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2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60篇
  134篇
综合类   7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寻求半干旱地区垄沟集雨环保沟覆盖材料,探究垄沟集雨种植增产机理,在半干旱黄土高原区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沟覆盖方式(无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对土壤含水量、玉米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集雨种植沟中的土壤含水量、玉米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明显大于垄中;与平作相比,无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耕层沟中作物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6.9%、10.6%和9.3%,垄中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降低13.8%、10.9%和5.6%;玉米总根干重(沟中+垄中)分别降低15.9%、6.1%和16.8%,总根长分别增加37.6%、43.7%和34.8%,总根表面积分别增加10.5%、33.6%和15.0%。无覆盖和秸秆覆盖玉米总根体积分别降低34.5%和16.3%,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玉米总根体积增加13.2%。与传统平作相比,垄沟集雨种植增加土壤水分、玉米根长和根表面积,降低玉米根干重。在不同沟覆盖方式中,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具有较高土壤含水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  相似文献   
112.
刘涛  陈庆亮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4):177-182
笔者报告了菏泽市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可循环资源量,并对低碳社区提出了建议,得出结论与建议:(1)菏泽市每年能够为农村社区提供稳定的太阳辐射能源5388.9 MJ/m2,将农村社区太阳能开发可利用系数设定为0.3,那么一个在建10000 m2的低碳农村社区可开发的太阳能源储量为:1.62×106 MJ,减碳潜力折合为标准煤55 t,适合太阳能应用的主要设施为太阳能光伏、光热设备。(2)10、30、50、80 m高度能够提供的风功率密度分别为12、21、56、75 W/m2,风功率密度都属于1 级,因此,菏泽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风能源不建议大规模开发,需考虑特殊地形后合理设计开发,或者采用风光互补路灯等新能源设备。(3)菏泽年平均降水量621.4 mm,年平均降水日数73.2 天,平均降水强度为8.5 mm/d,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雨量收集利用价值明显,农村社区的雨量径流系数为0.4~0.5,流量径流系数为0.5~0.6,菏泽市农村建设用地多为黏土性质,渗透系数<5.7×10-8。  相似文献   
113.
设施农业雨水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雨水利用发展形势的分析,提出了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新概念,目的是要建立雨水资源化理念,为实现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环境打下基础。文章分析了密云蔡家洼实施设施农业雨水利用的条件和必要性,提出了农业设施雨水利用对当前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4.
降雨对减小河流水污染的定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郑州市雨水利用研究基础上,针对降雨对城市污染河道清污作用,结合郑州市东风渠的具体情况,建立了降雨对河流水污染的稀释和降解作用的数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降雨对污染河道水质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甘肃半干旱区集水农业用水模式及深化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分析并系统总结了适于干旱及缺水地区推广应用的3种农业高效利用雨水的模式及其所涵盖的8种实用技术的特点及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成效。提出农业高效利用雨水应进一步加强与生物节水、传统雨水资源管理、覆盖少免耕、就地富集叠加高效用水等节水抗旱措施有关的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6.
集雨措施对滨海盐碱林地水盐运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临港开发区滨海盐碱林地集雨措施下的水盐运动。结果表明:在大于2 mm降雨量时,集雨林地单位面积集水量是降雨量的7.5~8.7倍,集雨措施显著提高降雨的利用效率;集雨措施明显抑制了表层土壤(0-10 cm)的积盐和返盐;在没有持续大雨的情况下,集雨处理的可保持0-40 cm土层盐分变化平稳;集雨处理还抑制了降雨和蒸发对土壤剖面水盐运动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17.
集雨补灌区谷子种植方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分析了旱地谷子水分供需特征及耗水规律,旨在通过改善土壤供水能力、土壤温度和降雨空间分配,提高灌水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终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枯水年或丰水年,覆膜坐水+膜上灌水1次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130%左右,采用农田微集水技术的沟植垄盖处理具有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能力和较强的气候适应性,较对照增产67.5%~105%。  相似文献   
118.
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的历史和现状, 阐述了高效集水、有效保墒方面的技术, 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 提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9.
国内外集雨农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集雨农业科学研究的历史、雨水收集蓄存技术、集雨系统的分类、集雨模型和收集雨水的高效利用等方面详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1)对区域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的评估与计算研究不够;(2)多注重雨水汇集、雨水蓄存、雨水利用等各单项技术的研究,而没有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对这些技术的集成研究不够;(3)重视了雨水集流量的研究,而忽略了雨水集流度的研究;(4)未将生态需水纳入集雨模型。对未来集雨农业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0.
为探讨黄土高原半湿润易旱区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水热环境及春玉米生长动态变化,于2017—2018年在甘肃华亭农技推广中心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秸秆覆盖(SM)和露地平播(CK)6种种植方式,测定分析了春玉米各生育时期土层剖面水热状况、作物生长特征及收获期作物产量与构成因子。结果表明:覆盖种植方式对土壤温度的调节主要表现在苗期,地膜覆盖处理较CK具有增温效应,全生育期土壤平均增温1.44~2.62℃,而SM表现为降温效应,平均降温0.51℃;MRM、WRF、HM和SM在春玉米整个生育期内保墒效果显著,而WM不利于降水收集,仅在春玉米生长前期具有保墒效果,而在中后期随作物耗水增加,土壤含水率低于CK;地膜覆盖种植方式较CK均可提高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以WRF和MRM效果最为显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32.96%,17.12%和33.45%,18.66%,而SM表现出减产效应,较对照分别降低11.84%和9.93%。综合考虑土壤水热环境、春玉米生长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黄土高原半湿润易旱区最佳种植方式为隔沟覆膜垄播种植方式。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半湿润易旱区合理地选择覆盖耕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农田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