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0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林业   281篇
农学   229篇
基础科学   238篇
  485篇
综合类   1094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127篇
畜牧兽医   187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模糊综合评价是决策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中应该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介绍了两种评价模型.它们在出发点、建立方法、评价内容和实现过程上各不相同,各有千秋.相对模糊综合评价建模简单,运算方便,但不能确定方案本身的优劣程度.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能区分影响因素的层次,降低了权重分配的难度,能判断出方案本身的好坏,但建模相对复杂,运算工作量大,隶属度构建复杂.  相似文献   
82.
MODIS遥感数据具有很高的光谱辐射精度,以及成本低、覆盖面积广、获取容易、周期短等数据特征,可以实现全覆盖大尺度区域森林类型信息快速提取,但由于其空间分辨率较低,遥感数据中存在混合像元。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模型进行分解可得到较好的分类结果,但混合像元分解的端元组分直接影响分类的精度。利用决策树分类模型改进端元提纯,分析各地物的MODIS时间序列植被指数变化规律及物候变化规律,利用决策树模型分类的结果进行端元组分的提纯,最后进行混合像元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分类精度最高的是线性混合像元分解,其次是最大似然分类,最差的是非线性混合像元分解,其中带约束和不带约束的线性分解模型的精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3.
园林的表意与符号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借助符号学相关理论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装饰图案及其文化意义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并总结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差异及形成机制。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表意手法的解读,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人们对岭南私家园林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为当代园林设计的传统文化传承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
为帮助林业基层单位管理者摆脱在决策过程中对技术人员经验的过度依赖,实现森林抚育经理小班智能选取以及抚育方式的智能决策,使森林抚育决策过程更具科学性。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林口林业局为对象,收集2015-2018年度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数据为试验数据构建案例库,结合注水分配算法(water-filling assignment,WFA)对案例中各属性进行权重分配;结合基于“原点距”的KML-CB自组织机制优化推理效率,实现森林抚育经理小班的快速选取;采用归一化欧式距离来计算源案例和目标案例之间的相似度,参考“fish-and-shrink”算法思想进行案例推理。进而寻找与目标案例相似的源案例,以源案例的解作为目标案例的满意解,从而实现抚育方式的辅助决策。案例库中共有4 045条案例数据,从中随机抽取80%进行训练,20%的案例数据进行测试。经多次试验,算法的预测精度达到97.16%。研究提出的算法对传统的相似度推理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推理的精度和速度。与传统算法相比,计算复杂度从O(M×N)降低到O(M+N+4),在降低计算复杂度、优化推理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为探究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的有效路径,基于小、中、大规模比较的视角,利用在吉林和辽宁省调研的1 124个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规模养殖户粪污治理行为的决策因素。研究发现:养殖收入仍是影响养殖户粪污治理决策的重要因素,政府补贴对促进小、大规模养殖户粪污治理的作用更为显著,加强粪污治理宣传与培训对中规模养殖户更为有利。此外,为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应以种养循环为主要发展方向,分类实施,协同推进,通过开展粪污治理宣传和培训,实施监管和补贴等激励措施,促进养殖户将粪污治理内化为自主行为。  相似文献   
86.
为深入研究广东始兴南山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物种格局特征,在保护区设置了1 hm~2的固定监测样地,对样地主要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面积为1 hm~2样地中共有94个乔木树种,3 359个植物个体,在群落占优势的这4个物种为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栲Castanopsis fargesii、华南木姜子Litsea greenmaniana和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华南木姜子和罗浮柿的分布格局主要呈现聚集分布,但罗浮栲和栲的聚集程度较低,物种的分布格局受物种特性和生境异质性的影响。群落主要物种的关联性不明显,整体竞争不明显,群落会继续演替。  相似文献   
87.
