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4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203篇
林业   331篇
农学   2060篇
基础科学   2424篇
  1351篇
综合类   4258篇
农作物   364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787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456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598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695篇
  2011年   658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566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机采辣椒品种性状、产量的影响,以适宜机采的辣椒‘辣研102’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种植密度(P0:38 480株/hm2、P1:51 307株/hm2、P2:76 961株/hm2、P3:102 615株/hm2),分别于贵阳、遵义两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辣椒株高呈增加趋势,茎粗呈下降趋势。辣椒根部、地上部生物量均在高密植条件下(P3)时达到最小。辣椒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高密植处理条件下(P3)达到最大,发病率分别为41.67%(贵阳)、43.33%(遵义),病情指数分别为31.05%(贵阳)、29.86%(遵义)。过高的种植密度导致单株辣椒光合作用大幅下降:P1、P2、P3处理条件下光合速率分别较P0处理显著降低13.94%、24.73%、29.66%(遵义);P1、P2、P3处理条件下辣椒叶片蒸腾速率较P0降低10.02%、19.81%、42.12%(贵阳)。辣椒总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提高,而商品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商品果产量在P1条件下获得最大值,相对于P0、P2、P3贵阳辣椒商品果产量显著提高了16.43%、32.81%、41.67%,遵义提高了20.25%、26.67%、61.02%。综合辣椒生长与商品果产量,贵州机采辣椒‘辣研102’最佳种植密度为51307株/hm2。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以棉花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在棉花现蕾期、开花期以及结铃期分别设置3个亏缺灌溉水平(W1:50%ETc,W2:65%ETc,W3:80%ETc,ET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以全生育期100%ETc灌溉处理为对照(CK),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生育期亏缺灌溉对棉花生长、产量、氮素吸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亏水对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生长、氮素吸收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但复水后补偿效应显著,其中轻度亏水(W3)在籽棉产量减少3.48%的条件下,WUE高达1.57 kg/m3,显著高于CK的1.48 kg/m3;开花期亏水,棉花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显著降低,复水后补偿效应不显著,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结铃期亏水对棉花地上干物质累积、氮素吸收和产量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在W2和W3水平下,WUE均达1.51 kg/m3.综合考虑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同时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可在棉花蕾期进行80%ETc灌水,其他生育阶段实施充分灌溉,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获得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传统人工晾晒海贝柱效率低下、容易造成污染等问题。设计了海贝柱自动晾晒机械,采用阶梯式晾晒生产线对湿海贝柱分级晾晒,多条晾晒生产线分时、高效的工作,机器上方设有遮板以保证晾晒作业不被污染而且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整机采用stm32单片机、传感器等技术实现自动化作业,机器控制系统监测到生产线发生故障或海贝柱出现堆积时会立即停止工作以便于检查故障、减少损失。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晾晒不会造成海贝柱内的营养成分的流失,机械晾晒海贝柱的干基含水率达到30%仅需12h,机械晾晒海贝柱能节省大量的干燥时间,显著的提高了晾晒效率,避免了人工晾晒过程导致的二次污染和损失。该研究为海贝柱自动晾晒机械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犬病诊断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模拟人类专家的诊断过程,对常见犬病用计算机进行诊断模拟,试验建立了犬病诊断的计算机处理系统(QBZD)。本文主要阐述了QBZD系统的结构构成、诊断机理及操作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成卷工艺对棉卷结构的影响以及棉卷成卷过程中起泡现象与准备工艺的关系.分析了棉卷成卷工艺过程中起泡过程和起泡原因,提出了防止起泡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棉花不同时期去主茎叶、叶枝叶、果枝叶和全部叶片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棉花叶源对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蕾期还是盛铃期,叶片是棉花光合产物的主要来源,没有叶片棉花就不能正常生长,也很难保证其产量;不同部位的叶片中,主茎叶的作用显著,蕾期去主茎叶后株高日增长量减少0.5 cm以上,干物质积累明显下降,盛铃期则导致棉铃大量脱落,成铃平均减少2个以上;去果枝叶的作用相对较小,去叶枝叶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对棉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显著降低了棉花枯萎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极显著地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后,新疆棉花生产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在阐述新疆棉花生产的优势、劣势及生产现状基础上,剖析了新疆棉花的市场竞争力和我国加入WTO后对新疆棉花生产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几种分析方法对杂种棉后代综合评价的异同,于2002-2003年通过聚类分析、关联度分析以及多目标综合值评定分析原理对10个杂种棉后代在不同生态点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对杂种棉后代的综合评价趋势基本上一致.从纤维品质来看,以湘Z-010,湘Z-004,湘Z-008,湘Z-007纤维品质较好.从产量性状来考虑,以湘Z-001,湘Z-002,湘Z-004产量较高.从湖南定位50-60支纱区划方针和产量性状来看,以湘Z-004表现最好,属于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质和肥量配比对番茄幼苗及前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基质和肥量配比对番茄幼苗和前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棉籽壳能代替泥炭基质作为番茄基质育苗,施用半量的底肥比全生的底肥效果略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