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9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589篇
林业   739篇
农学   648篇
基础科学   446篇
  869篇
综合类   3286篇
农作物   240篇
水产渔业   262篇
畜牧兽医   1750篇
园艺   211篇
植物保护   30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本研究对不同采集地割手密无性系进行耐寒性综合评价,探究割手密耐寒性与其生长地海拔、纬度的关系,筛选耐寒性种质资源。以40份割手密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苗期低温胁迫后测定各无性系材料的7项生理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耐寒性差异进行综合评价。低温胁迫处理后,割手密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电导率(PMP)、可溶性蛋含量(SP)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脯氨酸含量上升最大,升高了43.81%,而叶绿素(Ch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叶绿素含量减少35.01%,下降程度最大;叶绿素、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异系数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长最大的是叶绿素,是对照的1.76倍;相关性分析显示,40份割手密无性系耐寒性与其生长地的海拔、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7、0.686;模糊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将40份割手密无性系的耐寒性分为三类,其中高耐寒类型有10份材料,中耐寒性有19份,不耐寒性11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集地割手密材料之间耐寒性指标存在明显差异;耐寒隶属函数与海拔、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即高海拔和高纬度的割手密耐寒性强、低海拔和低纬度的割手密耐寒性弱,表明在相近海拔范围内决定耐寒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在相近纬度范围内决定耐寒性的主要因素是海拔。该结果为割手密种质资源在甘蔗耐寒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2.
干旱处理对不同品种茶树生理特性影响及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井43、槠叶齐、宁州2号和白叶1号两年生盆栽扦插茶苗为试验材料进行自然干旱处理,测定其在干旱胁迫及复水下的生长适应规律,探讨干旱处理对不同品种茶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这4个品种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处理时间延长,4个品种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渐降低,植株表现脱水症状,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SOD活性逐渐降低,POD和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量逐渐升高。复水后,4个品种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升高,MDA含量降低,龙井43 POD活性升高,其他品种均降低,SOD活性变化趋势与POD相反,4个品种CAT活性均降低,净光合速率均无显著变化,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升高,除槠叶齐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升高外,其他均降低。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该4个品种抗旱性,结果表明,耐旱性强弱依次为龙井43>宁州2号>槠叶齐>白叶1号。本研究为抗旱茶树品种的筛选以及抗旱育种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3.
为深入研究亚热带地区薰衣草无性繁殖方法,验证在南方地区建立薰衣草育苗基地的可行性,在南宁地区研究了不同基质、枝条部位、IBA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齿叶薰衣草、甜薰衣草和羽叶薰衣草扦插成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甜薰衣草扦插成活效果要显著优于齿叶薰衣草和羽叶薰衣草,河沙和珍珠岩可作为薰衣草的扦插基质,枝条中部作插穗成活效果更佳,而IBA处理浓度和时间对不同薰衣草扦插成活效果的影响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表明,齿叶薰衣草最佳扦插条件为枝条中部+河沙基质+1000 mg/L的IBA处理60 s,甜薰衣草为枝条中部+珍珠岩基质+1000 mg/L的IBA处理30 s,羽叶薰衣草为枝条基部+河沙基质+500 mg/L的IBA处理15 s。本研究表明在南宁地区进行3种薰衣草的扦插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4.
利用RT-PCR方法从玉米基因组中克隆到GRMZM2G056600(Zmhdz6)转录因子的cDNA序列长786 bp,编码26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28.46 kD。二级结构显示,编码的蛋白主要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Zmhdz6蛋白定位于细胞核。进化树和motifs分析发现,Zmhdz6基因属于HD-Zip-I家族成员且与高粱同源达到99%,单子叶植物亚群含有7个重要的motifs。Zmhdz6蛋白互作预测,发现互作的基因主要参与逆境胁迫、信号传导和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荧光定量结果显示,Zmhdz6基因在雌穗和雄穗中高度表达,NaCl、PEG胁迫和外源ABA诱导时均上调表达。结果说明Zmhdz6基因可能参与玉米逆境胁迫的应答和信号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985.
杨丹  田新会  杜文华 《草地学报》2019,27(1):163-169
为研究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新品系(R)的耐低温性,本试验以岷山红三叶(CK1)和甘红1号红三叶(CK2)品种为对照,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进行4℃低温胁迫,测定了各参试材料的叶片含水量(Content of leaf water,LWC),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CHL),可溶性糖含量(Soluble Sugar,SS),丙二醛含量(Malondialdehyde,MDA),以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3个红三叶材料叶片的LWC和CHL含量逐渐降低,MDA含量和SS含量则逐渐升高,POD,SOD和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3个参试材料中,R的LWC和SS含量最低,CHL,MDA含量及叶片SOD,POD和CAT活性最高;从红三叶材料×低温胁迫天数交互作用而言,R的LWC下降幅度较大,CHL含量显著高于CK2(P<0.05),叶片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2对照材料(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红三叶材料的耐低温性综合评价表明,3个红三叶材料耐低温性强弱依次为R > CK1 > CK2。  相似文献   
986.