不同降雨年型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雨和施氮是影响渭北旱塬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降雨年际变幅大对其影响更大,因此小麦增产效应受降雨年型显著影响。分析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旱地麦田水分利用、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能够为实现渭北旱地冬小麦 “因雨施氮”和稳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2020年连续3年在陕西合阳县开展田间定位施氮试验,以晋麦47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240 kg·hm-2(分别以N0、N60、N120、N180、N240表示),研究不同降雨年型施氮量对冬小麦生育期0—200 cm土层水分变化动态、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构成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降雨年型和施氮对冬小麦播前底墒及生育期土壤含水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1)休闲期降雨与播前底墒呈线性相关,每增加1 mm夏季降雨,底墒增加0.9 mm。在丰水年和平水年休闲期降雨充足,前季小麦增加施氮量对下季小麦播前底墒无显著影响;在欠水年休闲期降雨较少,前季小麦每增施氮100 kg·hm-2,下季小麦播前底墒减少15.4 mm。丰水年较欠水年和平水年均能提高冬小麦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因而分别增加生育期耗水量35.7%和6.6%。全生育期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受降雨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波动较大,但160—200 cm 深层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丰水年的水分利用效率较欠水年和平水年分别提高55.7%和26.5%,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12.3%和39.1%,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8.3%和5.2%。(2)与N0处理相比,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均降低各生育时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生育期耗水量4.6%—14.6%、6.0%—8.6%、2.2%—9.5%,分别增加水分利用效率20.7%—39.8%、4.7%—33.3%、13.1%—35.4%,分别增产7.1%—28.1%、1.5%—34.1%、8.5%—28.9%,分别提高蛋白质含量5.6%—10.4%、10.1%—17.7%、8.5%—15.6%。(3)施氮量和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均符合二次曲线关系,拟合方程表明,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满足旱地冬小麦稳产优质的最适施氮量范围分别为189—202、116—124和161—174 kg·hm-2。【结论】综合来看,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89—202、116—124和161—174 kg·hm-2,并可采取“播前底墒确定基施氮肥量+播种至拔节期降雨确定追施氮肥量”的“因雨施氮”管理模式,既能满足旱地冬小麦稳产优质,也可保证水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8.
利用香格里拉市1997-2017年每5 a的Landsat遥感影像、2018年外业调查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DEM数据为数据源,以高山松为对象,综合运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决策树分类和GIS技术对其空间分布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分类中,高山松归一化多分量指数阈值为0.333,云南松归一化多分量指数阈值为0.208;云冷杉归一化多分量指数阈值为0.362。2)各年分类结果总体精度分别为69.42%、76.73%、81.07%、78.90%和76.53%。3)香格里拉市高山松覆盖面积2002年比1997年减少了13.40%,2007年比2002年减少了2.47%,2012年比2007增加了8.96%,2017年比2012年增加了4.06%,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4)研究区内高山松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2 800~3 800 m,1 800~2 800 m高山松面积总体呈现为轻微下降趋势;2 800~3 300 m海拔区间1997-2007年呈现下降趋势,2007-2017年呈现上升趋势,3 300~3 800 m区间内1997-2002年高山松面积呈现下降趋势,2002-2017年高山松面积逐年上升,3 800~4 800 m区间内1997-2017年高山松面积逐年下降。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构建归一化多分量指数结合决策树分类对树种分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高山松时空变化结果对森林资源管理和后续研究可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9.
Abstract –  This research characterised feeding ecology of fishes associated with patches of Egeria najas and Egeria densa , two submerged macrophytes, in Rosana Reservoir, Upper Paraná River basin, Brazil. Fishes were sampled using a 1 m2 throw trap in patches of different macrophyte biomass and in three diel periods during a wet season. Fish diet (10 species) was primarily composed of autochthonous items (zooplankton, algae and aquatic insect larvae). Almost all intra-specific diet patterns had moderate to low levels of diet similarity, indicating a high variability in diet. Some species showed no diel patterns in feeding activity, whereas others were primarily diurnal or nocturnal. No differences in feeding activity were observed among habitats of medium and high macrophyte biomasses, and species tended to feed on the same items among these habitats. The most abundant fish species demonstrated low inter-specific diet overlap and appear not to compete for food resources. We suggest that Egeria patches are feeding grounds and shelter for small-sized fish species.  相似文献   
90.
Visualisation of standardized life-history patter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life‐history patterns of fish and invertebrate species are complex. But much of this complexity can be captured in simple diagrams of coastal transects, where juveniles usually occur in larger numbers in shallow waters, while adults generally inhabit deeper, offshore waters. Icon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of generalized life‐history patterns and depth profiles, with specific key life‐history parameters can capture much of these standardized patterns, including spawning areas, nursery/juvenile distributions, adult distributions and spawning migrations. Several examples presented here from a wide range of habitats and ecosystems (temperate and tropical waters, demersal, deep water, pelagic and coral reefs), including an example of different stocks of the same species, illustrate some general patterns with regard to water depth and distance from shore. The present approach should be viewed as a first step towards obtaining standardized patterns about key life‐history parameters, and will hopefully lead to incorporation into management of life‐history 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different fishery sectors or gears. This may contribute to sustainable, ecosystem‐based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 by informing policy options when faced with decisions to rationalize overcapitalized fish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