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4篇
  免费   958篇
  国内免费   1242篇
林业   2064篇
农学   1101篇
基础科学   241篇
  1587篇
综合类   5290篇
农作物   997篇
水产渔业   1346篇
畜牧兽医   1039篇
园艺   325篇
植物保护   1314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416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690篇
  2015年   578篇
  2014年   731篇
  2013年   806篇
  2012年   969篇
  2011年   1011篇
  2010年   777篇
  2009年   757篇
  2008年   673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根系特性及氮肥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选用耐密型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是现在玉米获得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高密度种植加剧了玉米生长空间的压力,导致单株生长受到抑制,单株产量降低。根系作为吸收土壤水分与养分的主要器官,其生长受密植条件抑制。研究夏玉米品种根系特性对密度响应的基因型差异,探明密植条件下耐密型夏玉米根系特性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为耐密型夏玉米品种的根系改良及密植条件下养分与水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14—2015年在山东农业大学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进行,以耐密型品种郑单958(ZD958)和不耐密型品种鲁单981(LD981)为试验材料,采用土柱栽培与~(15)N标记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D1,52 500 plants/hm~2与D2,82 500 plants/hm~2),不同耐密型品种根系性状及氮素吸收利用情况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但两品种单株籽粒产量均显著降低。两品种根系生物量、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活性吸收面积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D1条件下,LD981根系各项指标生育前期高于ZD958,乳熟期后均低于或显著低于ZD958。D2条件下,两品种根系各项指标生育前期差异不显著,而生育后期LD981显著低于ZD958;地上部单株绿叶面积与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受基因型及密度影响,变化趋势与根系一致。两品种根冠质量比受密度增加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根冠活性面积比显著降低;增加种植密度两品种单株氮素积累量及氮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肥料氮回收率、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提高,但肥料氮所占植株氮素积累量的比例不受密度变化影响;D2下ZD958植株肥料氮含量、肥料氮所占比例、肥料氮回收率及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LD981。【结论】耐密型品种ZD958根系受密度影响较小,高密度下,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根量、根长、根系吸收面积及根系活力,且高值持续期长,生育后期衰老缓慢,保证了植株对氮素吸收,有利于地上部进行光合生产、获得较高籽粒产量;高密度下ZD958籽粒库容较高、库调节能力较强,是其氮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LD981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2.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在营养限制期和补偿期背最长肌、半腱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面积和密度的变化规律.选用蒙古羔羊(羯羊)80只,随机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C组)、中等受限1组(R1组)、中等受限2组(R2组)、严重受限组(R3组),进行营养限制期60 d和补偿期90 d的羔羊生长试验.限制期4个组饲粮能氮水平分别为代...  相似文献   
943.
云南松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法”和“样地编年序列法”,探讨山地云南松种群的结构与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种群演替方向和动态特征与其所处坡位密切相关,山脊种群密度呈先升后降再回升的趋势.种群结构经过增长、稳定和衰退之后恢复为增长型,种群生物量保持缓慢增长;山坡中部种群密度经过上升之后缓慢下降,种群结构经过增长、稳定之后转变为衰退型,但种群密度和生物量维持在一定水平;山坡下部种群密度经过增长之后迅速下降,种群结构经过增长和稳定之后转变为衰退型,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保持在很低水平。故山脊种群将保持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山坡中部形成针阔混交林,山坡下部云南松种群被常绿阔叶林所替代。但云南松种群在不同演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也有一定差异,总体趋势是随着演替进展由集群型向随机型转变。  相似文献   
944.
在对祁连山北坡中段分布的祁连圆柏群落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祁连圆柏群落中共调查到种子植物18科35属44种,祁连圆柏群落的植物区系古老,温带性分布的科、属占绝对优势,从属的地理分布类型来看,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属于北温带分布类型。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无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等层间植物,祁连圆柏是乔木层的单优势种,灌木及草本层的优势种分别是银露梅和矮生嵩草。在不同海拔高度样地中,高海拔样地上祁连圆柏幼苗和幼树较多,而低海拔样地牲畜适口性差的草本较多,这主要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人为干扰强度差异有关。种群径级结构分析表明,祁连圆柏种群呈倒金字塔形,种群中成年个体占有较大比重,幼树和幼苗稀缺,总体上呈衰退趋势,应加以保护,对祁连圆柏及其群落的保护应采取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综合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45.
