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584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44篇
  57篇
综合类   1425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吉林省的森工企业是吉林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可以说:“三分天下,必有其一”。但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森工企业纷纷转向经营,特别是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大量的森工企业人员分流转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从事了森林生态旅游,这些人员非常需要必要的岗位知识培训。为了保证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大作强这一绿色的无烟工业,我们旨在对森林生态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摸索和探讨,以保证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吉林林业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机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2.
杨妮  李小明  樊亚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09-7911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它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在分析陕西农业生态旅游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旅游市场需求、市场优势等方面分析陕西农业生态旅游巨大的潜力市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3.
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借鉴特尔菲法形成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这一区域的乡村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性指数特征为5.89,属于中等乡村,开发乡村旅游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64.
三峡库区库岸带开发中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星一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5):151-153,171
三峡库区库岸带人口密集,人地矛盾十分紧张,工业基础遭到破坏,单纯发展一、二产业,投入比较大,且生态效益得不到保障.本文针对三峡库区库岸带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库岸带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65.
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信阳市的几个主要的景点的开发价值大小给了比较性的评估,确定出各景点开发的价值,为择优开发信阳市的旅游资源提供一个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66.
基于SWOT分析的衢州柑橘产业带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SWOT分析法对衢州柑橘产业带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前景进行研究,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衢州柑橘产业带旅游开发在资源、环境、旅游资源结合度、区位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主导旅游资源、局部环境、对近距离游客吸引力、旅游“机会成本”等方面存在劣势;面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日益受到重视、新农村建设、市民旅游消费趋势转变和政府重视的机遇;出现橘园面积萎缩、同质化竞争激烈、旅游产业的统一管理与农业分散经营的矛盾。结合对衢州柑橘产业带的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了在该区发展旅游业的相应策略。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张建国等基于SWOT分析的衢州柑橘产业带旅游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67.
旅游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优先任务,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推动旅游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文献述评、调研认知与研究思考,探讨旅游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主要作用、现实问题和推进途径。研究表明,旅游精准扶贫可以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已成为各方共识,同时也面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内生增长乏力、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乡村旅游扶贫需精准识别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资源、区位、市场等条件和可行性,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旅游精准扶贫计划与行动之中。具体需要准确把握好适宜区域、实施主体、主导产业、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创新乡村旅游扶贫的商业模式、聚合乡村旅游扶贫的智力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底蕴、坚守乡村旅游扶贫的绿色发展底线、优化乡村旅游扶贫管理和组织机制,进而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全方位精准有效地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8.
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欠发达乡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RHB(Resource-Humanity-Benefit)开发战略,以山东省旅游扶贫村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分析山东省旅游扶贫村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困境,探讨旅游扶贫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山东省旅游扶贫以贫困户为中心,乡村精英引领,景区、企业赋能赠权,贫困户积极参与,旅游扶贫成效显现,至2018年底直接带动17 886户脱贫,90%扶贫村的贫困人口受益。山东省旅游扶贫村主要形成了依托景区型、农户自组织型、合资共建型等发展模式。但旅游扶贫村仍存在乡村旅游规划不完善、主题定位不明晰、发展特色不突出、管理水平不专业、政策因素不可控等发展困境。建立立体化的旅游扶贫战略体系,不断提升扶贫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贫困人口的内生造血发展力是当务之急。因此,为优化旅游扶贫村的发展路径,提出依据乡村发展地域类型分类推进开发;拓展多方合作渠道,聚合多源力量综合开发;打造乡村发展增长极,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等举措。  相似文献   
69.
旅游设施工程规划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旅游区规划层次、旅游区规划程序、旅游区设施工程规划程序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区交通规划、建筑规划、其他设施工程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建设生态旅游区和建设和谐社区两方面来创新、构建新型旅游区。  相似文献   
70.
藏东南冰川地质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藏东南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分布有6大现代冰川,构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海洋型冰川群落。其明显的科学性与观赏性、方便的交通和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突出的复合景观要素等,为旅游开发创造了可能性和必要条件。建议科考、科普与生态探险旅游相结合,地学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