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6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757篇
林业   1445篇
农学   1783篇
基础科学   527篇
  912篇
综合类   4326篇
农作物   1017篇
水产渔业   288篇
畜牧兽医   1330篇
园艺   396篇
植物保护   78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484篇
  2016年   616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792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8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入侵杂草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 Dunal传播扩散的主要载体是种子,研究其种子休眠萌发基因的激素调控对于其防除具有重要意义,而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可以提高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的准确性。本研究以赤霉素、脱落酸和水处理的刺萼龙葵种子为材料,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 4种软件对15个候选内参基因进行表达稳定性评价,并通过检测ABI5(abscisic acid-insensitive 5)的表达验证所筛选的内参基因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赤霉素、脱落酸和水处理过的种子,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分别为eIF(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SAND(SAND protein family)和ACT(β-actin);对所有种子样本而言,PP2Acs(a catalytic subunit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是最稳定的内参基因。研究结果将为刺萼龙葵种子休眠萌发的遗传调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2.
β-甘露聚糖酶是种子萌发过程中降解胚乳细胞壁的关键酶,明确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可为揭示杂草种子的休眠萌发机制提供重要依据。以外来杂草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 Dunal种子为材料,建立了种子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凝胶扩散法。利用凝胶扩散法对不同贮存时间及贮存条件下刺萼龙葵种子中β-甘露聚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检测,发现贮存3年以上的种子中该酶的活性为0.03 nmol/(min·mg),显著低于贮存3年以下的种子中的酶活性0.15 nmol/(min·mg),而湿润冷藏的种子中β-甘露聚糖酶的活性为0.12 nmol/(min·mg),显著高于干燥冷藏的种子的酶活性0.02 nmol/(min·mg)。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凝胶扩散法综合了传统方法的优势,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大量种子样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3.
《动物病理》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畜牧兽医专业开出,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的同时,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从农素养,更好地为国家乡村振兴发展培养专业人才。本文从课程教学案例出发探究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与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4.
针对西北旱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具短缺、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西北旱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联合播种机。该机由旋耕装置、起垄装置、覆土装置、施肥装置、播种装置及机架等组成,能够实现旋耕、起垄、施肥、双幅覆膜覆土、镇压及播种等多个作业过程。对播种机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利用离散元模型对覆土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覆土过程中膜边膜上覆土均匀性;采用DEM-MBD对大豆玉米播种装置耦合仿真,分析大豆玉米播种装置播种均匀性。仿真结果表明:1)土壤因跳跃和泼撒而落到垄面的颗粒数≤1.3%;2)播种装置对大豆和玉米种子挤压力≤10 N,土壤颗粒对鸭嘴的阻力≤50 N。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播种装置播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分别为95.63%、1.65%和2.72%,大豆播种装置播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分别为91.24%、0%和8.76%,机组作业期间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作业效果,满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需求。  相似文献   
75.
针对目前市场上种子分选装置多以传统机械式、半自动式为主,智能化程度不高、分拣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一种智能种子分选机,主要由传输系统、供料系统、图像采集系统、种子筛选系统和控制系统五大部分构成。以‘郑丹958’玉米种子为研究对象,以种子气流下斜抛的水平距离和传送带传输速度为寻优条件进行试验,确定最优气泵压力值和控制器脉冲频率。对960个种子样本(优质、劣质种子分别为824和136 个)通过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质量识别,判别种子质量,对种子状态进行标注框选和坐标记录。使用PLC(SIMATIC S7-200 CN,CPU224XP)分选模块控制直动式电磁阀组,对种子进行分选试验。结果表明:1)最优组合气泵压力值为0.3 MPa,控制器脉冲频率为3 175 Hz。2)优质、劣质种子识别率分别为93.69%和91.91%,种子分选率为89.6%。该分选机能够有效满足种子分选要求。  相似文献   
76.
针对气力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充种不稳定、单粒播种精度不高和播种量大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矩形吸种孔和辅助充种装置的气吸式杂交稻单粒排种器。根据“吉田优”型杂交稻的长短轴重力分布情况,确定排种盘吸种孔形状;基于CFD-DE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Discrete element method)流固耦合理论,以吸附力为指标,进行5类具有相同面积的吸种孔单因素仿真试验,确定吸附力最大的吸种孔规格为0.8 mm×2.25 mm;以该型吸种孔为基础,选取辅助充种角、工作转速和工作负压为试验因素,以单粒率S、多粒率M和漏播率L为试验指标,开展Box-Bhnken台架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和多目标优化,得到排种盘辅助充种角为80.90°、工作转速为42.65 r/min、工作负压为621 Pa时,排种器的单粒率为86.91%,漏播率为3.63%。验证试验结果的排种器单粒率为86.36%、漏播率为3.41%,与优化结果吻合。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气吸式杂交稻单粒排种器的优化设计和直播机整机作业精度的提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7.
棉籽壳不同预处理与平菇子实体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100 ℃和126 ℃下灭菌及堆积发酵等处理的含87%棉籽壳的培养料来栽培平菇,然后测定平菇子实体中棉酚的含量,结果发现棉酚含量均在国家安全标准(≦0.02%即200 mg/kg)以内,其中以堆积发酵18 d的培养料栽培得到的平菇子实体棉酚含量最低,只有24.00 mg/kg.  相似文献   
78.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无蜡粉遗传标记杂交组合对混播制种效应进行了研究。2002、2003、2004和2007共4个年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制种比行播制种产量年度平均高18.7%,杂种率高5.1%,纯杂种产量高20.1%。混播制种的增效主要得益于父本植株在田间均衡的分布和良好的个体发育。混播制种法在油菜遗传标记杂种、抗除草剂杂种、掺合杂种等方向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国麦1号播期播量对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2002-2003年度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安排了国麦1号播期、播量裂区试验,对其群体结构指标、幼穗发育、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年度生态条件下,国麦1号的幼穗发育进程略晚于豫麦49。不同播期对产量、穗数、穗粒数影响不大,对千粒重影响明显,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播量对产量、穗数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对穗粒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河南省中部地区种植,可掌握在10月6日左右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50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80.
Effects of four coating formulations on rnaive produc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oating formulations had some effects on improving maize seedlings, strengthening the resistance againt diseases and pests and increasing the yidds in different degrees, especially Paxil which increased the corn yield by 12.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eontr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