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18篇 |
免费 | 218篇 |
国内免费 | 40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0篇 |
农学 | 166篇 |
基础科学 | 191篇 |
1890篇 | |
综合类 | 974篇 |
农作物 | 136篇 |
水产渔业 | 54篇 |
畜牧兽医 | 103篇 |
园艺 | 87篇 |
植物保护 | 2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134篇 |
2021年 | 120篇 |
2020年 | 130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195篇 |
2016年 | 239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83篇 |
2012年 | 256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180篇 |
2008年 | 181篇 |
2007年 | 191篇 |
2006年 | 188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2005~2006年在丹江口库区对马尾松与柏木混交林的林冠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3个生态作用层次进行了水文生态效应研究,并以荒坡地作为对照比较,结果表明:松柏混交林相对于荒坡地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观测期内松柏混交林林冠层截留量占降雨总量的21.85%;林下凋落物数量为13.11 t/hm2,最大持水量为2.27mm;林地0~20 cm层土壤总持水量为788.0 t/hm2;地表径流量削减了51.32%,含沙量削减了92.37%。 相似文献
922.
油松人工林组成部分的水土保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油松人工林各部分的水土保持作用,及根系层的渗透和不同处理林地的产流产沙量。结果表明,林冠层和枯枝落叶层的截留率分别为19.76%和9.3%;枯枝落叶层阻延径流流出时间与其厚度呈正比例关系,且给出了与其被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23.
924.
925.
孙文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99-105
把信息定义为负熵是合理的,并且对研究社会有重要作用。生产过程是一个信息投入和局部积累过程,把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形成与能流物质流分开,就可以进一步看清生产要素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资源是社会的负熵之源,资源的品位与其信息量有关;资源枯竭之说是不能证实的,信息理论提供了解决资源问题的思路。环境质量的降低,环境熵的增大,是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只要有一定的信息投入,就可以维持一个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926.
927.
满洲里市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中氟含量已超过水质标准 ,土壤中的氟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分析氟环境表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氟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环境中氟化物的富集既有自然条件的控制 ,也有人类非理性的环境行为所致。并根据氟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规律 ,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28.
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瓶内菌根化及驯化移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微繁殖效率,对湿地松丛生芽发生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再生植株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外植体年龄对湿地松带子叶顶芽丛生芽诱导有较大影响。改良GD(Gresshoff and Doy)为最佳基本培养基,苗龄以18 ~ 25 d为宜。改良GD培养基中加入0.5 mg·L-1活性炭能促进丛生芽的伸长生长。将改良GD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并添加0.05 mg·L-1α-萘乙酸(NAA)和1.0 mg·L-1吲哚丁酸(IBA)使嫩梢生根率达80 %,生根的小植株与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在离体条件下形成菌根。菌根的形成提高了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成活率。再生植株在田间生长正常,3 a后平均高度为80.3 cm。图2表4参28 相似文献
929.
紫鹊界梯田区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紫鹊界梯田区红薯地与裸地土壤入渗及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与裸地坡面相比,红薯地坡面由于覆盖度高,土壤疏松,其土壤入渗率比裸地高。在小雨强(0.65mm/min)条件下无径流产生,中(1.15mm/min)、高(1.65mm/min)雨强下坡面产流产沙速率以及径流系数均有很大程度的降低,表现出较强的减流减沙效益,但径流含沙量分别为裸地的1.3和2.8倍试验条件下的坡面产流产沙和土壤入渗过程均符合幂函数关系,产流率与产沙率之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30.
2株黑曲霉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差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2株黑曲霉在最适条件下形成原生质体及其再生的过程。结果表明,黑曲霉的原生质体均能从菌丝体的顶端及其它部位释放出来。释放的原生质体呈球形,大小不一。在多数原生质体现人均能地看见含有1个巨大的液泡。原生质体再生同时存在2个形式;一是先从原生质原生1个突出物,随后逐渐增大并延伸成1条旋绕的无隔菌丝,继续发展成为有隔的下沉菌丝;第二谋划 由酵母状细胞生效边发育成正常菌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