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7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林业   323篇
农学   420篇
基础科学   53篇
  1116篇
综合类   1433篇
农作物   271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81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7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云南岩溶地区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经济与水保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南岩溶地区坡度为15°草地的5种利用方式进行了3年的水土流失、土壤理化性状、地表植被密度、盖度、高度、产草量和投入产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地区坡地种草利用比种粮利用的水土保持效果、培肥地力效应和经济效益高.水土流失严重程度为种粮坡地>自由放牧草地>栽培草地>改良草地>围栏封育草地;土壤肥力提高幅度为栽培草地>改良草地>围栏封育草地>自由放牧草地>种粮坡地;3年累计经济纯收入栽培草地>改良草地>种粮坡地>围栏封育草地>自由放牧草地.  相似文献   
992.
红豆草与紫花苜蓿的培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了种植豆科牧草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的产草量和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当年红豆草产草量大于紫花苜蓿,分别为3 273.0和860.5 kg/hm2,种植次年产草量均有增加,但紫花苜蓿增加明显,分别为3 548.0和1 454.5 kg/hm2,种植第3年红豆草的产草量开始减少,为2 908.0 kg/hm2,紫花苜蓿继续增加至3 535.0 kg/hm2.种植2种豆科牧草均有培肥地力的作用,种植年限越长,有机质和氮素的积累越多,且红豆草培肥作用强于紫花苜蓿.种植2年后.红豆草和紫花苜蓿的耕层有机质含量分别比试验初增加0.74和0.54 g/kg.全氮增加0.466和0.317g/kg,水解氮增加7.9和5.6 mg/kg.2种豆科牧草种植年限越长,土壤中的磷素越低,种植2年后,红豆草和紫花苜蓿的耕层速效磷分别减小4.1和4.6 mg/kg,因此建议每次刈割后结合中耕适当增施磷肥.  相似文献   
993.
针对传统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土壤质量指数法(SQI)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旨在为农业生产、农产品产地选址、农业环境保护等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将方法在北京市郊区7种土地利用方式(粮田、林地、湿地、荒地、果园、菜地、草地)上进行了应用,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隶属度模型评价土壤肥力,肥力高低顺序为:湿地>菜地>粮田>林地>果园>荒地>草地;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了重金属污染状况,污染程度高低顺序为:湿地>菜地>荒地>果园>林地>粮田>草地;采用SQI指数评价土壤综合质量,其综合质量的高低顺序为:湿地>粮田>菜地>果园>林地>荒地>草地。此外还对评价模型的适用范围、评价结果的划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SQI指数评价方法的应用及结果的划分涵盖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农用地,体现了各种土壤属性的差异和变异特性,评价结果可实现土壤综合质量定性和定量化,能够反映土壤的关键信息,符合农业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994.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少免耕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用技术,对中国水稻可持续发展作用甚大.综述了稻田免耕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免耕对稻田上壤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质、微生物和酶等方面的影响,免耕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免耕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5.
提出了通过交换树脂和数码相机来获取土壤肥力及作物长势、长相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树脂袋解吸出的速效N与土壤中的速效N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数码技术采集的作物生长发育信息(叶色指数)与土壤速效氮含量之间也有良好的相关性;结果还表明,水稻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和生长发育信息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6.
提升中低产田耕地质量是保障地区粮食持续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在江苏省滨海县稻-麦轮作区周年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处理,探讨了耕作与有机肥施用对土壤地力及稻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和旋耕处理有助于提升土壤有机质及碱解氮含量,与耕翻处理相比,旋耕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3.0%~21.2%,碱解氮含量提高3.6%~26.4%。短期对土壤物理结构改良的效果为耕翻>旋耕>免耕处理,增施有机肥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对产量几乎没有影响。从周年角度来看,有机无机肥结合、耕翻与浅旋结合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提升土壤肥水水平,麦季以旋耕处理产量最高,稻季以耕翻处理产量最高。黄河故道稻-麦轮作区中低产田通过在传统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旋耕与深翻交替可以在提升耕地质量的同时实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997.
间作是茶园生态抑草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四年生的茶园中间作鼠茅,研究其对茶园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茶园土壤肥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茶园间作鼠茅可以显著地降低杂草的发生,其中,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9%左右。与清耕相比,间作鼠茅后土壤肥力明显提高,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提高了65.00%、49.19%和95.54%。间作鼠茅均可以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其中氨基酸增加最明显,增加了49.8%;间作鼠茅明显提高茶树的发芽密度和百芽重。结果表明间作鼠茅有望成为一种生态的茶园抑草方式。  相似文献   
998.
西藏主要农区农田土壤肥力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国辉  田发益  旺姆  张红锋  刘翠花  次白 《土壤》2005,37(5):523-529
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地质历史以及耕作习惯,使其具有特殊的土壤特征。在2002~2004年间,我们对西藏主要农业区的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等4地(市)的农田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分析结果显示:4地(市)农田土壤酸碱性由弱酸性至弱碱性(pH6.5~9.0);养分的基本状况是有机质含量在5~50g/kg之间,变幅较大,N素少(全N0.2~2g/kg,速效N20~80mg/kg),P素缺(全P0.22~1.42g/kg,速效P1~133mg/kg),K素(全K1.9~12.2g/kg,速效K80~1290mg/kg)和微量元素比较丰富(Cu10~443mg/kg,Zn47~266mg/kg,Fe1880~7550mg/kg,Mo0.2~6.6mg/kg,Mn196~736mg/kg,B0.5~138mg/kg)。  相似文献   
999.
以湘中丘陵区石栎马尾松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对两类林分进行了生物量和封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分生物量远高于马尾松纯林,是纯林的2.99倍;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也高于纯林;混交林林分平均净生产力高于纯林,是纯林的3.62倍;混交林和纯林的根系总质量分别占林分生物量的9.76%和11.08%.在各级根中,两类林分均以粗根所占比例最大,细根所占比例最小,根系质量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混交林枝叶比略小于纯林,而枝叶指数、冠根比及光合部分与非光合部分比值则相反;混交林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但混交林土壤容重比纯林低,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比纯林林地高,本研究结果,为湘中丘陵区石栎马尾松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的培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Eleven somatic hybrids (2n = 68 to 74) obtained between S. tuberosum ssp. tuberosum cv. Dejima (2n = 48) and ATDH-1 (2n = 24), an anther-culture-derived dihaploid of S. acaule (Yamada et al., 1997), were characterized by nuclear RFLP markers using 49 single-copy DNA probe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potato genome (2 to 6 probes per chromosome). One of the somatic hybrids, DA8-2, had 72 chromosomes and all the Dejima- and ATDH-1-specific markers (124 and 103 bands,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a whole set of both parental chromosomes. The other somatic hybrids lost varying numbers of markers up to seventeen. The pattern of the loss of markers indicated the elimination of five chromosomes among four somatic hybrids. A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 of chromosome 2 was often eliminated in the somatic hybrids. The somatic hybrids studied here had higher frequencies of multivalent formation than the S. tuberosum parent. They had reasonably good seed set when pollinated with S. tuberosum pollen. Hence, homoeologous recombination between S. acaule and S. tuberosum chromosomes is possible and useful traits from S. acaule may be transferred to the S. tuberosum gene pool.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