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85篇 |
免费 | 148篇 |
国内免费 | 28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6篇 |
农学 | 426篇 |
基础科学 | 18篇 |
295篇 | |
综合类 | 1229篇 |
农作物 | 508篇 |
畜牧兽医 | 31篇 |
园艺 | 132篇 |
植物保护 | 8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165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161篇 |
2013年 | 226篇 |
2012年 | 189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47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124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117篇 |
2003年 | 95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银杏内生细菌防治辣椒疫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银杏植株叶片中分离到108 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测试从中筛选获得35 株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温室盆栽试验证明,菌株 Zy44、Fy11、Hy7、Hy14 和 Zy25 对辣椒疫病防效显著,其中Zy44 和 Fy11 发酵液在辣椒疫霉菌接种 20 d 后防效分别为 62%和 52.33%;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试、16S rDNA序列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这两个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发酵滤液及酸沉淀获得的脂肽类抑菌物质对盆栽辣椒苗疫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菌株 Zy44 的防效高于 Fy11,且脂肽类物质的防效高于发酵滤液;显微镜观察发现菌株 Zy44的脂肽类抑菌物质可导致辣椒疫霉菌菌丝体膨大, 分枝增多, 成簇状,并显著抑制孢子囊的形成. 相似文献
22.
番茄对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利用04957(感),04968(感),L3708(抗)和Wva700(抗)4个抗感不同的番茄品种,按Griffing(Ⅰ)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置组合,接种番茄晚疫病,调查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不同品种、不同组合间抗病性存在极显著差异;②供试品种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Wva700,L3708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二者在配制抗性组合时是较为优良的杂交亲本。Wva700×04957,Wva700×04968组合特殊配合力最高,有进一步研究利用的价值;③抗性遗传中加性效应是主要的,同时存在部分显性,存在细胞质效应;④广义遗传力为90.64%,狭义遗传力为81.48%,均较高,说明亲代对后代的影响作用较大,抗性基因可以通过基因累加的方式在后代中表现出来,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23.
番茄抗晚疫病基因ph-3的RAPD及CAPS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番茄抗晚疫病ph-3基因已有的RAPD特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根据该测序结果设计SCAR引物对抗病亲本、感病亲本、抗病池、感病池、F_1个体进行扩增,均获得一条592bp的特异片段.感病基因型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Xba 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261bp、193bp和95bp以及592bp、261bp、193bp和95bp的特异性片段,纯合抗病基因型无此酶切位点,酶切结果仍为592bp的产物.这些片段能成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和F_1个体,很有可能是与ph-3基因连锁的CAPS标记. 相似文献
24.
25.
为筛选出适宜酿酒葡萄的叶面喷施镁肥浓度,为酿酒葡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以7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设置叶面喷施镁肥(MgSO4·7H2O) CK (0.00%)、F1 (0.09%)、F2 (0.18%)、F3 (0.27%)、F4 (0.36%)和F5 (0.45%)6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探讨贺兰山东麓碱性土壤条件下,不同叶面施镁浓度对酿酒葡萄赤霞珠叶片光合特性、果实品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显示:叶面喷施0.27%镁肥效果最为显著,与CK相比,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叶绿素a+b (Chl a+b))分别提高28.26%、42.81%和32.49%;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提高36.72%、65.58%和100.82%;总酚、单宁、花色苷、可滴定酸及产量分别提高11.22%、8.08%、29.60%、11.69%和8.17%.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酿酒葡萄产量与Chlb、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hl a、花色苷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叶面喷施0.27%镁肥对提高赤霞珠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产量及平衡糖酸比改善浆果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6.
疫霉属( Phytophthora)卵菌引致马铃薯晚疫病等作物灾难性病害,严重威胁作物的可持续生产。由于病菌毒性变异,导致品种抗病性丧失问题突出。因此,挖掘植物广谱和持久抗病基因,并探索其在抗病育种中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1(GSNOR1)是植物氮信号通路中高度保守的关键还原酶,其参与调节r基因介导的植物抗性和非寄主抗性。然而, GSNOR1参与抗疫霉菌的免疫功能和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中,借助拟南芥与寄生疫霉菌互作的模式体系,首先发现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 gsnor1-3对寄生疫霉菌呈现感病表型。进一步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降低烟草叶片中 GSNOR1同源基因的表达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抗病表型分析以及一系列抗性相关功能的检测,结果表明,沉默本氏烟草 GSNOR1同源基因能够在寄生疫霉菌侵染植物的过程中削弱植物体内的活性氧(ROS)迸发、病程相关基因(PR genes)的诱导表达以及MAPK信号转导,从而增强了植物对疫霉菌的感病性。本研究揭示了植物 GSNOR1对疫霉菌具有高度保守的抗性功能,并初步解析了 GSNOR1正调控植物抗疫霉菌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探索 GSNOR1在马铃薯抗晚疫病中的功能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有效利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 基础。 相似文献
2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丙硫唑、噻呋酰胺、氟环唑及苯醚甲环唑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结果表明,丙硫唑和氟环唑对水稻纹枯病的活性较高,EC50分别为0.228 1、0.290 4 mg/L;其次是噻呋酰胺,EC50为0.624 6 mg/L;苯醚甲环唑活性最差,EC50为4.404 6 mg/L。选择丙硫唑和噻呋酰胺6种配比(5∶1、3∶1、1∶1、1∶3、1∶5、1∶7)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的联合毒力,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24.96、164.91、193.19、224.93、226.61、274.09,表明两种药剂间的联合毒力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7时,增效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8.
