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3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125篇
林业   397篇
农学   271篇
基础科学   753篇
  1284篇
综合类   1378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4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46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e cognition of the image of China in the West during the Middle Ages is a historical base map for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image in the eyes of Western travelers in China since the 19 th century. During the Middle Ages, with the Crusades and the Eastward March of the Mongol Empire, the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were frequent. For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purposes, Western missionarie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China. From the expansion of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space, Western travelers came to China to explore the world outside the Mediterranean. For the needs of literary creation, Western writers began to write Chinese travels while traveling to China. The texts about China's images created by missionaries, travelers and writers are intertwined, depicting a vivid China's national image.  相似文献   
992.
提出了一种图像增强的快速实现方法。因为直接对高分辨率图像进行图像增强,运算量大,耗时多,不利于实时应用,所以结合了引导滤波和联合双边上采样的特点,采用双边引导上采样的方法。先将图像进行1/8下采样后,再对下采样后的图像进行增强,然后再通过双边引导上采样恢复到原始图像大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处理结果与图像增强处理结果外观差异不大,大大降低了图像增强所需的时间,达到了实时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3.
在大豆-玉米轮作生产过程中,玉米杂苗会与大豆苗竞争水和肥料,而且很容易遮住大豆苗,影响害虫(如玉米根虫)的防控,降低大豆品质。因此,在大豆幼苗期及时检测出玉米杂苗并对其进行处理非常重要。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主观性强、效率低,传感器和算法的发展为自动检测玉米杂苗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在温室环境下模仿田间条件,待玉米和大豆发芽后,连续5天用因特尔RealSense D435相机采集彩色图像,并人工裁剪幼苗图像区域,在此基础上对图像进行分割和去噪。在采集图像形状、色彩和纹理特征值后, 对所采集的特征值进行权重分析, 保留前10种重要的特征值导入基于特征的机器学习算法中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神经网络(NN)和随机森林(RF)的预测精度分别为85.3%,81.5%和82.6%。将数据集导入GoogLeNet和VGG-16 两种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 预测精度分别为96.0%和96.2%。VGG-16 模型在区分大豆幼苗和玉米杂苗中有较好的表现,彩色图像和VGG-16 模型组成的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大豆生长过程中玉米杂苗的情况,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帮助其进行生产决策和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领域存在的大量图像资源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图像孤岛现象愈演愈烈。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为图像资源的深度交互和应用打开了新的窗口,而图像标注正是打通图像孤岛、提升图像认知的关键。[方法/过程]论文基于IIIF框架提出了“图像层面的元数据注入”“对象层面的内容录入”和“语义层面的语义引入”的3层标注模型。同时,文中构建的本体管理平台为图像资源的语义化标注提供了本体上的支持。[结果/结论]以韩干《照夜白图》为例,探讨了使用图像标注和IIIF技术在图像内容语义增强、对象标签聚类和资源精准关联等方面所带来的新的交互体验和研究模式。可以说,IIIF、关联数据(Linked Data)和人工智能(AI)的结合必将开启数字人文研究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特征加权融合的鱼类摄食活动强度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鱼类养殖中投喂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加权融合的鱼类摄食活动强度评估方法。该方法以鱼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摄食阶段图像的特征对摄食活动强度进行分析,避免了复杂背景中单体鱼的切割。首先,利用图像预处理技术获取前景目标,通过鱼群质心绘制出不同摄食阶段的鱼群游动轨迹;其次,分别提取图像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特征;然后,使用Relief特征选择和XGBoost算法筛选出3个摄食评价因子,采用加权融合方法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最佳权重;最后,通过融合后的特征对摄食活动强度进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面积法相比,本文提出方法的决定系数可达0. 904 3,且摄食识别准确率高达98. 89%。该方法在增强鲁棒性的同时,提高了检测和评估效率,可为鱼群摄食行为检测和活动强度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探索准确、高效地估算冬小麦地上生物量(Dry aerial mass,DAM)的方法,获取了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2个生长季的冬小麦试验数据,采用植被指数反演叶面积指数(LAI),以遥感反演LAI作为遥感与SAFY(Simple algorithm for yield estimates)模型之间的耦合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的复合型混合演化(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 with PCA,SP-UCI)算法优化出苗日期(D0)、有效光能利用率(ELUE)和衰老温度(STT) 3个敏感参数,对冬小麦全生育期进行动态生长模拟。结果表明,2014—2015年和2013—2014年冬小麦全生育期模型模拟地上生物量R~2、RMSE和NRMSE分别为0. 887、1. 001 t/hm~2、19. 41%和0. 856、1. 033 t/hm~2、19. 86%。研究表明,耦合高光谱遥感与SAFY作物生长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冬小麦长势的动态变化,对冬小麦地上生物量估算精度较高,可为遥感监测冬小麦长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我国鸭蛋孵化行业剔除无精蛋的方法效率低、剔除的无精蛋已丧失食用价值、造成资源巨大浪费的问题,运用机器视觉技术,以孵化至第3天的种鸭蛋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端对端的特点,在Alexnet神经网络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孵化第3天的种鸭蛋透射图像直接输入到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用卷积层代替全连接层,改变卷积核的尺寸,搭建了种鸭蛋受精信息识别网络(Eggnet)模型,实现了对种鸭蛋孵化早期受精信息的无损判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孵化第3天的种鸭蛋图像测试集分类准确率高达98.87%,验证集分类准确率为97.97%,平均单枚蛋检测时间仅为0.24 s。  相似文献   
998.
