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3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1篇
  106篇
综合类   263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2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明确内生真菌对醉马草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于2014年6,8和10月,对带内生真菌和不带内生真菌醉马草根际土壤进行采样,利用淘洗-过筛-蔗糖离心法分离线虫,根据线虫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共捕获土壤线虫11889条,分别隶属于线虫动物门2纲6目22科37属,带内生真菌醉马草根际土壤线虫个体密度高于不带内生真菌醉马草,而类群数、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SR)均低于不带内生真菌醉马草,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尽管内生真菌使醉马草根际土壤线虫个体密度有所增加,使类群数有所降低,但是内生真菌的存在对醉马草土壤线虫多样性没有影响;与不带内生真菌醉马草相比,带内生真菌醉马草根际土壤线虫MI指数显著升高,而PPI指数和PPI/MI值显著降低,表明内生真菌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变了土壤线虫功能类群组成,其中主要影响植物寄生线虫。  相似文献   
122.
白僵菌及其伴生菌发酵液对线虫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发酵液浸没法,以4种线虫作为靶标,对6株白僵菌、7株伴生菌菌株进行了杀线虫活性筛选,以期获得新的、高效的杀线虫生防菌资源。其中:处理24 h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2龄幼虫及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均达80%以上的菌株仅有白僵菌Snef2598及伴生菌Snef5;供试菌株对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的毒力均较低,其中仅有1株白僵菌校正死亡率达到40%以上。处理48 h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达90%以上的菌株有白僵菌4株和伴生菌5株;对大豆胞囊线虫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超过90%的菌株有白僵菌3株和伴生菌1株;供试菌株对水稻干尖线虫毒力均较低,校正死亡率达60%以上的菌株有白僵菌3株和伴生菌2株;几乎所有供试菌株,对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sp.的毒力均很高,处理24 h及48 h的校正死亡率均达97%以上,且被杀死的小杆线虫体壁以及虫体内部物质均被不同程度地消解。研究表明,球孢白僵菌菌株Snef2598及其伴生菌菌株Snef5对4种靶标线虫的毒力均较好,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3.
为探明园林彩叶植物土壤线虫群落组成,指示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和健康状况。以佳木斯双拥公园的园林彩叶植物为调查对象,对其土壤线虫数量、土壤线虫属数目及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树、白牛槭、紫叶李和红瑞木土壤线虫数和土壤线虫属数目相对较多。白牛槭、王族海棠和五叶地锦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植物根周土壤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较好,受外界干扰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24.
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生防细菌09X01和09B18菌液蘸根处理、真菌08F04菌剂土壤处理和放线菌S07菌剂土壤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为根结线虫病生防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在盆栽试验中,09B18菌液蘸根处理的线虫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最高,分别为67.19%和51.35%,仅次于10%噻唑磷颗粒剂土壤处理。田间试验中,09B18菌液蘸根处理的线虫减退率仍最高,为60.97%,而防治效果最好的是S07菌剂土壤处理,为51.02%,也都接近于10%噻唑磷颗粒剂土壤处理。此外,4株生防菌均具有明显增加番茄鲜质量和提高番茄产量的作用。生防菌在防治根结线虫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5.
张立丹  张俊伶  李晓林 《土壤》2011,43(3):426-432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与大多数陆地植物互惠共生,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植物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对植物健康生长有重要的作用。在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寄生性线虫共同依靠寄主植物根系完成生命循环,但二者对寄主植物作用完全相反,引起研究者广泛兴趣,成为菌根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之一。本文分析了丛植菌根真菌与植物寄生线虫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了菌根提高植物对线虫抗性的可能机制:菌根真菌改善植物的生长和营养状况、改变植物根系形态结构、影响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区系、诱导寄主植物产生防御反应等,旨在深入挖掘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6.
根结线虫对寄生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寄主番茄上的根结和同株上的健根以及健株的健根蛋白质测定表明:寄主在整个生长期间,根结内蛋白质含量在一定的时期内,显著高于同期同株健根,也高于同期相似部位的健株健根,且根结中蛋白质变化也都是由低到高再到低,即接种时间越长期蛋白质含量越多;同株根结与健株中的蛋白质含量的差值在寄主生长的前中期是逐渐拉大的,根结开始腐烂后,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7.
石头沟地区放牧的牛羊每年一到秋末或冬季便出现消瘦、贫血、浮肿、被毛脆弱,容易脱落。为此笔者进行调查,走访14户农户,采集了58头牛羊粪便。结果表明,牛羊的胃肠线虫种类很多,往往混合感染,对牛羊危害极大。结果检查出牛羊的线虫感染率为39.01%。  相似文献   
128.
沈阳地区番茄根寄生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1年对沈阳地区露地番茄根寄生线虫进行了详细的分类鉴定,共鉴定出7个属13个种线虫:垫刃线虫属Tylenchus1个种:Tylenchusmaius;丝尾垫刃线虫属Filenchus3个种;Filenchusbutteus,F.sandneri;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1个种:Helicolylenchusexallus;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2个种:Tylenchorhynchusbrevicaudatus,T.irregularis;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1个种:Pralylenchushexincisus;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4个种:Aphelenchoidescibolensis,A.parabicaudatus,A.subparietinus;真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1个种:Aphelenchusavenoe,其中6个种在国内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9.
嫁接番茄抗根结线虫砧木筛选及抗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盆栽番茄自根苗和嫁接苗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二龄幼虫的试验,观察了接种后不同嫁接苗和自根苗对根结线虫的感染情况与抵御能力。结果表明:以北农茄砧与粘毛茄为砧木,彩虹101为接穗,嫁接后植株对根结线虫的抗性增强,可以达到免疫的程度。通过根系石蜡切片观察,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不能侵染两种砧木的根系,因此不能形成根结;但接穗自根苗根系感染根结线虫,并在虫体周围形成巨型细胞。接种根结线虫刺激了保护酶系统的协调反应,对根结线虫抗性强的砧木嫁接苗的保护酶活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130.
The effects of cultivating and incorporating residues of previous tropical kudzu (Pueraria phaseoloides) and soybean (Glycine max) with application of NPK fertilizer on yam performance were evaluated a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farm, LAUTECH, Nigeria. There were nine treatments: incorporation of legume residues (5 t DM ha?1), application of recommended fertilizer rate for yam (90–50–75 kg NPK ha?1) in the zone or 50% of recommended rate (45–25–37.5 kg NPK ha?1),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residues and a control without residues or fertilizer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Cultivation of previous legumes reduced soil nematode population (>200%) compared with no legumes. For both years, application of Pueraria residues improved tuber yield by an average of 15.8% compared with contro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enhance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colonization of yam roots but AM colonization was lower (~50%) in plots where Pueraria residues were incorporated compared with other plots.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plant residues with fertilizer improved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 exchangeable Ca and Mg compared with application of NPK fertilizer. From these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half of the recommended NPK rate may be adequate and incorporation of residues with reduced NPK fertilizer application may be a sustainable soil fertility management option for continuous yam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