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1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550篇
林业   702篇
农学   342篇
基础科学   360篇
  1629篇
综合类   2326篇
农作物   237篇
水产渔业   317篇
畜牧兽医   743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78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以祁连山区的肃南县为例,通过对天然草地退化现状的调查研究,剖析了天然草地退化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草原类型区提出了退化草地分区治理对策,最后提出几条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
王元素  李莉  王堃 《草地学报》2014,22(3):475-480
三叶草(Trifolium)混播草地群落持久性研究对喀斯特草地建设与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威宁灼圃示范牧场开展的由白三叶(T. repens)、红三叶(T. pratense)、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羊茅(Festuca rubra),分别加上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 nigra)、鹅冠草(Elymus kamoji)组成4个5组分混播草地,在绵羊适度放牧下测定牧前、牧后草地现存量,连续进行20年持久性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及组合×利用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所有混播组合影响极显著,而组合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其动态变化与年降水量的动态变化之间无显著的对应关系,但同物种在各混播群落中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差异明显,说明各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生态位互补和竞争共存关系。各物种中生产力与稳定持久性最好的是紫羊茅和白三叶,其次是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最差的是无芒雀麦和鹅冠草;而在草地建植初期表现最好的是多年生黑麦草和红三叶。  相似文献   
44.
驱除瘤胃真菌对绵羊瘤胃内纤维物质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只体况良好,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蒙古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一代公羊,运用尼龙袋法研究全部驱除瘤胃真菌对绵羊瘤胃内稻草纤维物质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部驱除瘤胃厌氧真菌后,改变了瘤胃内纤维物质的降解动力学参数,显著降低了瘤胃内稻草DM、NDF、ADF的降解速率(P<0.05),显著提高了三者的消化延滞时间(P<0.05),显著降低了稻草NDF、ADF的降解率,而DM的降解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瘤胃真菌在纤维物质降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An in situ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four rumen cannulated wethers and five feeds (corn grain (CG), soybean meal (SBM), sunflower meal (SFM), vetch–oat hay (VH), and lentil straw (LS)) to determine (using 15N infusion techniques) the effects of two intake levels (40 and 80 g DM/kg W0.75) on th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and rumen degradation of DM or CP. Degradation studies were also performed for neutral and acid detergent fibres (NDF and ADF, respectively) of VH. In most cases, the evolution with time of the microbial DM adhered to particles fitted well to exponential curves, which diverged between both levels of intake due to the lower values attained at high intake. However,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large and progressive increase of the variability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statistical evidence is only partial. This behaviour was less evident for CP contamination, especially in forages. The lack of these corrections underestimated (P < 0.001) the effective degradability (ED) of all tested fractions, with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feeds. The intake level had not relevant effec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oluble, insoluble available and unavailable fractions of DM or CP (or fibres in VH), but determined some changes in their degradation rates (kd). Direct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last values and rumen outflow rates (kp) were shown in some feeds for the degradation of CP and also of DM in concentrates, whereas negative relations were shown for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DM in forages (or NDF and ADF of VH). All ED estimates decreased with the intake rise, but for CP this effect (P < 0.05) was only detected in SBM and VH. These decreases represent 40.8 (CG), 80.8 (SBM), 62.1 (SFM), 66.8 (VH), and 19.5% (LS) than those estimated considering only kp changes, which shows the interest to consider conjointly the variations of both rate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et changes on ED.  相似文献   
46.
为探讨高寒湿地退化对土壤氮转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缘尕海湿地未退化(N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和重度退化(HD)4种不同退化程度0~40 cm土层沼泽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退化与土层中土壤氮转化酶(蛋白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沼泽草甸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含水量、全氮、铵态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均显著降低,土壤温度与硝态氮含量却显著增加。2)随退化程度加剧,各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增加、蛋白酶活性降低,且仅在20~40 cm土层存在显著差异;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亚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在0~20 cm土层存在显著差异。3)各退化程度中,土壤脲酶、蛋白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硝酸还原酶活性仅在HD显著下降。4)退化程度和土层对4种土壤氮转化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影响,且对土壤硝酸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存在显著交互作用。5)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氮转化酶活性变化的贡献率高达67.1%,其是驱动尕海沼泽草甸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氮转化酶活性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中的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通过将猪细小病毒CG-05株同步接种于ST细胞,测定不同时间收获的病毒液的TCID50和HA,研究了CG-05株病毒在ST细胞上的增殖规律。病毒接种后镜检观察接毒细胞,在接种病毒后24 h,即可在细胞较少的区域看到非常轻微的病变。测定病毒TCID50,检测到接毒后培养17h病毒已经明显增殖;当培养到40h左右,其TCID50即接近高峰,达到10-7.2/0.1mL以上,并进入平台期;继续培养,TCID50最高可达到10-8.5/0.1mL,且直到122 h也不见明显降低。病毒HA价也出现同样的平台期,但比TCID50的平台期出现得晚,到50 h才进入平台期。结果表明,用ST细胞培养CG-05株病毒,接种病毒培养56~96 h后,如病变达到80%以上,且细胞脱落已形成20%以上空斑,此时收获病毒可获得高效价的病毒液。该研究可为制备高效价的PPV病毒抗原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48.
饲料霉变严重危害饲料业及畜牧业生产过程。就饲料中几种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并主要介绍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科学认识霉菌毒素和选用防霉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青海省同德县草地现状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调查同德县草地退化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同德县草地退化的原因,指出了同德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同德县的草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导致同德县草地退化、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两大因素,鼠虫害对它们产生的影响起了促进作用。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综合治理退化草地,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使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才能使同德县的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0.
根据绵羊的营养参数和饲养标准,结合日增重水平,计算了不同日增重水平对应的体重月平均动态及其所对应的粗蛋白日需要量和代谢能日需要量。不同日增重水平,达到生长期望所需要的日数不同,日增重水平越高,达到生长期望总所需要的粗蛋白和代谢能越少,但月平均的日需要量越多。自由放养的东北细毛羊当年生羔羊的日增重水平仅相当于舍饲饲养日增重的100g水平,根据代谢能计算,年总需干草340kg,可以作为计算载畜量的基本参数。自由放养情况下,即使能量满足需要,粗蛋白也短缺。当年生羔羊日增重在150 ̄200g,9 ̄10月龄内体重达到46 ̄50kg是北方草地家畜生产的理想目标,通过补饲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