基于FOD和SVMDA-RF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分数阶微分(FOD)联合支持向量机分类-随机森林模型改善高光谱监测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SOM)的效果,对以色列Sde Boker荒漠地区采集的砂质土(SS)和黏壤土(CLS)样品进行理化分析和室内光谱测定,依据光谱的平均反射率建立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SVMAD),并对不同土质高光谱原始反射率分别经0~2阶(间隔0. 2)的分数阶微分处理,构建归一化光谱指数(NDI),分析NDI和SOM之间的二维相关性,并筛选敏感的NDI指数,以此建立不同FOD的随机森林(RF)模型,并以不同土质中的最佳模型进行组合,构建新的SVMDA-RF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光谱平均反射率的SVMDA对土壤质地的分类正确率可达100%;分数阶微分耦合光谱指数具有放大波长间与SOM有关隐含信息的能力,经FOD提升敏感指数的数量在0. 6阶时达到峰值,但黏壤土的敏感指数数量远大于沙质土;由不同FOD敏感指数建立的RF模型中,砂质土在1. 2阶的模型最佳(R_C~2=0. 962,R_P~2=0. 920,RMSEP为0. 435 g/kg,RPD为3. 658),黏壤土在0. 6阶的模型最佳(R_C~2=0. 942,R_P~2=0. 944,RMSEP为0. 554 g/kg,RPD为4. 316);经最佳模型组合后的SVMDA-RF模型,砂质土和黏壤土的模型精度都有所提高,其中R_C~2=0. 980,R_P~2=0. 979,RMSEP为0. 481 g/kg,RPD为7. 004。研究成果可为快速评估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寒旱区河流提取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农业规划、灾害预警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寒旱区特点制作了面向寒旱区遥感影像河流识别的专业数据集;为了提高网络的识别准确率,融合迁移学习与深度学习,将Res Net50网络迁移到Linknet网络,得到R-Linknet网络;为了提取到更多的细节信息和增加提取河流的连贯性,将密集空间金字塔池化与R-Linknet网络相结合,扩大网络的感受野;训练时,将Dice系数损失函数与二分类交叉熵函数相结合,作为新的损失函数。数据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多种语义分割网络相比,像素准确率较FCN_8s、Res Net50、Deeplab V3、Unet和原始Linknet网络分别提高0.216、0.099、0.031、0.056和0.023,交并比分别提高0.19、0.142、0.056、0.105和0.028;加入Dense ASPP之后,像素准确率提高0.023,交并比提高0.050,采用新的损失函数进行训练后,像素准确率和交并比又分别提高0.019和0.022。该方法提取到的河流更加清晰、连贯,能够满足后续的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Monitoring pest populations in paddy fields is important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Light traps are widely used to monitor field pests all over the world. Most conventional light traps still involve manual identification of target pests from lots of trapped insects, which is time-consuming, labor-intensive and error-prone, especially in pest peak periods.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ed an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for rice light-trap pests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This system is composed of an intelligent light trap, a computer or mobile phone client platform and a cloud server. The light trap firstly traps, kills and disperses insects, then collects images of trapped insects and sends each image to the cloud server. Five target pests in images are automatically identified and counted by pest identification models loaded in the server. To avoid light-trap insects piling up, a vibration plate and a moving rotation conveyor belt are adopted to disperse these trapped insects. There was a close correlation(r=0.92) between our automatic and manu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daily pest number of one-year images from one light trap. Field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our automatic light trap monitoring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