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63篇
  57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普通房式仓环流熏蒸的生产性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新建的普通房式仓进行环流熏蒸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环流熏蒸可有效促进PH3气体均匀分布,保持100ppm以上有效浓度的时间达到30天,能杀死仓内全部主要害虫,但仍存活了一些抗性锈赤扁谷盗个体。针对广东地区锈赤扁谷盗抗性较强的问题,建议环流熏蒸过程中,在保持足够密闭时问的情况下,适当提高PH3有效浓度的最低值,以取得理想的熏蒸效果。  相似文献   
122.
用斯美地对辣椒苗床进行熏蒸试验,结果表明,32.7%斯美地水剂对辣椒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on)Fitzpatrick]有预防作用,对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结合苗高、叶长、根系和苗干重测定结果,推荐使用量为40~50mL/m2。  相似文献   
123.
应用自行研制的吸湿式PH3发生器对薄膜玉面密闭的包装粮堆进行AlP(剂量4.3g/m3)堆外投药,杀虫效果达100%。不仅解决了传统的帐幕熏蒸操作人员直接进堆投药的问题,而且减少操作人员50%,节约劳动时间95%。同时,保持有过浓度的熏蒸时间大为延长。熏蒸期间浓度区限变化技合理,CT值总量大为增加,提高了对PH3抵抗力强的卵、蛹等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24.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王殿轩 《粮食储藏》2001,30(1):35-41
本文从仓房的气密性、用药量浓度和密闭时间与杀虫效果的关系、磷化氢环流熏蒸中可采用的几种方式、熏蒸效果的检查与评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磷化氢环流熏蒸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并对几种不宜进行整仓环流熏蒸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5.
四种磷化氢熏蒸技术的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伶  周南珍 《粮食储藏》1997,26(6):13-18
现有的储粮条件下,经氢缓释熏蒸、间歇熏蒸、低氧重蒸、与C给 重蒸四种熏蒸技术进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用药量相同的条件下,与常规熏蒸相比,缓释熏蒸的防治效果最好,间歇熏蒸的效果次之,低氧熏蒸和OC2混合熏蒸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6.
Topsoil carbon (C) stocks are known to decrease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conversion of natural ecosystems to plantations or croplands; however, the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subsoil C remains unknown. Here, we hypothesized that the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labile subsoil organic C may be even stronger than for topsoil due to upward concentration of plantations and crops root systems. We evaluated soil labile organic C fractions, including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and its components [coarse POC and fine POC], 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 (LFOC), 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microbial biomass down to 100 cm soil depth from four typical land use systems in subtropical China. Decrease in fine root biomass was more pronounced below 20 cm than in the overlying topsoil (70% vs. 56% for plantation and 62% vs. 37% for orchard. respectively) driving a reduction in subsoil labile organic C stocks. Land use changes from natural forest to Chinese fir plantation, Chinese chestnut orchard, or sloping tillage reduced soil organic C stocks and that of its labile fractions both in top and subsoil (20–100 cm). POC reduction was mainly driven by a decrease in fine POC in topsoil, while DOC was mainly reduced in subsoil. Fine POC, LFOC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n be useful early indicators of changes in topsoil organic C. In contrast, LFOC and DOC are useful indicators for subsoil. Reduced proportions of fine POC, LFOC, DOC and microbial biomass to soil organic C reflected the decline in soil organic C quality caused by land use changes. We conclude that land use changes decrease C sequestration both in topsoil and subsoil, which is initially indicated by the labile soil organic C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27.
三七连作田根腐病复合症综合治理措施与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土壤熏蒸剂、枯草芽孢杆菌、选择性杀菌剂复配剂处理种苗和根围土壤为主要方法,对连作田三七根腐病复合症进行了综合治理试验。结果表明:(1)大扫灭(98%含量,30~40 g/m2剂量)、钾-威百(35%含量,40~60 g/m2剂量)和氰氨化钙(60~90 g/m2剂量)对三七连茬病土进行熏蒸处理后,真菌、杂草、细菌和线虫灭生效果达90%~99%,1年生与2年生三七成苗率显著提高,生长季前期3个月内根腐病复合症发病率明显降低,其中大扫灭灭生效果突出。(2)土壤熏蒸后,用G3菌剂(枯草芽孢杆菌)与单杀菌剂农利灵、噻菌灵和扑海因组合播前拌种和移苗前沾根处理,其中以菌剂与农利灵组合最好,噻菌灵和扑海因组合次之。枯草芽孢杆菌G3菌剂(2×1010/cfu/g用量3 kg/100 m2)单独施用,在田间温度低于15℃条件下无明显防效。(3)熏蒸 G3 化学杀菌剂复配剂1或2播种前拌种和移栽前沾根处理组合试验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128.
2001~2003年在山东省青州市温室中进行了2次减量甲基溴、覆盖不透膜(VIF膜)土壤消毒试验。在田间相同条件下,用甲基溴对种植番茄的大棚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分别覆盖不透膜和普通聚乙烯膜(PE膜)。试验结果表明,甲基溴低量处理37.5 g/m2覆盖VIF膜与常规用量50 g/m2覆盖PE膜比较,在对根结线虫病控制、生长特征及产量上均无显著差异。使用VIF膜可显著减少甲基溴渗漏,减少用量25%以上,从而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9.
茚虫威对柞蚕幼虫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测试农药茚虫威对3龄柞蚕幼虫的毒性、熏蒸毒性以及残毒期。结果表明:茚虫威处理3龄柞蚕幼虫的LC50为0.465 mg/L,对3龄柞蚕幼虫无熏蒸作用,对3龄及3龄以上柞蚕幼虫的安全间隔期至少30 d以上,柞园内应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30.
五种甲基溴土壤消毒替代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实验在山东省青州市示范点种植番茄的4个温室中进行,以筛选出符合中国生产条件的,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可行的甲基溴土壤消毒替代技术。实验选择了5种不同的甲基溴替代技术:甲基溴+不透气膜(MB+VIF);威百亩(MS);威百亩+不透气膜(MS+VIF);太阳能+生防制剂(SS+BCA);番茄抗性砧木(SIS-1,Lycopersicon lycopersicum ×L. hirsutum)。通过追踪测定土壤消毒效果、移栽后的幼苗死亡率、番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以及田间根结线虫病害发生,对上述5种替代技术进行综合评价。2002~2003年的田间实验结果表明:从意大利引进的番茄抗性砧木(SIS-1)与本地品种嫁接是一种成功的甲基溴替代技术;威百亩作为一种甲基溴的替代技术是成功的;不透气膜(VIF)作为一种减少甲基溴施用量的过度性替代技术也是可行的;太阳能消毒加生防制剂不能成为一种可行的甲基溴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