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99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1篇
  34篇
综合类   553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6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1988~1989年在温室和大田分别进行了药剂筛选和药效试验。温室内药剂筛选的结果,扑海因和福美双湿拌种子处理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大田药效试验结果,扑海因和福美双防效分别为98.5%和93.3%,增产率分别为22.4%和15.2%。福美双可大面积推广防治大麦条纹病。  相似文献   
72.
对太行花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叶的表皮细胞壁较厚,外被有很厚的角质层;栅栏组织由1—2层圆柱状细胞组成,细胞内富含叶绿体;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含大的胞间隙,形成发达的通气系统;主脉具有发达的机械组织。说明太行花的叶具有某些趋向旱生植物的特征。文章讨论了子叶的解剖构造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对太行花引种繁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对新发现的一种杀虫植物砂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的资源、化学、药理学及杀虫活性等方面研究情况及进展作了论述.通过对砂地柏药理学及杀虫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为害虫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绿得保”保护性杀菌剂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绿得保”保护性杀菌剂的研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杀菌剂有效成分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工艺、产品配方等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该杀菌剂对梨、苹果等果树的病害有较高的防治效果,且使用方便,不易产生药害。做为铜制剂是传统农药“波尔多液”的理想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75.
苦皮藤麻醉成分(苦皮藤素Ⅳ)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根皮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对粘虫具有高度麻醉活性的新化合物,以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鉴定其分子结构为1β,2β,6α-三乙酰氧基-8β,9α-二(β-呋喃甲酰氧基)-12-异丁酰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命名为苦皮藤素Ⅳ。  相似文献   
76.
菊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分析了菊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化学成分,综述了近年来菊科植物在医疗、保健、农药及其他方面的研究现状,并针对此项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菊科植物资源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7.
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的减数分裂及植物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采自不同地点的5份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Schum ach)材料进行了减数分裂过程及植物学性状观察。结果表明,象草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均为2n=28,多出现后期桥现象,中期I染色体的构型和染色体间的形态都极相似,以二价体为主且多为环状,单价体极少;它们的植物学特征有一定差异,但一些基本性状基本一致,认为它们为象草的不同居群。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们的进化。  相似文献   
78.
采用室内和田间观察试验,对玉米小班病的重要流行环节——病斑产孢、孢子飞散、杀菌剂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饱和湿度下病斑上孢子梗产生较快;保湿10 h病斑很少产孢,25 h后大量产孢,到35 h后产孢基本不再增加;在直射光下病斑不产孢,在散射光下产孢量大于在黑暗条件下产孢量;病斑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6℃,5℃以下、35℃以上不能产孢。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单株病斑产孢量有所减少。孢子飞散白天多于夜间。阿米西达、代森锰锌(新万生、大生)、炭疽福美、福美双、百菌清等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毒力较强,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醇、甲霜灵等药剂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79.
香蕉枯萎病化学防治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是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试验研究中,采用在香蕉枯萎病杀菌剂掺入农用保水剂,并用于接种了FOC4的香蕉盆栽中,进行保水剂对杀菌剂的药效保持情况的试验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得到使用保水剂和不使用保水剂的杀菌剂在香蕉枯萎病防治效果上具有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保水剂能够较好的保持住杀菌剂药效,延长有效期,从而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另一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0.
卵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目前用于防治卵菌病害的保护性杀菌剂和高效内吸性杀菌剂 ,同时讨论了卵菌对内吸性杀菌剂的抗药性现状、产生原因、抗药性机制及交互抗药性问题 ,最后对卵菌抗药性的治理策略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