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7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769篇
林业   692篇
农学   387篇
基础科学   333篇
  2467篇
综合类   2693篇
农作物   241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662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66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半干旱区滴头流量对土壤水分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水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的产量,交替滴灌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水方式,而不同的土壤质地与气候条件应选择不同的滴头流量。本文研究了干旱区不同的滴头流量下土壤水分再分布及土壤蒸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湿润圈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蒸发量的大小。滴头流量越大,地表的湿润半径越大,蒸发损失也越大。滴头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土壤水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动态。滴头流量不同,其蒸发损失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2.
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依据酒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研资料、酒泉市第2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1997~2004年酒泉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1997~2007年《甘肃统计年鉴》和《酒泉市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资料,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对1997~2007年酒泉市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粮食产量及粮食播种面积等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压力的因素以及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时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计算得到酒泉市的耕地压力指数.进而分析面临的耕地压力态势。通过构建耕地需求函数,最终确定酒泉市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为满足粮食安全目标的耕地需求量,即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面积,结果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耕地压力指数呈递增趋势。最后基于国家粮食安全需求的考虑,借助PSR模型,提出应该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减轻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耕地压力,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保护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变化情况。[方法]以吉林省多个产地人参根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稀释平板法对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的统计结果存在差异,但基本表现为随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浓度逐年升高,细菌和放线菌浓度逐年降低,且放线菌浓度的变化不如细菌显著。[结论]土壤类型、种植模式及人参生长年限对农田土和林地土中3类微生物的浓度均有影响,但生长年限对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4.
双季稻区油菜移栽与直播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6个甘蓝型油菜杂交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分别对双季稻区油菜移栽和直播两种栽培方式下的生产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组合)移栽平均产量均高于直播30%以上。在主要经济性状上,总体趋势表现为移栽方式下单位面积总角果数显著高于直播、平均每角粒数略多于直播,千粒重差异不明显。播种期及栽培方式对成熟期影响不大,主要取决于各品种(组合)不同的遗传特性。同时对各参试品种(组合)的耕作适应性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适于直播栽培的油菜品种特性与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5.
用PCR法克隆测定了4个品种金鱼(草金、文种、龙种和蛋种)、6个不同水域鲫与银鲫的m tDNA控制区部分序列,并对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测得的金鱼与鲫的序列长度均为471 bp,银鲫为472bp;在所用样品中共检测到10种单倍型,金鱼4品种间序列无差异,共享1种单倍型;11尾鲫(来自6个不同水域)呈现8种单倍型,4尾银鲫(来自2个不同水域)共享1种单倍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鱼隶属于鲫的一支,银鲫呈独立的另一支。对金鱼与不同地域鲫的遗传距离测定结果表明:金鱼与嘉兴南湖的鲫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D=0.00426),其次为盐城射阳湖鲫(D=0.00534)、淮河鲫(D=0.00641)、鄱阳湖鲫(D=0.00749),再次为黄河下游鲫(D=0.01073),与闽江鲫亲缘关系较远(D=0.01291)。据此推测,金鱼起源于长江流域的鲫。  相似文献   
106.
为深入研究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该文在GIS技术支撑下,以贵阳市花溪水库流域花溪区范围为研究区,将石漠化因子引入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进行土壤侵蚀量的计算和侵蚀等级划分,并对研究区土壤侵蚀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花溪水库流域花溪区范围属于中度侵蚀,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侵蚀强度呈不均匀分布,人类活动频繁地方侵蚀比较严重。其中,以旱地(坡耕地)土壤侵蚀模数最大,灌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有林地次之,水田最小。  相似文献   
107.
王庆祥  徐永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996-3999,4009
利用MM5+ CALMET模型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2009年6月~2010年5月进行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并与3座测风塔实测风速进行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10 m处,各测风塔年平均风速模拟值小于实测值,10 m以上,年平均风速模拟值大于实测值;模拟风速频率在2 ~5 m/s小于实测风速频率,在6~ 10 m/s大于实测风速频率,<10 m/s与实测风速频率基本相当;模型对风向的模拟效果不如对风速的模拟效果,虽然70 m高度模拟主导风向与实测风主导风向基本一致,但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模型对风能频率的模拟效果优于对风速频率与风向频率的模拟.  相似文献   
108.
张伟  杨春桥  尹清干  金廷海  杨胜君  陈影  周井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66-10668,10744
在长春地区进行了白斑狗鱼的人工繁殖,并对白斑狗鱼胚胎发育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卵呈圆球形,金黄色,多油球,卵径为1.9~2.2 mm.白斑狗鱼受精卵在水温10~14℃下经188 h孵化出膜,有效积温为2244℃·h;在水温12~14℃下卵黄囊期需10 d,有效积温为120 ~ 140℃·h.受精率达73.3%,孵化率为48.5%.  相似文献   
109.
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随机采集南麂海区养殖的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1龄鱼211尾,3龄鱼114尾,以体质量(y,g)为因变量,体长(x1,cm)、体高(x2,cm)及尾长(x3,cm)等形态性状为自变量,计算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身体状况指数,研究了该鱼体质量与形态性状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对1龄与3龄鱼体质量的决定系数分别为体长>体高>尾长和体高>体长>尾长,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86.259 1+9.370 1x1+6.388 9x2+2.182 6x3(R2=0.904 4**)和y=-652.440 6+17.085 8x1+58.239 8x2+22.089 1x3(R2=0.820 9**)。优度拟合显示:1龄与3龄鱼身体状况指数最佳表示分别为CFJ=M/(HL2)和CFR=M/(H2L)。该研究为斜带髭鲷形态学与选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有限降水持续高效利用为目标,研究不同覆膜方式下连作玉米(Zea May L.)的产量表现和水分利用特征,揭示其增产机理,明确不同覆膜方式下有利于土壤水分持续高效利用的连作年限,为试区高产、水分高效持续利用型玉米连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量化连作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年际平衡关系、产量稳定性;以持续高产和收获期不发生土壤干燥化为依据,确定适用于不同覆膜方式的玉米连作年限。【结果】3年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具有良好的保墒、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利于协调关键生育时期土壤-作物的水分供需关系,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与半膜平作处理相比,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41.8%和33.4%,生物产量、单位耗水的干物质累积量、总产值、净产值、毫米水产值和产投比分别提高了21.8%、12.3%、31.2%、27.8%、21.1%和-3.2%;与露地栽培处理相比生物产量、单位耗水的干物质累积量、总产值、净产值、毫米水产值和产投比分别提高了24.9%、39.1%、225.5%、1 423.9%、212.4%和93.5%。地膜覆盖增大了玉米全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作和半膜平作耗水量较露地栽培增幅分别为15.5%-29.2%、10.0%-20.8%和4.2%-12.6%。单季较高的耗水量导致3种覆盖处理在连作第二年收获期土壤贮水量较连作开始期分别降低了37.3%、33.5%和30.9%,第三年降低了29.6%、27.5%和23.9%,造成土壤水分亏缺;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水分亏缺累计,出现土壤干化现象,引起产量波动,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持续利用。【结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在同等降雨条件下,全膜双垄沟播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是理想的玉米种植模式;当年降雨量在320 mm左右时,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连作不宜超过2年,全膜平作、半膜平作玉米的连作时间不宜超过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