时间埋植褪黑激素的试验组。试验组在埋植期间每隔一个月按照2 mg?kg-1 BW的剂量在绒山羊耳后皮下埋植褪黑激素。采集12个月(从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的受试羊体侧部皮肤样品,用定量逆转录PCR (qRT-PCR)检测皮肤中PDGFA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各组间PDGFA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对照组在11月时其表达量为全年最低,在12月,随着毛囊周期性生长缓慢进入退行期,其PDGFA基因的表达量也缓慢上升,并在休止期(1-4月)高度表达。而开始埋植褪黑激素后,仅第二年埋植组在翌年1月时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在2月与连续两年埋植组一样,随着绒毛开始脱落,PDGFA基因的表达量也有下降趋势;到5月,其表达量显著低于1月(P<0.05),此时新一轮的绒毛已长出体表。停止埋植褪黑激素后,仅第一年埋植组翌年PDGFA基因的表达模式和毛囊生长周期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绒山羊皮肤组织当中PDGFA基因在毛囊生长期低表达,退行期和休止期高表达。埋植褪黑激素可缩短毛囊生长周期。PDGFA基因是一个控制毛囊从兴盛期向退行期和休止期转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144.
利用扫描电镜及偏振光显微镜对鼷鹿背部、腹部、颈部、喉部、臀部、尾部6个部位毛显微结构进行观察,选用最粗处鳞片数量、横向单位长度(200 μm)鳞片数量、最粗处鳞片长宽比、扁平型鳞片长宽比、杂波型鳞片占毛总长度的比值、扁平型鳞片占毛总长度的比值以及髓质指数7个形态学指标来研究鼷鹿毛的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6个部位的毛鳞片类型主要为扁平型和杂波型,其中背部和腹部主要为扁平型,其余4个部位均为杂波型;6个部位的髓质花纹相似,髓质指数为70.1%~86.1%,部位间差异不显著;最粗处鳞片数量为2.47~4.28个、横向单位长度(200 μm)鳞片数量为3.63~6.72个、最粗处鳞片长宽比为0.19~0.34、扁平型鳞片长宽比为0.19~0.34。以上几个指标在6个部位间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在利用毛形态特征对物种进行鉴定时,要明确毛样的来源部位。 相似文献
145.
[目的]为沙狐毛的进一步鉴别、研究及犬科各属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及偏振光显微镜,对沙狐背部和腹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鳞片花纹类型进行观察。[结果]沙狐背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为81.7%,腹部为72.0%,2个部位的髓质指数区间为71.4%~82.9%,说明同科动物的髓质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沙狐背部、腹部直针毛的鳞片排列顺序基本相同,长瓣型鳞片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杂波型和方瓣型,冠状型仅见于毛尖,扁平型仅见于毛根部,过渡型所占比例较小,与豺同部位的直针毛鳞片类型相比,差别明显。[结论]动物毛发的鳞片类型及髓质指数可为动物的分类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在分析中国乡村节庆快速发展原因的基础上,对中国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总结。以地方感理论为支撑,探寻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即以强化地方感为立足点,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村镇特色资源为基础,通过创意打造出乡村节庆的核心产品,并将地方感延伸到节庆关联的外延产品中,让游客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依赖。基于塑造乡村节庆的地方感,提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筛选具有显著地方特征的旅游资源、策划突显地方特色和时代需求的节庆主题与内容、保证文化体验的真实性、对区域内乡村节庆进行统筹安排、推进互联网的推广宣传。 相似文献
147.
浅析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明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3):117-118,124
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已成为时代性的课题。而个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因此,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有赖于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理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8.
为筛选绒山羊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microRNA(miRNA)及靶基因验证,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到绒山羊胎儿期(45、55、65、75、95、115和135 d)皮肤组织miRNA表达谱的基础上,鉴定各比对组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根据毛囊形态发生规律筛选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的miRNA,运用RNAhybrid、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预测筛选到的miRNA靶基因并与次级毛囊发育相关基因取交集,所得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毛囊发生发育重要通路中的关键基因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进而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关键miRNA-mRNA的靶向关系。结果表明:1)筛选到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miRNA 153个,共预测到32 978个靶基因;2)取交集后得到1 352个靶向的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的基因,且显著富集在29条KEGG通路中,其中毛囊发生发育重要通路TGF-β同样显著富集;3)构建了chi-miR-26b-5p-SMAD1和 chi-miR-495-3p-SMAD1等232对次级毛囊发生发育可能相关的miRNA-mRNA关系对,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进一步验证了关键靶向关系。本研究为解析miRNA在绒山羊次级毛囊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49.
应用扫描电镜及偏振光显微镜对沙狐、狼和貉的背部和腹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及鳞片花纹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狐2个部位的髓质指数区间为71.4%~82.9%,狼的为43.6%一62.9%,貉的为51.2%~66.7%;毛鳞片形态在属间和种间存在差异,同一种类身体不同部位毛的鳞片形态也有差异,同一根毛的不同部位也存在差异,沙狐背毛主要鳞片类型为方瓣型,腹毛主要鳞片类型为长瓣型;狼背毛的主要鳞片类型为方瓣型,腹毛的主要鳞片类型为杂波形;貉背毛的主要鳞片类型为杂波型、杂瓣型,腹毛的主要鳞片类型为杂波形。用毛的显微形态学特征对3种动物进行识别具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0.
乌龙茶"岩韵"与"音韵"的感官体验及化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乌龙茶特殊“岩韵”与“音韵”的感官特征与物质特性,对8个代表性的闽北与闽南乌龙茶进行感官审评,并对与味感相关的主要内含成分进行常规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表明,闽北武夷岩茶茶多酚、儿茶素养总量、咖啡碱及酚/氨值较高,其岩韵韵浓而凝重;闽南铁观音茶游离氨基酸含量、酯型儿茶素占儿茶素总量之比较高,其音韵韵厚而幽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