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0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5篇 |
农学 | 20篇 |
基础科学 | 132篇 |
179篇 | |
综合类 | 174篇 |
农作物 | 12篇 |
水产渔业 | 3篇 |
畜牧兽医 | 13篇 |
园艺 | 3篇 |
植物保护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集沙仪作为专门用于收集风蚀颗粒的采样仪器对土壤风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通风屏的位置和面积,形成通风屏的筛网目数和进沙口位置等方面设计了16种集沙仪。通过在风洞内进行的等动力性实验和采集率实验最终筛选出面积为9 884mm2的通风屏位于集沙仪顶部,进沙口凸出集沙仪迎风面的集沙仪是16种集沙仪中采集性能最好的集沙仪。其修正后的进沙口风速与实验风速比为0.870;对0.10~0.25,0.075~0.10和<0.075mm粒径范围的土样,各风速的平均采集率分别为83.58%,81.16%和60.93%,适合采集跃移及部分悬移运动颗粒;该集沙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采集同一位置不同高度的风蚀尘,也可添加旋转装置用于野外观测,符合室内外风蚀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42.
43.
甘肃中东部半干旱区集雨补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甘肃中东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雨水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提出不同作物在不同时期的补充灌溉定额、灌溉次数以及灌溉效果。试验研究表明 ,旱作区主要作物在作物关键需水期和受旱后补充灌水 ,有显著的增产、保苗和稳产效果 ,水分利用效率、供水效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4.
45.
46.
在黄土高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因地制宜建设大型雨水集蓄工程,可有效利用雨水资源,为水保措施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大型雨水集蓄工程具有易管护、自动化程度高、集蓄的雨水干净等特点。提出了大型雨水集蓄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7.
湿润地区降水量大,连栋温室集雨设计应以经济、适度集蓄为目标,需要确定合适集雨量和集雨池容积。为探明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该文首先提出集雨容积模数用以描述雨水收集能力与收集程度,然后通过集雨量计算统计,选用origin8.0软件内含指数函数模型进行模拟,建立了集雨容积模数与雨水收集率的拟合方程,并提出集雨量计算式,且计算准确度不受降雨量大小影响。应用时,可利用公式和方程,测算任意集雨面积的全年可集雨总量,按集雨计划确定集雨容积模数,即可计算设计集雨池容积,计算方法对南方湿润地区的温室大棚集雨工程设计有广泛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以北京市西部山区典型流域——清水河上游流域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相结合的方法,估算了该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水文年6-8月可收集雨水资源量;并选取2008-2009年6-8月10场降雨的实测径流量数据,与SCS-CN模型计算的径流量进行误差分析,用来检验SCS-CN模型的精确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枯水年(p=75%),平水年(p=50%),丰水年(p=25%)6-8月可收集雨水资源量分别为7.16×107,1.04×108,5.71×107 m3,占全年的平均百分比为82.43%;(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平水年6-8月可收集雨水资源量占总量百分比分别为:草地和林地占86.13%,耕地和园地占4.87%,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占9%;(3)利用SCS-CN模型计算径流值与实测值相比,合格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49.
50.
文中讨论了绿色屋顶的雨水管理基本构成,分析了影响屋面雨水管理效能的各种因素,并从效能优化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