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4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66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带石斑鱼(E. lanceolatus)(♂)杂交子代(青龙斑)仔、稚鱼阶段的生长模式。利用Q-Capture Pro 6软件对仔、稚鱼(0~28日龄)的全长、肛前长、体高、头长、眼径、口径、第二背鳍棘、腹鳍棘、胸鳍、臀鳍和尾鳍等11个可量性状进行拍照和测量。研究表明青龙斑全长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 不同阶段生长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功能器官均表现为异速生长。在11个可量性状中, 肛前长为等速生长, 头长和体高的生长由正异速生长分别转变为等速生长和负异速生长; 头部器官(口径和眼径)生长在20 ~22日龄时出现拐点, 拐点后分别转变为等速生长和负异速生长; 运动器官在拐点前均为正异速生长, 除臀鳍外, 其他各鳍的生长均存在不同的拐点。通过对青龙斑仔、稚鱼异速生长的研究, 发现在早期发育过程中, 有关摄食、感觉、运动等功能器官得到优先发育。在人工繁殖苗种的培育中, 可根据青龙斑重要器官发育的优先性, 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2.
蚕卵在不同条件下催青,不同交配组合间存在差异,平均单蛾产卵数以高温干燥♀×高温干燥♂组合>高温干燥♀×自然温湿♂组合>自然温湿♀×自然温湿♂组合>自然温湿♀×高温干燥♂组合。比较分析不同交配组合间的不受精卵率,显示出蚕卵经高温干燥处理后发育而成的雌雄蛾,有降低当代蚕蛾不受精卵率的现象。高温干燥催青条件对后代卵的孵化影响是高温干燥♀×自然温湿♂组合>自然温湿♀×自然温湿♂组合>高温干燥♀×高温干燥♂组合>自然温湿♀×高温干燥♂组合。  相似文献   
83.
红珠凤蝶小斑亚种幼虫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合理开发利用红珠凤蝶小斑亚种和有效控制其为害,室内用卵叶马兜铃叶片饲养幼虫,研究了红珠凤蝶小斑亚种幼虫的生活习性、取食量和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幼虫有取食自身蜕和相互残杀的习性。1~3龄幼虫取食量较小,为幼虫总食量的5.23%,5龄幼虫的取食量最大,为幼虫总食量的77.11%。取食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取食量相似。幼虫期体重变化呈“S”型。  相似文献   
84.
绿翅绢野螟幼虫头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和分析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具有触角、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触角短小,位于幼虫头部侧下方,分3节,其梗节和鞭节分布有4种类型的感器,即毛形感器、短毛感器、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口器分为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4个部分,共具有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指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小感觉锥。刺形感器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口器上各部位均有分布;毛形感器仅分布于上唇;指形感器仅分布于内唇;锥形感器仅分布于下颚;栓锥形感器在下颚和下唇皆有分布;指形感器为内唇所特有。  相似文献   
85.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通过5菌株感染松褐天牛幼虫研究筛选出毒力相对较强菌株Ma789,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其1.0×10^5-1.0×10^8个/mL不同孢子含量梯度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其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半致死含量为3.2×10^5个/mL;而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室内寄生试验表明,随着接蜂量的增加,管氏肿腿蜂对幼虫的寄生死亡率不断提高,当虫蜂比提高到1∶4-1∶5时,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6.7%;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Ma789约1.0×10^7个孢子时,对老熟松褐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6.7%,70%和100%。  相似文献   
86.
晏容  刘流  刘晖  贺莉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89-12891
[目的]了解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物酶(POD)在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血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对血细胞中ACP、PO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细胞化学技术测定感染前后家蝇幼虫血细胞中ACP、POD活性,用显微摄影及定量图像法进行观察。[结果]感染后浆血胞和粒血胞中ACP、POD的活性均较正常组极显著增加(P〈0.01)。感染前后原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中均未见ACP、POD的阳性反应物。[结论]感染后浆血胞和粒血胞中ACP、POD的活性增强,提示浆血胞和粒血胞是家蝇幼虫参与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类型,而原血胞、珠血胞及类绛血胞不参与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7.
大钦岛海区虾夷扇贝采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在山东长岛县大钦岛南部海区进行虾夷扇贝采苗试验。采用规格为35cm×50cm的12目聚乙烯网袋组成的采苗器,垂挂于浮筏上,第一组网袋距离水面约3m,采苗器下端绑系质量约4kg坠石。试验结果表明,5月26日至6月1日投放采苗器平均采苗量40~50个/袋,6月6日投放采苗器平均采苗量10个/袋。3m、5m、8m采苗水层分别为30个/袋、48个/袋、71个/袋。远岸区平均采苗46个/袋,近岸区平均采苗24个/袋。  相似文献   
88.
糙海参胚胎和幼体发育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糙海参育苗技术,研究描述了糙海参从受精卵发育到稚参的形态变化,在显微镜下测定了受精卵、胚胎和幼体的大小,确定了糙海参胚胎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通过利用阴干、流水刺激法对成熟亲参进行人工催产,得到大量的受精卵,其受精率为90%以上。糙海参胚胎和幼体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旋转囊胚期、原肠期、初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形幼体和稚参等阶段;在平均水温29℃,平均盐度34条件下,糙海参受精卵经3 h发育形成囊胚,4 h进入旋转囊胚期,5 h进入原肠期,19 h完成胚胎发育变态为耳状幼体;并经过7 d的生长与发育进入樽形幼体;第15天变态为稚参。观察发现,多精入卵现象则会导致胚胎发育不正常,最终使胚胎发育停止并死亡。在糙海参幼体发育过程中,大耳状幼体期幼虫臂的大小及其球状体的形成均可作为判断其幼体发育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幼虫臂越大,球状体出现率越高,其幼虫的变态率和成活率也越高。对比发现,位于糙海参尾部的突出结构——尾突,为仿刺参和新西兰刺参所没有,这一结构差异同时导致了其骨片位置也不同;并且,糙海参胚胎和幼体与其他种类的海参在发育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9.
刘晓静  石萌  马纪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6):1080-1085
[目的]了解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幼虫耐寒性的发育阶段性变化.[方法]对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各龄期幼虫的过冷却点进行测定.[结果]同一虫期个体间的过冷却点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不同虫期的过冷却点差异显著,其中1龄的过冷却点最低(-19.4~-24.1℃),且个体差异不大.老熟幼虫的过冷却点个体差异较大,其中7龄幼虫中过冷却点在个体间差异达到15.7℃(-5.6~-21.3℃).[结论]老龄幼虫最有可能是该虫在荒漠环境地区越冬的虫态.  相似文献   
90.
为估计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幼体及稚海胆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采用巢式不平衡设计方法建立了44个中间球海胆全同胞家系,并测量了各家系海胆四腕幼体、六腕幼体和八腕幼体等各期浮游幼体的体长以及受精后30 d的稚海胆壳径,采用动物模型和约束性最大似然法(REML)估计了中间球海胆幼体和稚海胆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四腕幼体和八腕幼体体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705±0.373和0.538±0.444,为高度遗传力,六腕幼体体长和稚海胆壳径的遗传力均接近于0,为低度遗传力;各阶段幼体体长和稚海胆壳径的共同环境效应为0.048~0.352;各阶段幼体体长间遗传相关为正相关(0.300~0.518),各阶段幼体体长与稚海胆壳径间的遗传相关为负相关(-0.152~-0.435)。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中间球海胆的早期选择和间接选择选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