Genyuan Zhang Runyu Hu Xiangguo Chen Fangfang Zhang Yujia Li Hao Xu Shinan Yu Shan Wang Yan Gao Qiaoyun Li Jianwei Tang Guihong Yin 《Plant Breeding》2023,142(1):30-40
To identify excellent cultivars resistant to Fusarium head blight (FHB), 104 wheat cultivars were tested by single-flower inoculation using two prevalent pathogens from 2018 to 2020. Agronomic trait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Six FHB-resistance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Fhb1, Fhb2, Fhb4, Fhb5, Fhb7 and Qfhb.crc-2D, have been assessed using previously reported DNA markers. A diagnostic marker has been used for Fhb1, and indicative markers linked to the other QTL were used. Results showed that (i) 12 (11.5%) cultivars were resistant to two pathogens in 3 years; among them, ‘Shengxuan 6’, ‘Wanhongbian 759’, ‘Yunong 903’ and ‘Yunong 901’ had good agronomic traits. (ii) Among cultivars with one resistance QTL, the severities of cultivars carrying Fhb1 and Qfhb.crc-2D were 2.2 and 2.8, respectively, whereas those of cultivars with Fhb2 or Fhb7 were 3.6. Among cultivars with two resistance QTL, the severities of cultivars with Fhb1 + Fhb4, Fhb1 + Fhb7 and Fhb4 + Fhb5 were 2.2, 3.0 and 3.6, respectively. The severity of five cultivars possessing three or four resistance QTL was below 2.5. Fhb1 and Qfhb.crc-2D showed better resistance effects than other resistance QTL. 相似文献
29.
几种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防治玉米大斑病适宜药剂,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吡唑醚菌酯、氟环唑等4种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计吡唑醚菌酯100g·hm-2、氟环唑135g·hm-2、丙环唑168.8g·hm-2及代森铵675g·hm-2三次药后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效分别为82.1%、81.2%、82.9%和77.3%,对玉米安全、无药害;综合保产因素,生产上防治玉米大斑病宜采用含吡唑醚菌酯、氟环唑、丙环唑成分的药剂为佳,建议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早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究赤松纯林胸径结构对枯梢病发生效应,为合理采取森林经营措施调整林分胸径结构,防控赤松枯梢病的流行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方法 以昆嵛山赤松纯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0块赤松纯林临时样地进行赤松胸径及枯梢病病情调查,应用Weibull分布拟合位置、尺度和形状参数并进行$ {x}^{2} $检验,然后将3参数和赤松平均胸径,感病赤松平均胸径,未感病赤松平均胸径,最大病级赤松平均胸径,最小病级赤松平均胸径表征为赤松胸径特征指标,分别与枯梢病病情指数进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 结果 各赤松纯林临时样地胸径结构均符合Weibull分布,其中胸径分布中心在9.66 ~16.25 cm,90.00%的样地胸径结构表现为正偏山状分布。赤松枯梢病病情指数与未感病赤松平均胸径、最大病级赤松平均胸径和最小病级赤松平均胸径呈负相关,但检验结果为不显著;与尺度参数、赤松平均胸径和感病赤松平均胸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形状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位置参数呈间接显著负相关。 结论 Weibull分布能够较好地拟合赤松纯林胸径结构。赤松纯林枯梢病病情指数与胸径结构分布中心、胸径结构分布曲线形状、赤松平均胸径和感病赤松平均胸径结构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所测赤松最小胸径存在间接显著负相关,可采取抚育间伐等森林经营措施增加林内优势木比重,降低赤松胸径分化程度,减少感病小胸径赤松,达到赤松枯梢病生态调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