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0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1991篇
林业   424篇
农学   675篇
基础科学   4025篇
  3031篇
综合类   3595篇
农作物   485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242篇
园艺   279篇
植物保护   998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549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610篇
  2016年   864篇
  2015年   565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674篇
  2012年   957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779篇
  2009年   672篇
  2008年   590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519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61.
为探讨寒旱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耐寒旱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喜湿热品种LK99为材料,研究了塑膜小拱棚处理对马铃叶片叶绿素特性、PSⅡ荧光猝灭和吸收光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塑膜处理后,两个马铃薯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a、Fv/Fm、Fv/Fm、ΦPSⅡ、ETR、qP和Pc较对照有不同程度升高,qN和Hd降低,Ex变化不大;这种影响对喜湿热马铃薯LK99表现更突出。说明塑膜提供的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两种生态型马铃薯试管苗移栽和光合效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62.
早春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针对小麦早春灌水较早的现象,以大面积应用的小麦品种周麦18为材料,设置早春起身期、拔节期灌第1水和全生育期不灌水3个处理,研究早春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相比,起身期和拔节期灌水分别增加耗水量16.77%和14.7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3.13%和19.38%,显著增加了成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对穗粒数影响较小;早春灌水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和边际效应以拔节期灌水高于起身期灌水,分别提高5.52%和29.6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因此,适时延迟灌早春第1水,能够改善小麦耗水特性、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963.
采用随机定点抽样方法,对郑州地区土壤、灌溉水以及蔬菜中重金属Cd及Pb进行检测,研究栽培土壤和灌溉用水对蔬菜产品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Cd和Pb含量与菠菜、大白菜、小白菜、生菜、萝卜中Cd和Pb的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油麦菜中Cd和Pb的富集量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灌溉用水中Cd和Pb含量与小白菜中的含量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而与其他几种蔬菜Cd和Pb含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油麦菜中Cd除外)。同时还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的评价方法,探讨了郑州地区6种蔬菜受Cd和Pb污染的情况,结果显示,有4种蔬菜基本属于清洁水平,而菠菜和生菜开始遭受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964.
蜻蛉河大型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非充分灌溉理论,按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建立了以总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灌区灌溉水资源递阶控制优化模型,对灌区多水源进行优化配水研究。应用上述数学模型,对蜻蛉河大型灌区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对于每个层次子系统,采用适宜于解决多阶段过程或能转化成多阶段决策过程的动态规划方法来求其最优解。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引用和提出的理论与方法是正确的。同时也使我们看到,经过水资源的合理优化分配,采用非充分灌溉方法将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此研究成果为灌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5.
966.
967.
【目的】针对当地黄瓜生产品种单一的问题,筛选适宜春季塑料大棚栽培的黄瓜新品种。【方法】引进黄瓜新品种18个,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早熟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与津优10(CK1)相比,密刺型品种中,长势较强壮的有津优36、DL-22和津优38;各品种霜霉病普遍发生,但品种间病情指数有差异;第1雌花开放期相当或较早的有德瑞特、德尔LD-1、津优31、津优35、津优36、新超越、津优38、冬冠3号、德尔77、DL-22和津优32,早期产量显著较高的有津优38、博耐13B和津优36;25节内雌花数多但坐果率较低的有津优32、DL-22、德瑞特、其他津优系列和德尔LD-1;单瓜质量较大的有津优39、博耐13B和津优38;总产量较高的有博耐13B、DL-22、津优38、津优32和博耐13K;可溶性糖含量比CK1高过10%的有博耐13K、德尔LD-1、津优31、新超越、德尔1-2、津优35、津优36、DL-22和津优38,博耐13K的蛋白质含量稍高,博耐13K、津优35和津优38的Vc含量相近或稍高;冬冠3号口感有涩味,德尔77和津优39果味稍淡,德尔LD-1果肉紧。与戴多星(CK2)相比,水果型品种北斗星长势较好,熟性偏晚,早期产量低,但总产量和果实含糖量较高,商品性和其他内在品质与CK2相近。【结论】在杨凌地区春季大棚栽培中,可以示范推广密刺型品种津优38和博耐13B;水果型黄瓜丰产优质栽培中可选北斗星。  相似文献   
968.
涌泉根灌对山地梨枣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灌水定额下涌泉根灌对山地梨枣树生理指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山地梨枣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8年生梨枣树为对象,采用涌泉根灌方式,设33,132,264 m3/hm2 3个灌水定额处理,同时在相同灌水定额下,以滴灌、管灌为对照,比较各灌水定额下不同灌水方式对梨枣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与滴灌和管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维持甚至促进枣吊的生长,同时可以维持或者减少枣树的新梢生长量和落果率。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新梢生长量、枣吊和梨枣落果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因灌水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供试3个灌水定额条件下,枣树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表现为涌泉根灌和滴灌较管灌显著提高。不论采用何种灌水方式,随灌水定额的增加,枣树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均不再持续增加,但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随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减小。【结论】涌泉根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969.
【目的】研究建立膜孔沟灌水流推进模型,通过分析膜孔沟灌水流推进过程,准确、方便确定膜孔沟灌灌水技术要素、田间平均入渗率和糙率。【方法】通过引入地表储水形状系数、下渗水形状系数和膜孔沟灌入渗方程,建立基于水量平衡的膜孔沟灌水流推进模型,并通过田间试验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模型检验表明,试验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值吻合较好;对田间膜孔沟灌试验验证模型计算误差绝对值均值的分析可知,试验中各灌水沟除个别组误差绝对值均值大于5%外,其余均在5%以下;多组灌水沟的误差绝对值均值小于4%,可以满足膜孔沟灌灌水技术指标确定的需要。【结论】所建模型具有较为严谨的物理基础,计算求解方便、精度较高,具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0.
提出了利用平滑方法对降雨量的观测数据进行改造,可消除数据随机误差产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并建立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作物生育期降雨量的模拟分析系统,以加快研究工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