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54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3篇
  68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贵州纳雍光叶珙桐群落11个主要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及重叠,结果表明,在该群落中以西南红山茶、猫儿屎、光叶珙桐的生态位宽度较大;群落中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的发生比较普遍,但是重叠的程度不是很高,说明物种间存在竞争,群落尚未达到稳定的顶级群落阶段,尚处于演替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82.
以10个热带、温带玉米群体为材料,采用混合线性(AD)模型和MINQUE(1)法,对7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力、遗传方差分量比率、群体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群体对籽粒产量的贡献为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产量相关性状狭义遗传力为穗粗>百粒重>穗粒重>穗长>籽行数>行粒数>秃尖;加性效应最好的2个群体是豫综5号和墨黄1号;显性效应最强的4个组合为墨白962×豫综5号、新墨1号×WBM-C4、墨黄1号×SUWAN-1和墨白962×EP7;综合来看,豫综5号和墨黄1号是最具利用潜势的群体种质。  相似文献   
83.
对采集自我国12个不同分布区的105个野生披碱草属(Elymus)牧草居群的14项穗部形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披碱草属牧草种质资源穗部遗传多样性丰富,居群内多样性指数(H′)在0.784~1.652,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396;居群总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936,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为27.89%。14项穗部形态性状在居群内多样性、居群总多样性以及变异系数变化不完全一致,居群内H′最高的为旗叶与穗基部长度(1.648),居群总H′最高的为小穗长(2.054),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第一颖芒长(58.932%),平均变异系数为31.22%,表明穗部形态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变异,F检验差异极显著。引起居群形态差异的性状与种子产量密切相关,主要包括穗长、穗宽、第一颖芒长、第一外稃长、第一内稃长、第一外稃芒长、每穗轴小花数、第一颖长和第一颖宽。我国野生披碱草属牧草的多样性和分布格局是相关的,我国西北部是野生披碱草属牧草分布中心,也是披碱草属牧草的多样性中心。此外,提出了我国披碱草属牧草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84.
稻螟种群及数量随着水稻熟制和栽培技术的变革,品种更替,治螟药剂的变更,天敌数量的消长,气候的变化而演替。治理策略随着稻螟种群和数量的演替而变化。  相似文献   
85.
基于SSR标记的山西省辽东栎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山西省8个辽东栎天然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北京东灵山小龙门林场群体进行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相关关系的对比分析,旨在为辽东栎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使用11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到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272 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185 9;得出山西省辽东栎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53 8,Nei多样性指数为0.752 1,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754 3。这一结果表明辽东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是相对较高的。研究还表明,辽东栎群体的绝大部分遗传变异是发生在群体内的(95.99%),仅有4.01%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群体间,并且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52 2,P0.05)。   相似文献   
86.
利用座落于江都市小纪镇良种场的FACE平台,研究了FACE条件下,不同氮素水平水稻土壤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微生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高N水平下,FACE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氨化作用及放线菌数量都比对照高,而低N水平下,除真菌、放线菌数量以及氨化作用外,其他指标均比对照低。FACE条件下,高氮处理与低氮处理相比较,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氨化作用以及细菌数量分别提高610.57%、56.55%、24.32%、9.43%、1.09%和225%,供氮水平对FACE条件下水稻土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微生物群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7.
川西北地区康定柳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川西北乡土灌木树种康定柳天然群体的遗传变异规律,采用变异系数、巢式方差分析、聚类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四川阿坝州康定柳5个天然群体雌、雄性类群叶片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分析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康定柳叶片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叶片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8.97%,雌、雄性类群间表型分化系数平均为27.32%和21.51%,小于群体内,表明康定柳天然群体叶片表型性状在群体内的多样性大于群体间;叶片表型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巴西(19.49%)、红星(19.42%)、壤塘(19.05%)、阿坝(18.94%)、红原(17.98%),巴西群体的表型多样性最丰富,而红原群体的最低。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5个群体间雌、雄性类群聚为3类。  相似文献   
88.
[目的]为明确枣棉间作模式下不同施氮量对棉花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0、150、300、450、600、750 kg/hm26种施氮水平对枣树‖棉花模式中棉花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动态。[结果]300和450 kg/hm2施氮量能显著增加蕾期、花期和吐絮期微生物总数量。细菌和放线菌在整个生育期中蕾期数量最少,铃期和花期较高,吐絮期次之。真菌数量各个时期变化不大。适宜施氮量能增加铃期枣棉间作交际行棉花根际土微生物数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枣棉间作系统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2009~2010年,采用稻秆浸渍接虫法,测定了福建省3个地区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进行抗性分析,在仙游县晚稻田褐飞虱初孵若虫始盛期,采用喷雾法对6种药剂的田间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个种群的褐飞虱若虫对同一种药剂的敏感性随着虫龄的增加而降低;烯啶虫胺对不同地理种群的褐飞虱若虫均表现出最高的毒...  相似文献   
90.
[目的]对怀牛膝的整个生育周期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进行研究,探讨怀牛膝药材的道地性成因。[方法]以不同怀牛膝生长时期的不同层次土壤为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总数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怀牛膝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总数和酶活性在种植前较高,苗期较低,增重期又增高,总体上表现为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土壤微生物的总数和酶活性随取样深度的增加均表现为降低趋势,0—20cm的表土层明显高于20~40cm的亚表层和加-60cm深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之间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结论]怀牛膝在增重期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