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以双醛纤维素(dialdehyde cellulose,DAC)为固载酶基质材料,通过固定化酶化学键联技术制备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DAC-AChE),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多层壳聚糖/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功能化碳纳米管生物传感器(Chi/DAC-AChE/F-CNTs/GCE),利用交流阻抗法(AC impedance,ACI),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及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考察新型传感器对农残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新型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电化学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对氨基甲酸酯杀虫剂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carbary,CAB)具有良好的响应,检测方法响应快速,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可达3.5 μg·L-1,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有关结果可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3.
三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化合物对DNA的潜在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DNA的损伤作用,结果显示,这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够引起ctDNA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发射波长以及吸收强度的变化,从而说明3种氨基甲酸酯农药能够与ctDNA进行作用,即意味着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入生物有机体后有可能通过形成DNA加合物的形式而进一步导致基因突变,最终对生物体的DNA产生化学损伤。  相似文献   
34.
改进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的方法,检测和分析了不同年份葡萄酒中的EC含量。葡萄酒样品加入EC-d5内标,经硅藻土吸附、二氯甲烷洗脱、减压浓缩、氮气吹干和甲醇复溶,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不大于2ng/mL和5ng/mL,验证的浓度范围内(5~100ng/mL),保持良好线性,r2=0.999 8,回收率为89.9%~100.1%,相对标准偏差为2.91%~4.76%。对4个品种、3个年份的葡萄酒中EC的评价结果表明,年份越早葡萄酒中EC含量越高;贮藏时间是导致葡萄酒中EC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建立了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PE-LC-MS/MS)对叶菜中11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克百威、3羟基克百威、甲萘威、仲丁威、异丙威、抗牙威、速灭威、灭多威、涕灭威、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残留同时测定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经Acquity UPLCTM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后测定,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离子扫描模式,外标法进行定量,线性良好(r2>0.994),检出限为0.001~0.004 mg/kg,总体回收率为80.4%~99.8%,相对标准偏差为3.4%~10.8%。该方法的定量限满足目前国内外药物的最大残留限量要求,可作为叶菜中相关药物残留的筛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6.
黄瓜番茄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配荧光检测器和柱后衍生系统)同时测定黄瓜、番茄中三羟基克百威、速灭威、残杀威、克百威、甲奈威、异丙威、抗蚜威、仲丁威等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对每种农药均做3种不同浓度0.05、0.1、0.5 mg.kg-1的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8种农药的回收率为70%~105%,变异系数在10%之内,最小检出限为0.001 0~0.007 5 mg.kg-1。  相似文献   
37.
为了寻找新的含噻唑杂环的先导化合物,利用2-硫代-1,3-噻唑烷与氯甲酸酯在三乙胺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11个2-硫代-1,3-噻唑烷-3-甲酸酯类化合物,并利用1H NMR、IR、 MS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2-硫代-1,3-噻唑烷-3-甲酸苯酯( 3i )的晶体结构,证实反应产物为硫酮式而非硫酯式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杀虫活性,其中 3c、3f、3h、3k 在500 mg/L下对棉红蜘蛛Tetranychus urticae的致死率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38.
探讨运用简便高效的前处理方法—QuEChERS,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法分别测定普通蔬菜水果中10种氨基甲酸酯多类农药的含量。结果表明:10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008~0.010 mg/kg,加标回收率在91.2%~102.0%,相对标准偏差为0.98%~4.90%。此方法选择性强,有机溶剂用量少,准确可靠、准确度和精密度好,比较适合只配备液相色谱仪的基层实验室用于普通蔬菜水果中常用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用光气、8-羟基喹啉和甲胺合成N-甲基氮基甲酸-8-喹啉酯的方法.通过光谱分析,产品与预测结构一致,它属于氮基甲酸酯类新农药.防效测定,对稻飞虱成虫有良好防治效果,有效期为15~20d;对棉蚜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为氨基甲酸酯类新农药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
Exposure to β-N-methylamino-l-alanine (BMAA) might be linked to the incidence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zheimer’s disease and Parkinson’s disease. Analytical chemistr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human BMAA exposure and the associated health risk, but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analytical methods currently employed is rarely compared. A CYANOCOST initiated workshop was organized aimed at training scientists in BMAA analysis, creat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paving the way towards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 exercises. During this workshop, we tested different methods (extraction followed by derivatiza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analysis, or directly followed by LC-MS/MS analysis) for trueness and intermediate precision. We adapted three workup methods for the underivatized analysis of animal, brain and cyanobacterial samples. Based on recovery of the internal standard D3BMAA, the underivatized methods were accurate (mean recovery 80%) and precise (mean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10%), except for the cyanobacterium Leptolyngbya. However, total BMAA concentrations in the positive controls (cycad seeds) showed higher variation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21%–32%), implying that D3BMAA was not a good indicator for the release of BMAA from bound forms. Significant losses occurred during workup for the derivatized method, resulting in low recovery (<10%). Most BMAA was found in a trichloroacetic acid soluble, bound form and we recommend including this fraction during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