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265篇
  354篇
综合类   49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研究了法国梧桐树落叶在中温(35℃)条件下与厨余垃圾、牛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特性。固定发酵液C/N为25~30、落叶质量含量为16.7%,落叶:厨余垃圾:牛粪的质量比分别为:1∶2∶3、1∶3∶2,发酵液总固体物(TS)质量分数分别为2%、4%和6%。采用批式发酵,研究了发酵过程中pH值、日产气量和甲烷含量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得到了混合底物在不同厌氧消化条件下的产沼气特性。结果表明,落叶:厨余垃圾:牛粪质量比为1∶3∶2,TS为4%时,3种原料混合厌氧发酵效果最好。其甲烷产率达201.8 mL·g~(-1),甲烷平均含量达45.3%,发酵周期为59 d。  相似文献   
82.
秸秆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增加沼液中养分在土壤中的滞留量,提高沼液利用效率,本文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混掺量(CK、0.5%、1.0%、2.0%)、生物炭混掺厚度(0、5、10、15、20 cm)和土壤容重(1.30、1.35 g·m^-3)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容重相同时,土柱入渗液渗出速率随生物炭混掺量和混掺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容重不同时,1.35 g·cm^-3土壤土柱入渗液渗出速率小于1.30 g·cm^-3土壤,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呈1.30 g·cm^-3土壤容重小于1.35 g·cm^-3土壤容重;土柱内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生物炭混掺量增大而逐渐增加,生物炭混掺量为2.0%时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影响最大;土柱内有机质含量随生物炭混掺厚度增大而逐渐增加,生物炭混掺厚度为20 cm时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最大,而全氮含量在土壤容重为1.30 g·cm^-3、混掺厚度10 cm时影响最显著,土壤容重为1.35 g·cm^-3、混掺厚度15 cm时效果较为显著。研究表明生物炭配施沼液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受生物炭混掺厚度、混掺量和土壤容重综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在粉碎的玉米秸秆中添加不同的复合菌剂进行预处理,研究玉米秸—猪粪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沼气的能力。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处理比不添加复合菌剂处理累计产气量高10%以上;CH4含量相差不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4.
沼液对土壤质量及小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发酵的沼液作为有机肥,研究其对土壤质量及小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设置6个沼液用量的盆栽试验处理,以小白菜为试验植物。结果表明,各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的 pH,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K含量均与沼液的施用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8、0.637、0.710(P<0.01);各处理的速效磷含量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重金属等有害元素在农田、蔬菜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内;本试验设计中沼液最高用量条件下(1080 t·hm-2),单季施用沼液土壤质量是安全的。施用沼液显著提高小白菜产量,促进小白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小白菜Vc、可溶性糖含量,但是沼液最高用量T5处理小白菜中Cr、Zn和Cd含量均超标,说明大量消解沼液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重金属Cr、Zn、Cd在蔬菜中的积累问题。  相似文献   
85.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及入户访谈的方式,对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等4个乡镇10个村的沼气池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问题为:一是临汾市尧都区各乡镇沼气池建设数量参差不齐;二是沼气池用途过于单一,以做饭为主,部分用于照明;三是沼气池冬季利用率过低,闲置问题突出。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残渣与农村沼气池沼渣性质的分析比较及农田土壤成分的分析,提出了城镇净化沼气池残渣还田处理研究。在连续三年对小麦,油菜施用城镇净化沼气池残渣还田处理效果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实用的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87.
王亚青 《北京农业》2012,(6):142-143
随着中国畜禽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伴随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有机粪肥大量闲置,不能及时还田,导致环境污染。本文旨在了解沼气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研究牲畜排泄物的综合利用方式,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途径,为实现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云南省昌宁县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昌宁县多年以来农村沼气建设及推广应用情况调查,认为昌宁县农村沼气池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昌宁县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经济效益显著。但在农村沼气发展工作中存在:职责不够明确、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各实施项目之间缺乏相互协调,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不够到位、效益难以完全体现,发展不平衡七大问题。并提出:明确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服务体系、确保农村沼气建设发挥出整体效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确保农村沼气池建设全面协调发展5项对策。  相似文献   
89.
沼液施肥对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沼液是沼气发酵过后的液体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研究了不同沼液施肥对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增加范围分别为4.29%~61.62%和6.08%~76.10%,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随沼液施用量增加逐渐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随沼液施用量增加逐渐下降,其变化范围为9.92~10.81,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与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90.
为探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氮素转化与利用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在夏玉米季不同生育时期以无机肥(CF)为对照,测定秸秆(ST)、猪粪(PM)和沼渣(BR)3种有机物料等氮量还田处理的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以及微生物量氮以及玉米产量等指标,并通过室内培养测定不同物料还田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结果表明:从对土壤总量影响来看,添加3种有机物料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全氮含量,成熟期PM、BR和ST处理分别比CF提高16.62%、9.14%和8.60%。从氮素形态来看,PM处理可以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玉米扬花期和成熟期分别提高37.05%和75.86%;BR处理可以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土壤铵态氮提高16.83%。3种有机物料还田均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ST、PM和BR分别比CF高出15.76%、14.84%和17.85%。从不同有机物料还田的土壤氮矿化速率来看,PM和BR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氮矿化速率,分别比CF高出33.53%和12.93%,ST处理的土壤氮矿化速率最低(0.03~1.06 mg/(kg·d))。就产量与氮肥吸收而言,PM处理玉米产量比ST处理提高8.10%,PM和BR处理氮肥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CF和ST处理。3种有机物料还田均可提高土壤全氮水平,但在土壤氮素形态和氮矿化速率上有差异。在3种有机物料处理中,沼渣处理最有利于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猪粪处理对于促进土壤氮矿化效果最佳,秸秆则显著减弱了土壤中氮的矿化速率。综上,猪粪和沼渣还田在提高土壤供氮能力、促进氮矿化与促进氮肥吸收上均显著优于秸秆,猪粪还田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