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林业   349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134篇
  715篇
综合类   1031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14篇
畜牧兽医   184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16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刘涛  侯兰功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4):75-82,90
[目的]基于地形特征分析不同用地类型时空分布变化,不仅能解释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并能更进一步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果,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四川省北部江油市2003,2010,2018年3期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法,分析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接着利用地形位指数法、分布指数法,分析地形因子影响下不同用地类型分布指数变化特征;之后利用移动窗口法,探究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时空变化规律;最后结合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分析地形因子与景观指数间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结果](1)在2003—2010年期间,水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面积2 238.98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面积增加3 360.36 hm~2);在2010—2018年期间,水田面积减少1 175.84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 614.78 hm~2;2003—2010年期间江油市土地利用的变化量整体高于2010—2018年。(2)北部山区主要由旱地转移为林草地,南部平原地区主要为水田转移为建设用地,中部丘陵区域旱地和水田相互转化强烈。(3)随时间变化,旱地和未利用地优势等级向中地形位等级靠拢;低地形位等级上建设用地、水田和水域优势度逐渐降低,并具有优势等级向较高地形位等级扩展趋势。(4)山区河流沿岸以及山地平原交汇处斑块密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高,且呈线性分布;随时间变化,丘陵区域斑块密度增加,主城区附近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5)高—高聚集区主要表现为向山地丘陵交汇处聚集;城区附近景观指数因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多,导致该区域景观指数与地形位指数呈现出不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地形过渡带区域,不同地貌对于各类用地变化的影响在时空上存在差异性,其地形因子与景观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2.
于2009年3月的大潮期间对渔山列岛潮间带布设5个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潮间带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90种,其中腔肠动物3种,多毛类11种,软体动物45种,甲壳类19种,棘皮动物6种,其它6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5307.06g/m2,总平均丰度为2323.20ind/m2。在各类群底栖动...  相似文献   
163.
Overfishing may seriously impact fish populations and ecosystems. 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 are key tool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fisheries management, yet the fisheries benefits remain debateable. Many MPAs include a fully protected area (FPA), restricting all activities, within a partially protected area (PPA) where potentially sustainable activities are permitted. An effective tool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FPAs, can sustain local fisheries via spillover, that is the outward export of individuals from FPAs. Spillover refers to both: “ecological spillover”: outward net emigration of juveniles, subadults and/or adults from the FPA; and “fishery spillover”: the fraction of ecological spillover that directly benefits fishery yields and revenues through fishable biomass. Yet, how common is spillover remains controversial. We present a meta‐analysis of a unique global database covering 23 FPAs worldwide, using published literature and purposely collected field data, to assess the capacity of FPAs to export biomass and whether this response was mediated by specific FPA features (e.g. size, age) or species characteristics (e.g. mobility, economic value). Results show fish biomass and abundance outside FPAs was higher: (a) in locations close to FPA borders (<200 m) than further away (>200 m); (b) for species with a high commercial value; and (c) in the presence of PPA surrounding the FPA. Spillover was slightly higher in FPAs that were larger and older and for more mobile species. Based on the broadest data set compiled to date on marine species ecological spillover beyond FPAs' borders, our work highlights elements that could guide strategies to enhance local fishery management using MPAs.  相似文献   
164.
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类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海洋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和海洋环境监测的需要,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如多样性指数等在评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时显得说服力不足,而摄食功能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实验根据2012年8月对浙江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调查实验,分析该海域夏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类群的组成、空间及数量分布,并进行相关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枸杞岛海藻场夏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组成以肉食者和滤食者占较大优势,食碎屑者、植食者和食底泥者次之,杂食者最少;肉食者的优势种为布尔小笔螺、寄居蟹、扁平管帽螺、甲虫螺和四齿矶蟹等,滤食者的优势种为条纹隔贻贝、带偏顶蛤、短石蛏和布氏蚶等,植食者的优势种为钩虾、单一丽口螺和锈凹螺等;各摄食类群水平分布较均匀,垂直分布受水深和摄食饵料的限制;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功能类群的生态参数评价结果表明,枸杞岛海藻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健康状态呈虚弱水平,大部分站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受到轻度扰动,底栖生态质量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65.
湖州市是一座江南古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湖州市境内,其区域内河道网络纵横交错,产生了众多的桥梁和滨水地带.为进一步提升湖州滨湖度假区环境品质,增加度假休闲氛围,打造国内一流休闲旅游度假区,现对滨湖休闲景现带的景观设计理念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6.
采用考虑墙体位移模式和转角的土压力计算方法,能较好地反映挡土墙实际工作条件下的位移情况,并且能计算挡土墙任意转角下的主动土压力,避免了采用库仑主动土压力理论计算得到土压力偏小而使设计安全度降低的缺点。因此,本文提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对挡土墙的设计及验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7.
168.
绿洲—荒漠生态脆弱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绿洲—荒漠生态脆弱带是具有敏感地退化趋势的生态交错带 ,它受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双重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绿洲—荒漠生态脆弱带的性质、特点等以后 ,按照其毗邻绿洲的不同 ,探讨性地将它分为三类 :( 1 )河岸林绿洲—荒漠脆弱带 ;( 2 )冲洪积扇绿洲—荒漠脆弱带 ;( 3 )湖沼和湖滨三角洲绿洲—荒漠脆弱带。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 ,加上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该区出现了以土地荒漠化为主的多种生态环境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作者提出了若干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9.
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带的严重荒漠化及其治理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位居干旱气候区的内蒙古高原中北部的荒漠草原地带 ,面临着严重荒漠化的威胁。目前已有 90 %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与沙化 ,变成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大大扩展了我国北部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地带 ,成为北方生态安全最危险的地区。这是多年来盲目增畜 ,超载过牧 ,滥垦乱挖的掠夺式生产经营中又加上干旱气候因素的耦合作用所造成的必然恶果。面对这一严峻形势 ,急需采取果断措施抢救荒漠草原地带的整体生态环境。应立即实行禁牧封育 ,人畜转移 ,调整结构 ,移民扩镇。使荒漠草原地带与农牧交错地带以及城市之间建立起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0.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发展草地畜牧业潜力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草地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林区草地畜牧业的潜力较大,但该地区草地资源和利用不均衡,有的草地严重超载,造成草场退化;而有此可利用草地尚未被充分利用,本文着重对充分利用的区域和自然条件优势及丰富的草地资源,发展林区畜牧业,建立绿色畜产品基地的潜力和对策,进行了切实可行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