【目的】中国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氮肥施用量偏高。本研究为苹果生产上合理应用秸秆和生物质炭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和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以两年生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标记示踪技术,研究添加秸秆和生物质炭对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植株生长及氮素转化(树体吸收、氨挥发、N2O排放和土壤残留)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对照(CK)、单施氮肥(N)、施用氮肥并添加生物质炭(N+B)和施用氮肥并添加秸秆(N+S)。【结果】不同处理的土壤容重在0-5 cm和5-10 cm两个土层中的变化趋势一致。CK与N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N+B和N+S处理;两个添加外源碳的处理间,N+B处理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N+S处理。与N处理相比,N+S和N+B处理的0-5 cm和5-10 cm两个土层的容重分别降低了0.06、0.09 g•cm-3和0.07、0.11 g•cm-3。与CK(18.32 cmol•kg-1)和N(19.61 cmol•kg-1)处理相比,N+S(22.27 cmol•kg-1)和N+B处理(25.35 cmol•kg-1)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并且以N+B处理效果较好。3个施氮处理间植株总干重、15N积累量和15N利用率均以N+B处理最高,N+S处理次之,N处理最低。与CK相比,3个施氮处理(N、N+S和N+B处理)的氨挥发量均显著增加。与N处理相比,添加外源碳的两个处理(N+S和N+B处理)显著减少了氨挥发损失量,以N+B处理减少幅度最大。与CK相比,3个施N处理(N、N+S和N+B处理)的N2O排放量均显著增加,以N+B处理最高,其次为N+S处理,N处理最低,可见添加外源碳的两个处理的N2O排放量均有所增加,但3个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去掉CK本底值后,N、N+S和N+B处理的氮素总气态损失量(氨挥发+N2O排放)占施氮量的比例分别为6.54%、4.33%和3.04%。可见,添加秸秆和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氮素气态损失,以N+B处理效果较好。耕层土壤(0-50 cm)的15N残留量以N+B处理最高,N+S处理次之,N处理最低;而深层土壤(50-100 cm)则以N处理最高,N+S处理次之,N+B处理最低。3个施氮处理间,N回收率(树体吸收+土壤残留)以N+B处理最高,为42.26%,其次为N+S处理(37.22%),N处理最低(31.54%);N损失率以N处理最高,为68.46%。其次为N+S处理(62.78%),N+B处理最低(57.74%)。【结论】添加秸秆和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促进了苹果植株生长和对肥料氮的吸收,增加了土壤对氮的固定,减少了氮肥的气态损失,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其中以添加生物质炭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46.
林分蓄积量估测是林业遥感的重要研究领域,由于云雾天气和光谱饱和现象等因素限制了光学遥感影像估测林分蓄积量的精度。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穿透性强、受云雾影响小等特点,弥补了光学遥感的不足。以江西省龙南县的针叶林为研究对象,结合Landsat 8与PALSAR-2双极化SAR影像数据,在遥感数据预处理基础上,提取了光谱信息、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和后向散射系数等共245个遥感因子。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多元逐步回归法,筛选出65个遥感因子参与林分蓄积量估测。以林分郁闭度作为分层因子,分别采用线性、KNN、支持向量机(SVM)、多重感知机(MLP)和随机森林(RF)5种模型估测林分蓄积量,并对估测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实验结果表明:1)相比单独使用Landsat 8的光谱和纹理信息,基于郁闭度分级并融合PALSAR-2的后向散射信息明显提高了蓄积量的反演精度;2)对于低郁闭度林分,线性模型精度最高(rRMSE=21.16%),中郁闭度林分,多重感知机模型估测效果最好(rRMSE=30.61%),高郁闭度林分,多重感知机模型估测效果最好(rRMSE=27.53%)。在结合PALSAR-2的后向散射系数的基础上,郁闭度分层能有效改善中高蓄积量区域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947.
哈密瓜内生细菌菌群密度及分布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哈密瓜植株组织中的内生细菌,对不同品种、不同栽培环境、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育期的哈密瓜内生细菌的菌群组成、菌群密度的动态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哈密瓜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育期内生细菌的菌群密度有较大差异.抗病品种中的内生细菌显著高于感病品种.哈密瓜各组织中,种子的内生细菌最多,其次为根,再次为茎、叶片、叶柄,果实中最少.在不同生长阶段,随着哈密瓜生育期的延长,内生细菌数量变化呈"高-低-高"的变化特点,即从苗期到花期,植株内生细菌总量下降,至成熟期数量显著增加的特点.对所分离的内生细菌进行菌群分析表明,哈密瓜内生细菌包括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葡萄球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黄色单胞菌属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等,其中芽孢杆菌属出现的频率最高,在所分离的哈密瓜品种中都是优势菌群,约占总分离菌株的54.58%;但菌群多样性在不同哈密瓜品种和种植地区间差异不显著;种子中类群最少,随着植株生长,类群增加.  相似文献   
948.
刘佳棽  王尚德  蒋海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94-10795
[目的]研究油桃果实主要性状遗传倾向。[方法]以红芙蓉×中油桃5号F1群体为试材,对果实大小、果实发育期、果肉颜色、风味等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果肉颜色遗传符合1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白肉对黄肉为完全显性,证明两亲本均为杂合体;果实发育期属数量性状,后代出现较广泛的分离,5%的单株成熟期有超亲遗传现象;F1群体果实单果重均值低于双亲,但仍有10.5%的单株单果重超过了双亲;F1群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虽低于双亲,也有高达16.1%的单株;F1代中果实具有倾向于甜风味的趋势。[结论]红芙蓉×中油桃5号组合后代出现了果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综合性状超越了亲本的优系,亲本红芙蓉和中油5号可作为油桃改良的种质。  相似文献   
949.
杀虫剂对褐稻虱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析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褐稻虱的作用.褐稻虱繁殖力强,天敌作用明显,试验结果说明,广谱性杀虫剂喹硫磷,由于对天敌作用的明显干扰,干扰作用控制指效值达2.69倍。即其下代数量将为对照的2.69倍;特异性杀虫剂扑虱灵,对褐稻虱的作用明显,对其天敌比较安全,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值为0.37。即其下代数量明显下降,收到良好效果,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表达了杀虫剂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包括对天敌干扰作用的总体效果。特异性杀虫剂在解决有害生物协调管理将会起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0.
拟稻虱缨小蜂的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2.91℃,有效积温为198.89日度,未成熟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符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低温对未成熟期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供试温度范围内,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而雌虫产卵历期则与成虫寿命呈正相关,30℃下的雌虫生殖能力最大,种群内禀增长能力与温度呈二次抛物线曲线关系。种群增长的理论最适温度31.84℃下,内禀增长能力γm=0.1021,种群数量加倍时问t=6.79天,该实验种群将逐日以1.1075倍的速率不断地作几何级数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