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1 毫秒
91.
杉木根尖细胞染色体C带及荧光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杉木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杉木的染色体核型为2n=22=20m(2SAT) 2sm,10对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只有1对(最小一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第3对为具随体的染色体,核型不对称性属于1B型.对杉木的Giemsa C-带进行研究发现,有8对染色体有C带出现,只有3对染色体无C带,C带纹均出现在染色体的两臂.且利用C带在杉木11对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能够较容易地辨认出11对中的5对染色体.而荧光分带研究的结果则为在杉木根尖细胞的中期分裂相中,只有CMA(色霉素A3)在带有随体的染色体的次缢痕和随体处有专一的荧光带纹,而DAPI无带.CMA带比DAPI带更适宜杉木的分带研究.最后讨论了C带与荧光带的在杉木染色体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
正鲍科动物简称鲍或鲍鱼,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原始腹足目,是重要的海生单壳经济贝类。鲍现存56种,除北冰洋外,世界大部分海域都有分布,目前能够进行规模化捕捞和养殖的种类有20余种。随着鲍养殖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对鲍的各项研究也逐渐开展,主要涉及遗传育种、养殖技术、生态、分子和细胞学方面的研究[1-8]。细胞遗传学是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其中染色体研究是细胞遗传  相似文献   
93.
花生的荧光显带和rDNA荧光原位杂交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花生准确而详细的核型对于阐明其起源和开展其基因组研究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DAPI显带和5S、45S rDNA探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对花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的单倍基因组总长度为(81.06±3.74) μm,最长染色体为(4.72±0.15) μm,最短染色体为(2.62±0.14)μm;有15对染色体显示了着丝粒区DAPI+带,其中10对为强带,5对为弱带;有2对5S rDNA位点和5对45S rDNA位点,其中1对5S与1对45S位点同线。综合染色体测量数据、DAPI+带和rDNA杂交信号,对花生染色体进行了准确配对和排列,建立了详细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核型。花生的核型公式为2n=4x=40=38m+2sm(SAT),核型不对称类型属于2A型。  相似文献   
94.
稻麦带状互套耕作模式及其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稻麦高产实践中的品种、环境和措施难以协调,且现有的稻田生产模式造成水体、大气等污染加剧状况,创立了稻麦带状互套耕作模式。该模式明确了稻麦带状互套式耕作特征,从稻麦高产与持续增产效应、秸秆还田与有机增肥效应、生态保护与资源节约效应三个方面进行了模式的功能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模式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95.
2005年7月中旬,通过对北戴河地区鸟类的环志、换羽和寄生虫栖息地的调查,统计了繁殖季节后北戴河网场地区鸟类数量,揭示了现阶段北戴河地区鸟类的生存状况,并通过与近年来其他时段调查结果的比较可知,7月中旬北戴河地区候鸟较少,留鸟活动频繁,另外网场地区植被面积大,生境多样,适宜鸟类的栖息和繁殖。  相似文献   
96.
Summary The karyotype of Cicer arietinum L. was characterized after the use of chromosome differential staining obtained through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C-banding and fluorochrome staining. It was possible to individually identify all the chromosomes of this species. Moreover the use of fluorochromes with different DNA targets allowed the distinction of at least two types of heterochromatin.The importance of chickpea heterochromatin characterization is discuss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and breeding studies.Abbreviations BSG Barium-Saline-Giemsa banding - CMA Chromomycin A3 - DAPI 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 H33258 Bis-benzimide derivate Hoechst 33258  相似文献   
97.
用C-分带技术鉴定六倍体燕麦的21对染色体并建立燕麦的C带核型模式,发现燕麦的21对染色体分成3组,每组7对,其中C组染色体分布有较多的异染色质区域,染色较深,很容易与A组和D组区分开。A组和D组染色体染色较浅,尽管每对染色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带,但要将14对浅染的染色体归入不同的部分同源染色体组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细胞学和分子学的资料  相似文献   
98.
节节麦的核型和C-带带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C-分带技术对节节麦的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的研究表明,节节麦的染色体组的C-带带型和小麦D组染色体的带型很相似,表明这两组染色体具有较强的同源性,小麦的D组染色体的供体很可能就是节节麦。  相似文献   
99.
利用BSG显带技术,将新疆野生黑麦的Giemsa C-带与其他作者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确定了黑麦C-带的基本带型为全部染色体(除随体染色体外)短臂上显末端带,随体染色体显核仁缢痕带。为此,从带型上可判断出野生黑麦与栽培黑麦之间亲缘关系密切。为栽培黑麦起源于野生黑麦提供了直接的细胞学证据。从分析比较中也看出,黑麦C-带带型的异染色质多态性现象明显存在。而野生黑麦的杂合性现象也较明显。这可能与野生黑麦本身的遗传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0.
将外源染色体加速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普通小麦-节节麦八倍体 (2n = 56, AABBDDDD) 作母本与3种由四倍体小麦和野生二倍体物种合成的异源六倍体, 即硬粒小麦-簇毛麦 (2n = 42, AABBVV), 硬粒小麦-单芒山羊草(2 n = 42, AABBMuMu ) 和波斯小麦-小伞山羊草 (2 n = 42, AABBCu Cu) 杂交, 其杂交结实率分别为39.0% , 23.1% 和10.0% 。对所获F1 杂种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C-分带,从中选出添加有一套外源物种配子染色体的七倍体杂种, 对3 种七倍体杂种进行套袋自交,其自交结实率分别为4.2% , 3.7% 和3.6% 。在F2 代中具有45 条染色体的植株最多, 含43 和48 条染色体的植株最少, 并对杂种各类配子的传递规律和产生异附加系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