混油拖尾现象与批次跟踪的准确性、调度计划的可靠性、切割方案的经济性密切相关,准确描述混油拖尾现象对控制混油量、预测油品质量指标十分重要。分析了混油拖尾曲线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混油界面非对称分布的模拟模型。基于混油界面检测数据得到混油等效密度分布特点及其梯度变化规律,分别利用Gamma、Gamma-χ~2分布函数逼近混油等效密度梯度变化曲线。通过编程模拟分布函数,近而反演出分布函数中的关键参数后,得到混油等效密度的分布曲线。基于此,分析不同边界条件和运行工况下管道系统各参数与等效密度分布函数参数的关系,得到拟合公式,进一步利用部分数据预测完整混油等效密度分布曲线,以实现等效密度曲线的实时在线预测,为顺序输送混油量预测和油品切割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87.
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利用2009年、2013年、2017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基于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视角,建立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分类体系,运用ArcGIS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重心模型及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响应模型,对该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7年,北碚区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明显,生产用地面积减少,而生态、生活用地面积增加。(2)2009—2017年,除服务以及其他生产用地、工矿生产用地的重心向南偏移外,其余各功能用地重心均向北偏移。农业生产用地分布较为均衡,生活用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有所缓和,而生态用地分布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加剧,工矿生产用地、服务以及其他生产用地分布的不均衡性先加剧后有所缓和。(3)2009—2017年,北碚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稳定,生态恶化趋势略大于生态改善趋势,农业生产用地被占用是该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8.
李勇      刘秀明    王世杰    曹乐      张志才 《水土保持研究》2019,26(6):145-150
为研究贵州地区降水的时空演变规律,根据贵州省84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降水量资料,利用EOF和REOF方法、Mann-Kendall检验、Cramer法、YAMAMOTO法和滑动t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法,对贵州地区57年来降水的空间分布、时间系数变化特征和时间序列的趋势性、突变性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OF方法可以很好地解释降水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前2个特征向量累计贡献率达50.08%,揭示了两种典型的分布场,即全局型和东西反向型。分析特征向量所对应的时间系数,贵州省的降水场主要表现为全省多雨、全省少雨、东多西少、东少西多4种类型,REOF可将贵州降水场分为东西部两个区域,通过Mann-Kendall检验发现均存在降水减少的突变,并通过Cramer法、YAMAMOTO法和滑动t检验对结果进行验证,发现Ⅱ区比Ⅰ区降水突变明显。Morlet小波分析表明,贵州地区降水存在着显著的28 a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989.
为研究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利用2015年广西林地与森林资源"一张图",叠加到广西已建县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提取桉树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为完整结构的仅占0.8%,复杂结构占63.4%,简单结构多达35.8%;其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价结果为"中等"的占47.4%;"差等"的占52.6%,评价为"好"的没有。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总体表现为中等偏差,对于以强调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来说,显然不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990.
本文以湖北省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为基础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实测数据和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采用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湖北省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评估,以期探讨马尾松林在湖北省森林资源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湖北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985.5亿元·a^-1,各类别服务价值顺序为:固碳释氧(363.7亿元·a^-1)>生物多样性保护(256.2亿元·a^-1)>涵养水源(149.0亿元·a^-1)>净化大气环境(112.9亿元·a^-1)>保育土壤(79.5亿元·a^-1)>积累营养物质(24.2亿元·a^-1)。湖北省马尾松林面积占湖北省所有森林面积的24.3%,在不考虑提供负离子和物种保育价值的前提下其生态服务价值为728.8亿元·a^-1,占湖北省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的27.3%,远大于其他林分类型(栎类13.0%,灌木林12.6%,其他硬阔叶林11.5%,阔叶混交9.5%,杨类5.1%,其他针叶纯林4.4%,杉木4.0%,针阔混交3.6%,其他软阔叶林2.4%,竹林1.5%,针叶混交林0.4%,经济林0.3%)的生态服务价值。马尾松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32699.1元·hm^-2·a^-1,高于杨类、栎类、软阔叶林、阔叶混交林、经济林、竹林和灌木林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湖北省马尾松林的生态服务价值主要体现在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涵养水源价值上。因此,应当加强对马尾松林的保护和科学管理,以发挥其作为重要造林树种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