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4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9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将含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东地方分离株D41的S1基因cDNA(从ATG到S前体蛋白裂解位点)的片段克隆到具有多角体启动子(PXIV)和人工合成启动子(Psyn)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中,构建了重组转基因载体质粒pSXIVVI+X3-S1.D41。用该重组转移质粒与无包涵体的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SVI-GDNA(occ-,gal+)共转染草地夜蛾(Sf9)细胞,筛选并纯化出既能表达S1基因又能形成多角体的重组病毒TnNPV-IBVS1-occ+(occ+,gal-)。通过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等方法在感染了重组病毒的Sf9细胞中成功地检测到分子量约62000的S1基因表达产物。虽然该重组S1糖蛋白可能由于N-糖基化不完全而分子量小于天然蛋白,但它可以像正常病毒粒子一样,被鸡抗IBVD41株血清特异识别。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主要结构蛋白糖蛋白(G),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IHNV中提取RNA并进行反转录,经PCR方法扩增获得1 380 bp的G蛋白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FB-LIC-Bse杆状病毒载体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FB-LIC-Bse-G,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了重组杆粒rBacmid-G。将重组杆粒转染至Sf9昆虫细胞,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G蛋白可与抗组氨酸单抗(Anti-His)、抗IHNV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本研究克隆的IHNV G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正确表达,且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为研究G蛋白的功能及开发IHNV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前期研究发现,相对于其它组织器官,有一种低分子量热激蛋白在家蚕肾型卵中高量表达,并命名为低分子量热激蛋白HSP20.8。为了进一步阐明家蚕低分子量热激蛋白HSP20.8的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及其在家蚕染色体上的分布,根据HSP20.8基因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了克隆、表达及荧光原位杂交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含有1个561碱基对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与cDNA序列比较分析发现该基因无内含子序列。重组蛋白的分子量在20 kD左右。热激蛋白基因HSP20.8在家蚕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基因,其位点在染色体近中部区域。  相似文献   
94.
苜蓿银蚊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新型生物杀虫剂已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IT-Chi)进行了杀虫活性和生物安全性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和野生型病毒的LC50分别为7.5×102,3.3×104PIBs/mL,重组病毒比野生型病毒具有更好的杀虫活性;检测了该重组病毒和野生型病毒对小鼠的易感性,所试小鼠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高剂量重组病毒灌胃小鼠的脾脏增大,小鼠胸腺、脾、肾组织切片未有异常,重组病毒对小鼠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
用单克隆抗体ELISA技术对1994年5月~7月自山东和辽宁采集的虾池和海区材料,包括对虾、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生物、鱼类、底泥及饲料等共192个样品进行了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HHNBV的检测。结果表明,对虾中的HHNBV阳性与虾池发病情况基本相符,用单抗ELISA方法可提前20~40d对虾池的发病可能性作出预报;桡足类浮游生物的带毒率高于对虾,且其阳性的出现早于对虾,沿岸海区的桡足类浮游生物有较高的阳性率,它可能是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携带者;部分地区的卤虫也带有HHNBV,同时还从糠虾等小型甲壳类生物中检出了病原。  相似文献   
96.
1993年和1994年育苗期,在山东省十余家育苗场采集了亲虾、受精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等样品共56份。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说明,所有样品均未检查出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HHNBV的病理变化;HPV的病理变化主要在亲虾、糠虾幼体和仔虾中检出,蚤状幼体有HPV感染的可疑情况。1994年,5.5%的糠虾幼体和5.1%的仔虾检出有HPV的感染。在糠虾和仔虾阶段,海捕亲虾苗种的HPV带毒率为4.0%,越冬亲虾苗种的带毒率为6.2%。HPV和HHNBV的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方法表明有3个样品为可疑的HHNBV阳性;有12.5%~25%的糠虾期育苗池和70%的仔虾期育苗池存在有HPV的感染。  相似文献   
97.
用T—E染色、单克隆抗体的ELISA现场诊断、组织切片和H—E染色和电镜观察等不同方法对1994年浙江省乐清和温岭两地区虾池及海区样品进行了现场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说明,1994年浙江省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实质上是杆状病毒性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原为HHNBV。检查到的HPV不是这场暴发病的病原。对非对虾类生物和对虾鲜活饲料的单抗ELISA检测表明,海区张网饲料可能是1994年浙江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传染源,病虾池中除对虾外,其它甲壳类生物在该病的传播上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生物除了可能传播HHNBV外,还可能传播HPV。  相似文献   
98.
刘鸿玲  刘敏  闫冬春 《水产科学》2011,30(8):485-490
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是常见的2种DNA对虾病毒,在虾类养殖业中经常会出现混合感染。因此,建立这2种病毒的复合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基因库中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了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这2种病毒PCR复合检测的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退火温度55℃,主要试剂Mg2+终浓度为3mmol/L,dNTP终浓度为0.4 mmol/L,引物终浓度为0.8μmol/L。进一步比较了在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下,检测单种病毒和同时检测这2种病毒的灵敏度差异。  相似文献   
99.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在猪群中传播,提示呼吸道粘膜也许可以作为疫苗免疫接种的位点。PEDV通过表面的纤突蛋白S识别受体并侵入宿主细胞,该蛋白质S1区(1~735 aa)是PEDV主要的中和位点以及受体结合域,参与病毒吸附入侵宿主细胞。利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BmN细胞中表达融合蛋白S1-eGFP并展示于病毒表面,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50 kD。以重组杆状病毒为免疫原雾化免疫BALB/c小鼠,结果表明免疫16 d后小鼠血清中S1特异性IgG抗体效价可达1∶3 200,血清和肺气管润洗液中都能检测到高水平的S1特异性sIgA,说明引起了较强的黏膜免疫反应;脾淋巴细胞增殖结果进一步表明重组杆状病毒雾化免疫可以有效地诱导小鼠产生细胞免疫。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表面展示S1的重组杆状病毒可以作为PEDV黏膜免疫候选疫苗,具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0.
The noctuid moth Spodoptera littoralis (Boisduval) is an important pest of many cultivated plants worldwide and fiv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Nucleopolyhedrovirus (NPV) strains of this pest have been isolated to date. Two of these, a plaque-purified variant of the S. littoralis NPV from Morocco (SpliNPV-M2) and a SpliNPV isolated from field-infected S. littoralis larvae found in Turkey (SpliNPV-TR1), were compared biologically in terms of infectiveness (median lethal dose, LD50) for third instars and in terms of virulence (median lethal time, LT50) for neonates and third-instar S. littoralis larvae. The LD50 values of SpliNPV-TR1 and SpliNPV-M2 were 20.73 and 185.21 occlusion bodies (OBs)/larva, respectively, with non-overlapping confidence limits indicating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us, SpliNPV-M2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less infective (about nine times higher LD50) than SpliNPV-TR1. The LT50 values of neonates for SpliNPV-M2 and SpliNPV-TR1 were 37 and 43.9 h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6) OBs ml(-1), respectively. For these same isolates, the LT50 values at a concentration of 3 x 10(6) OBs ml(-1) were calculated as 35.6 and 41.7 h, respectively. The LT(50) values of third instars for SpliNPV-M2 and SpliNPV-TR1 were 147.4 and 160.5 h, respectively, at a dose of 3000 OBs/larva and 145.4 and 152.4 h, respectively, for the same isolates at a dose of 20,000 OBs/larva. On the other hand,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and Agrotis ipsilon (Hufnagel) revealed a lack of lethality of the SpliNPV-TR1 isol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