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澳洲坚果品种,在广西合山市和忻城县进行了品种试验,对24个澳洲坚果品种的生长特性、开花结果特征、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进行观察,并结合广西桂中地区的气候特点对澳洲坚果在该地区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适合广西桂中地区发展种植,适种区域东起鹿寨,西至巴马,南起上林,北至柳城 (24°40′),适宜种植品种为I-9、II-14、788#、695#、900#和Own Choice。  相似文献   
52.
澳洲坚果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澳洲坚果为供试材料,从澳洲坚果成年树上取含芽茎段进行组织培养,通过采用不同灭菌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探索研究澳洲坚果的快速繁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升汞直接浸泡可获得较好的灭菌效果。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2.0 mg/L BA和1.0 mg/L GA3可有效提高澳洲坚果外植体的萌芽率、增殖率和芽苗伸长长度。通过对澳洲坚果组织培养的研究,可为未来澳洲坚果的快速繁育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3.
首次对广东省湛江市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内28份澳洲坚果种质的果实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1)28份种质中大部分果实形状为卵圆形,大小在15.0~20.0 g,果皮为光滑亮绿色,腹缝线不明显,果顶乳头状突起明显;(2)多数壳果为扁圆形,腹缝线明显,表面斑纹分布分散、珠孔密闭;(3)果仁颜色以乳黄色和乳白色为主,大小在2.0~3.0 g,出仁率在31.0%~37.0%,一级果仁率在88.0%~98.0%;(4)从带皮果到果仁,形状由卵圆形变为扁圆形,腹缝线明显程度也增强。  相似文献   
54.
对6个澳洲坚果品种果皮中的粗蛋白、可溶性总糖和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可溶性总糖和单宁含量在自选品种‘南亚2号’ 的果皮内均最高,分别为9.21%、3.70%和2.16%;其次为引进品种‘O.C.’,果皮内的粗蛋白、单宁含量分别为6.42%、2.00%,自选品种‘南亚3号’ 果皮内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74%;自选品种‘南亚1号’果皮内粗蛋白含量最低,为5.04%,引进品种‘H2’果皮内的可溶性总糖和单宁含量最低,分别为0.90 %和1.06 %。  相似文献   
55.
The highly variable cost and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conventional feedstuffs make it imperative to explore alternative feedstuffs to be used in swine. Macadamia nut cake (MNC), a coproduct of the macadamia nut oil industry, has not been well studied. MNC was analyzed for its nutrient profile, gross energy (GE), fibers, amino acids and fatty acids content. Dry matter (DM) and GE digestibility of MNC in swine was determined using an in vitro model. On a DM basis, ash, crude protein, ether extract, NDF, ADF, lignin and GE were found to be 3.7, 25.5, 11.9, 35.8, 28.0, 16.0% and 5581 kcal/kg, respectively. Total and soluble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ere 32.2 and 11.8%,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of lysine was found to be 0.7%. The DM and GE digestibility were found to be 75.7 and 71.4%, respectively. Gross energy content of MNC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corn and higher than soybean meal, while protein content is twice as high as corn but lower than soybean meal. In conclusion, MNC is not merely a good source of protein and energy but also has fairly high digestibility in swine. Hence, it can be used as a viable alternative source of energy and protein in swine diets.  相似文献   
56.
澳洲坚果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澳洲坚果中微量元素含量,将样品经混酸(浓硝酸、浓硫酸、高氟酸)硝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Fe、Cu、Zn、Mn、Li、Cd、Pb的含量.结果表明,7种微量元素的回收率为95.00%~102.1%,RSD为1.05%~1.68%.说明,澳洲坚果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Fe、Cu、Zn、Mn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7.
对从云南澳洲坚果速衰病株上分离的色二孢属(Diplodia sp.)和腐霉属(Pythium sp.)D.13、P.01菌株形态进行了描述;同时通过对澳洲坚果苗根系的接种试验证实,两种真菌是云南澳洲坚果速衰病的致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58.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种植区发现为害澳洲坚果的新害虫——脊胸露尾甲,为准确掌握其生物学习性,在室内以澳洲坚果果仁为食对其进行了饲养,并对各虫态的形态、成虫交配习性、产卵习性、卵的孵化率、各虫态的存活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脊胸露尾甲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其中幼虫分为3个龄期,随着龄期的增长,幼虫体长、体宽和头壳宽度逐渐增加。成虫羽化后不会立即交配,交配前期为(4.65±0.04)d,交配时长不等,初次交配时长为(13.78±0.29)min,雄成虫存在争夺交配权的行为。雌成虫产卵前期为(8.65±0.03)d,初次产卵量为(1.94±0.06)粒,在15:00-18:00时间段的产卵量/小时最高;雌成虫对产卵位置具有选择性,背光面的着卵率极显著高于向光面。卵的孵化率随着湿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常规饲养条件下,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蛹的存活率分别为(86.50±0.69)%、(83.31±2.99)%、(94.85±0.71)%、(97.09±1.46)%、(98.77±1.23)%。本研究为脊胸露尾甲的生物学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澳洲坚果壳活性炭制备的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澳洲坚果壳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利用同步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对澳洲坚果壳的热失重、热效应以及热解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的澳洲坚果壳的热分析曲线都有两个失重阶段和相应的吸热峰或放热峰.澳洲坚果壳热解温度在200~410 ℃之间,800 ℃时残余量接近零.以磷酸为活化剂浸渍12和24 h的磷酸-澳洲坚果壳炭化和活化温度区间为130~400 ℃,800 ℃时残余量分别为34.431 %和17.743 %.磷酸-澳洲坚果壳较佳的活化温度在400 ℃左右,浸渍时间选择24 h为宜.同时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DTG峰值温度呈现向低温推移的趋势,由未浸渍的363.63 ℃降至为243.71 ℃和238.37 ℃.磷酸浸渍对澳洲坚果壳有明显促进炭化作用,使其在130 ℃左右就开始热解炭化,研究结果为澳洲坚果壳活性炭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为扩大澳洲坚果油应用领域,构建了澳洲坚果油微乳体系。以微乳区面积为评价指标,采用伪三元相图法,并结合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和制备温度进行优选,并对相图中O/W型微乳中心区域的两条可稀释线上靠近中心的两个微乳液配方的粒径测定,评价微乳稳定性。澳洲坚果油微乳液较佳的制备工艺为:吐温60 (Tween 60)与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PEG-40)质量比2.5为混合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400(PEG400)与澳洲坚果油质量比3.5为混合油相、制备温度60 ℃,可制备出微乳区面积较大,无色透明并可无限稀释的微乳液,试验得到SME为13.61%。微乳液在长期贮存和大量稀释过程中,粒径变化较小,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